甲丁 刚刚开始

时间:2022-09-02 07:14:42

甲丁生于北京,他眼里的北京用一副画形容,是蔡国强炸出的《彩虹》,用一首歌形容,是陈升的《北京一夜》,用一部电影形容,是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他是与国外选美机构合作最多的中国导演,对美有自己独特理解:漂亮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而美是能让人心头一动。美需要通过表现力去展现,不一定是张扬,也可以是低眉信手……

甲丁,著名词作家、导演。从作词、音乐制作到策划、晚会导演,甲丁尝试用各种路径颠覆或创新。将当前时间凝固,甲丁最新的艺术实践定格在舞台音乐剧。

作完了一首词。可是甲丁还觉得没完。

他按照脑子里的旋律哼唱出来,旋律太顺,哼起来有点平庸,他觉得那不是一首好词。他试图打破自己习惯的表达,通过任何一个路径,句子的断句、语言的架构、段落的确立、长短句的搭配,只要能够与众不同。他不能限定曲作家谱出怎样的旋律,但能够限定他可以作出一首不太一样的歌曲。用语言的节奏去启发作曲,这样音乐当中会多一种结构美,不光是一种旋律美。后来,甲丁执导的很多场晚会,都少不了结构美的艺术支撑。

父亲说,确定一个主题后,你不应该像推土机一样,把很多词藻和你要表达的东西堆到一起,你应该像钻探机一样,钻在这些词藻和这些内容的深底。甲丁的父亲是知名词作家。深刻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影响了甲丁,创作中去挖掘语言的深度时,运用和组织语言的方式都不一样。

甲丁说,文学家的高明其实是能够体察到别人能感受到却没有说出来的,能够表达别人想要去说却不知道如何去表达的语言,找到一种表达方式。写词时,你堆砌了很多美丽词汇,有一个很好的立意,还应该有一个词眼去深化主题。逐渐形成个人作词风格时,甲丁比较追求这个。“龙有龙眼,诗有诗眼,词需要词眼,否则就没有生机,没有一个明确而鲜活的表情。”

潜意识里害怕只是“堆砌”,变成了甲丁的一种创作方式,习惯后就会有一种下意识的举动,写完一个作品后,有时总会觉得还没找着那个东西。习惯中有一个概念,写有甲丁的作品至少会有些新意,人们往往会追问创作灵感的来源,其实一时的灵感未必比习惯重要。后来,甲丁做一台晚会或者一台剧目,同样的感觉告诉他还要再去想想,找到事物的另一面。“你还有没有办法,去找到这张纸背面的东西,同属于这张纸的东西。你把另一面的东西找出来之后,它起码不表面了。”

人们接受歌曲优美的旋律之后,会去琢磨其本身的意涵。甲丁更希望作品能够给人留下语言上的性格记忆,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而不仅仅是舒服了一个人的感受。他的作品《知心爱人》、《心情不错》、《我爱我家》、《阳光路上》等都对给人们的生活产生过一些影响,留下过一些记忆。

80年代中期到1994年之前,歌坛很火,大家都觉得发带子能够挣钱,大量社会资金注入到这个行业,其实真正能卖钱的只是30%左右。潮涨潮落,甲丁始终未曾离开过,从小在部队文工团长大,从80年代成为职业作词者至今。

在某个晴空万里的下午,或是从窗边传来沙尘暴嗡嗡的响声,每一天,每一次,每一个创作环境,都会影响到甲丁的创作结果。经历、学识、视野、解析事物的方式、思想层级的不断变化,更加强烈地影响着甲丁的创作。他已创作了2000多首歌词了。打开电视,在众多的电视剧或晚会中,你总会找到甲丁的作品。

作为一个51岁的“老男人”,甲丁有时显得激进,他直白地告诉你他的态度,就像他说没有自己最满意的歌曲作品,也没有自己满意的晚会作品,晚会的艺术追求要在妥协与坚持中实现。激进对应的态度多半是狂妄,而在2000多首作品面前,甲丁只是淡淡地说,那只是一个记录,一个岁月的积累。这不是一种谦虚,算是一种职业态度更准确。也算是对年轻人的一种指引,当你到达一种成就性专业程度以后,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往?最初时光里的甲丁从好奇到热爱到小成绩时流露出某种张狂时,他将自己的作品用剪贴本收集起来,父亲跟他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天国”,自此改变了甲丁站在自己作品上为人做事的事业方向,取而代之的是,“你找我来约词,完了跟我没关系了。我是一个职业作者,写词是我的饭碗,真正写起来,跟擦皮鞋一样。擦皮鞋绝不会说一天擦了多少双还记着呢。”他会将词写在白纸上,也可能将其写在烟盒上。

经历完从张狂到跟人比较后的短暂自卑再到重新在某些作品中的不错表现而确立的自信;经历完从考学、择业、恋爱、家庭、职业升迁、社会荣誉等一系列心态变化;经历完从只是喜欢到热爱转入思考再到文化责任与态度乃至风格式的表达,甲丁还能够将自己放空。

饱有创作激情的甲丁今年在筹备音乐剧,新的艺术形态极其自然地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兴起时期发展。去实现艺术追求,甲丁刚刚开始。

怎么能够用特别自然的方式特别平实的语言去表达你对一个事物独特的观察,修炼到现在,甲丁丢出了这一句话,代表全部。“其实在作品中让人看出你的年龄,那是不高级的作家。但是能够看出你的成熟,我觉得这是你的成功。成熟意味着你的专业水准和文学修养。”甲丁说。歌词最具有大众性,无论你才高八斗还是才疏学浅,你都需要用真诚的方式去表达,但是你是否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传达的内容、架构你语言的方式、对一个事情的看法与独特解读,跟修养、教育、领悟及知识禀赋有关。

拿起笔写歌词,甲丁进入了个人创作状态,一会儿有人敲门,开始说晚会的事儿,他进入了集体创作状态,两种脑力劳动的切换很自然,到了晚会现场他又要承受大量体力劳动,他习惯了。“还有什么比现在这个工作更令我快乐,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干这个事儿吧,起码我愿意干它。”甲丁说。

有没有招数将晚会完成得有一点新意,与众不同,想出办法了再回复人家。接到由他担任国庆60周年晚会执行总导演的电话时,甲丁跟晚会总指挥说,你让我想一想。

拿打篮球来说,球员很多,球星很少,从事任何一个职业,要成为屈指可数的那几位每次都需要付出更多。甲丁对自己要求很高,“这个事情你能够完成,你去看看别人是不是也这么做,如果是,那我们想另外一种办法,可能那会是失败,但那起码是你自己的。”甲丁总会要多想想,尽管有时以职业角度看按传统模式走也不会出错,他有自己的底线,“我一定是不能越过我要把这台晚会做出一些新意的这条底线”。

甲丁导演的国庆60周年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构,一段主题表演,一段烟花,一段联欢,再进入光立方,烟火秀,群众联欢,各成一段整体,互不干扰,层层递进。人们能够感受到幕后努力创新的一种欲望,努力改变以往模式的强烈欲望。

甲丁说,一个好的策划人不光是只想到起飞,还要想到降落,要熟悉舞台,将很多概念转变成最后的形象,懂得执行分工,还要很好地判断出,在若干形态中,哪种形式能够最准确地让观众在第一时间接受。他做过7年的春晚策划,而作为2002年春晚分会场的总导演,让他开了央视春晚史上第一个由台外导演执导春晚的先例。

有人迷信中国的外科医生,因为中国手术实践的机会太多了。中国晚会也一样。甲丁执导了300多场晚会,仅2007年一年就有32场。“经常一个涉及观众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晚会在几天内就要完成,在非常有限的地点,安排好所有道具,安排好所有演员化妆吃饭如厕休息等,整个运行流程很复杂。”去美国百老汇考察时,甲丁没有接受考察剧团后台的邀请,因为他觉得,中国不缺乏运行经验,在后台管理方面,甚至可以说比对方强许多,缺乏的是好的作品与专业的人才。

兴起于英国的音乐剧是高度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音乐上的,舞台策划上的,创作上的,导演上的……本人综合能力就很强的甲丁将接下来的艺术新追求放在了音乐剧上,他希望在舞台上塑造鲜活的人物,用甲丁工作室的创作团队,将歌词、对白、舞台、故事等细化分工。甲丁多年中国传统晚会经验和创作经验最终会在音乐剧导演的身份上得以升华。

“从晚会形态到现在音乐剧等其他形式艺术形态的转变,会给从业者带来哪些变化?”

“过去很多中国歌手更多出现在晚会上,今后更多的是自己开演唱会和出演舞台音乐剧。”

“您对艺术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怎么看?”

“艺术是相通的,不分国界,不过,中国人肯定是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做起。其实哪怕你唱一首外文歌曲或者演一部外国音乐剧,国外人看你还觉得这是中国的东西。”

“今后甲丁的音乐剧最明显的特点会是什么?”

“应该会是整体感好。”

“您的音乐剧最初能够实现的最大突破是什么?”

“是题材,是形式,是人物的塑造,是与观众真诚的心灵互动。”

上一篇:中国人名的文化学意义 下一篇:王海滨 只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