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浅论

时间:2022-09-02 06:51:57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浅论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阅读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想让他们静下心来进行自主阅读活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自主阅读意识,配合教师教学,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兴趣。只有在兴趣、意识以及教师帮助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并促进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比如,在讲解《孔子游春》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文章相关的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孔子眼中的春的世界中:“春天,到处都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红了、柳叶绿了、小草发出嫩芽,春风吹过河水荡漾起层层波纹,燕子在水面上掠过,告诉大家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预示着又一年郊外河边游玩的时间到了!两千多年前的一天,教育家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孔子在这样美好的春色中,向他的弟子们讲学问、讲自然、讲人生。同学们,我们也凑凑热闹,来听一听孔子所讲的关于学问、自然、人生的道理吧。”这样,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去领会孔子讲授的道理。

二、制订合适自主阅读目标,督促学生自主阅读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需要教师时时地进行监督与指导。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合适的自主阅读目标,并设立奖励制度,以督促与奖励双重手段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的进行。

比如,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名著《鲁滨孙漂流记》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阅读目标。例如,每天阅读一个小节或者阅读3页,将阅读心得写下来,与同学们讨论、分享。

三、提出趣味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问题,教师要注意解决学生的问题,以防学生产生思想误差。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出一些趣味性、适宜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并在阅读中不断思考、分析,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自主阅读的效率。

比如,在阅读《最大的麦穗》节选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情境法: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你们正走进一片麦田寻找最大的麦穗,你们只能一直向前走,不能回头。你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趁机提醒学生,古代苏格拉底也问过他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学生是怎样回答的吗,请你们打开书,自行阅读,并找出答案,将你的感悟告诉大家。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有效进行自主阅读活动,促进了自身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开展自主阅读活动,保持学生自主阅读动机

单纯地阅读并不能长久地保持学生的自主阅读动机。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打破单一阅读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使学生保持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自主阅读延伸到课外、生活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自主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与能力来制定,比如,组织文学兴趣小组、班级图书角、读书竞赛、诗歌朗诵会等,这些活动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同学交流、比赛中,发展运用阅读内容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伊川县葛寨乡沙园希望小学)

上一篇:“见义勇为”的龙虱同学 下一篇:人在山水图画中画山绣水趣味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