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02 07:02:59

小学体育课中如何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体育游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富有娱乐和教育意义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是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和兴趣为目的的一种特殊锻炼方法。

体育游戏从特征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发展智力游戏和发展体力游戏,从内容上可归纳为一般性游戏和专门性游戏两种。因此在选择游戏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游戏。

二、创编体育游戏应遵循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

通过体育游戏使参加者获益,开拓思维,培养道德情操,取得寓教于乐的实际效果。

2.针对性原则

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辅助教学活动,体育游戏只有紧密结合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编体育游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体育游戏的创编一定要有针对性。

3.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吸引学生的基本动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情节、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

三、体育游戏的作用

将体育游戏融于体育课教学中,可以丰富体育课内容,给机械呆板的传统体育注入生机和活力,体现寓教于乐、寓教于体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促进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目的。

体育教学中穿插体育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跳绳传球”,既能培养学生的判断反应能力,又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机警换位”能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的敏感性等。

游戏本身具有竞争性、合作性和挑战性,学生通过游戏中的练习,能增进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游戏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平台。当代很多种体育运动都是从游戏当中演变过来的。一些学生用排球当手球玩、改变跳绳的用法、新编一些新游戏等,这些都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四、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应注意的问题

1.在游戏教学中重视德育的渗透

在选择安排体育游戏时,要重视把体育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体育游戏内容健康向上,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游戏中,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游戏及乐趣之中,充分发挥和利用体育游戏的育人功能。

2.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

体育游戏大多带有竞赛、对抗性质,因此在体育游戏中,学生兴奋性较高,动作速度也较快,随时都有出现伤害事故的可能。安全是首要因素,教师在进行任何体育游戏时,都应使学生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强调听从指挥,服从裁判,遵守规则,这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

上课之前,教师还应事先准备好体育场地和器材。场地周围不可摆放危险的物体,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使用器材时,特别是投掷器材,要加强安全教育,必须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投出和回收器材。

3.游戏的选择注意趣味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是否有趣味性,这对学生的参与兴趣、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应有意识地突出游戏的趣味性,给学生一个常做常新的感觉,使学生对游戏保持浓厚的兴趣。如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帕、猫捉老鼠等),源远流长,所以体育游戏的选择,应从提高其娱乐性、趣味性出发。游戏内容要不断翻新,如把“老鹰抓小鸡”改名“母鸡爱小鸡”,“搬运接力”改名“抢运西瓜”等,给老游戏注入新活力。

4.合理利用游戏器材与场地

体育游戏要合理运用周围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可以根据器材特点设计一些小游戏。如在用呼啦圈的课上,可以将呼啦圈随意散放在上课地点,上课时让学生做“占圈”的小游戏,学生在愉快抢占呼啦圈的游戏中进入课堂状态,器材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分发完毕。

5.裁判员的公正性不容忽视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裁判工作不可忽视,它是保证游戏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必须把好裁判这一关,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裁决与评定。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对教师的信任程度。

总之,体育游戏正以其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欢,游戏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体育游戏使体育课堂教学真正变成了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游戏在体育课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的游戏活动 下一篇:如何在幼儿园种植活动中成为一名反思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