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02 06:05:00

蛇莓的药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2-0067-03

蛇莓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别名三匹风、地莓、一点红、蛇含草、宝珠草、野杨梅等,为民间常用草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1],与蛇莓同属的还有另一植物皱果蛇莓。蛇莓以全草入药,性味甘、苦、寒,有小毒,入肺、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收敛止血、凉血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惊厥、咽喉肿痛、咳嗽吐血、疔疮痈肿、蛇虫咬伤、湿疹、痢疾及烫火伤等[1]。近年来因发现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国内外对蛇莓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蛇莓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1 蛇莓生药学研究

1.1 生药性状

全草多缠绕成团,全株有白色毛茸,有匍匐茎,叶互生。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 ~ 10 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 ~ 4 cm,宽1 ~ 3 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有疏毛。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气微,味微涩。

1.2 显微鉴定

1.2.1 叶表面观

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下表皮细胞略波状弯曲,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下表皮非腺毛及腺毛较上表皮为多,非腺毛单细胞,长166 ~ 900 μm,基部直径18 ~ 38 μm,壁厚6 ~ 12 μm,表面有螺状纹理;腺毛头部有2个细胞,直径25 ~ 32 μm;柄部有2 ~ 3个细胞。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有4 ~ 5个。叶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1.2.2 根横切面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排列整齐,木栓化。皮层由5 ~ 6层薄壁细胞组成,靠近表皮处有一圈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簇晶。维管束外韧型,射线由3 ~ 4列细胞组成;韧皮部窄,由薄壁细胞及少量筛管伴胞群组成;木质部宽阔,导管呈径向排列,导管间有增厚的木薄壁组织细胞。近中心处有少量的薄壁细胞。形成层不明显。

1.2.3 茎横切面

直径1.2 mm,表皮细胞层呈类圆形,排列紧密,细胞壁略增厚,皮层由3 ~ 4层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内有草酸钙簇晶存在。内层细胞排列整齐。韧皮部外缘由数列厚壁组织细胞排列成环。维管束外韧型,7 ~ 8个成环状排列,射线宽窄不一。韧皮部窄,可见筛管群,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径向排列。髓部较宽,其中有草酸钙簇晶分布。

1.2.4 粉末特征

全草粉末灰绿色,气微。非腺毛较多,均为单细胞,长80 ~ 816 μm,宽5 ~ 28 μm。具腺毛,腺头多为单细胞,腺柄2 ~ 6个细胞。螺纹或梯纹导管,直径22 ~ 190 μm,草酸钙簇晶众多,直径36 ~ 98 μm,棱角大多短钝,有散在的小方晶。叶表皮细胞壁略弯曲,气孔不定式。淀粉粒较多,以单粒居多。

2 蛇莓的化学成分研究

尽管对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但都不够深入。笔者对目前从蛇莓中已分离出的和做了鉴定的化合物(主要为酚酸类、黄酮类和三萜类)作一综述。

2.1 酚酸及酚酸酯类

Lee等[2]从皱果蛇莓80%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原儿茶酸(proto-catechuuic acid)、赤芍素(pedunculagin)和短叶苏木酚羧酸(brevifolin carboxylic acid)。叶亮等[3]从蛇莓干燥全草中分离出2个鞣花酸类化合物,命名为蛇莓苷A(ducheside A)和蛇莓苷B(ducheside B)。此外,从蛇莓中鉴定出的酸性成分还有短叶苏木酚(brevifolin)没食子酸[4]。

2.2 三萜类

叶亮等[3]和彭江南等[4]先后从蛇莓干燥全草中分离出6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乌苏酸(又名熊果酸,ursolic acid)、委陵菜酸(lomentic acid)、野蔷薇苷(rusanultin)、Kaii-ichigesile F1、蓝化楹酸(eus-caphic acid)和坡模醇酸(pomolic acid)。

近年来,吴培楠等[5]从石油醚和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有机波谱解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乌苏酸(ursolic acid,I)、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Ⅱ)、蔷薇酸(euscaphic acid,Ⅲ)、3-O-乙酰坡模醇(pomolic acid acetate,Ⅳ)、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Ⅴ)。化合物Ⅳ、Ⅴ为首次从蛇莓属植物中分得,细胞毒实验显示化合物Ⅱ-Ⅴ对宫颈癌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2.3 黄酮类

许文东等[6]从蛇莓中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均为首次分离得到,经光谱鉴定为洋琴素-6-C-β-D-葡萄糖苷(1),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2),山奈素-3-O-β-D-半乳糖糖苷(3)、芦丁(4)、异槲皮苷(5)和金丝桃苷(6)。

彭江南等[4]从蛇莓中分离出了山奈苷(kaempferitrin),这是从蛇莓中分离出并进行了鉴定的唯一黄酮类化合物。

2.4 其他成分

除以上成分外,从蛇莓中分离出并进行鉴别的化合物还有富马酸(fumaric acid)、富马酸甲酯(fumaric acid methy lester)、胡萝卜苷(daucosterol)、β-谷甾醇[7]。

近年来,许文东等[7]从蛇莓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其中6个化合物为首次分离得到,经光谱鉴定为短叶苏木酚酸(1)、短叶苏木酚酸甲酯(2)、短叶苏木酚(3)、山奈酚-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4)、山奈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5)、乌苏酸(6)、齐墩果酸(7)、β-谷甾醇(8)、(24R)-6β-羟基24-乙基-胆甾-4-烯-3-酮(9)。王强等[8]从蛇莓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分别为phytol、dl-α-tocopherol、5a-Ethoxy-α-tocopherol和2,5-Cyclohexadiene-1,4-dione。

3 蛇莓的药理作用研究

3.1 抗肿瘤作用

体内和体外研究均表明,蛇莓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蛇莓甲醇提取多糖部分在连续注射于移植瘤S180大鼠30 d后,显示出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当剂量为100 mg/kg和200 mg/kg时,其抑瘤率分别为31.9%和63.0%[9]。

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既有细胞免疫又有体液免疫,其中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核心力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是一个能够代表机体细胞免疫能力的重要免疫因素[10]。

3.2 增强免疫功能

蛇莓流浸膏(2 g/mL)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机能,表现为胞体显著增大,每个胞体吞噬的鸡红细胞达7 ~ 8个之多,但各级消化状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3.3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蛇莓流浸膏对麻醉狗或兔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与剂量相关。对心脏收缩(狗)和心率(豚鼠)有抑制作用,并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

3.4 对平滑肌的作用

蛇莓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振幅增大,张力无明显变化,且有随剂量增大抑制张力的作用;对家兔、豚鼠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0.2 mL/50 mL(含生药0.4 g)的作用强度与1 u垂体后叶素近似,妥拉苏林(0.25 mg/50 mL)不能对抗此种作用,在体(兔)试验表明,其流浸膏2 mL/kg与垂体后叶素1 u/kg作用强度相似,对豚鼠离体气管无明显影响。

3.5 抑菌作用

蛇莓的甲醇提取物中水溶性部分和水不溶而可溶于丙酮的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梁薇等[11]将蛇莓水煎液用于体外抗菌研究,测定了其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研究发现,蛇莓对7种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具有明显的和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在1∶32 ~ 1∶1 024之间。蛇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均为1∶1 024。

4 蛇莓的临床应用

4.1 肿瘤

蛇莓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与不同的中草药配伍,可治疗不同的肿瘤。

4.1.1 鼻咽癌

寮刁竹30 g,入地金斗30 g,茅根30 g,蛇倒退30 g,川芎15 g,山药15 g,蛇莓60 g,生地黄24 g,葵树子90 g,制成煎剂口服,以本方为主治疗4例鼻咽癌患者,存活6年1例,生存3年1例[12]。

4.1.2 食管癌

用半夏12 g,丁香3 g,旋覆花15 g,代赭石24 g,苏梗15 g,竹茹15 g,龙葵30 g,蛇15 g,半枝莲15 g,金刚刺15 g,治疗食管癌21例,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 47%[12]。

4.1.3 喉癌

白英30 g,龙葵30 g,蛇莓24 g,半枝莲24 g,猕猴桃根30 g,治疗1例喉癌(右侧声带鳞状细胞癌),2个月后声带增响,咽痛痊愈,喉镜检查,肿块消失[12]。

4.2 多发性骨髓病

喜树根10 g,仙鹤草90 g,蛇六谷60 g,白花蛇舌草30 g,半边莲30 g,半枝莲30 g,败酱草根10 g,蛇莓10 g,白花藤10 g,大青叶10 g,三棱10 g,莪术10 g,赤芍10 g,红花10 g,薏苡仁12 g,结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病10例,其中显效2例,缓解8例,变化5例,存活最长1例达5年[12]。

4.3 肝炎

蛇莓、鬼针草各30 g,黄瓜根10 ~ 15 g,千里光、翠云草各15 g,马蹄蕨、鸡矢藤、糯稻杆各20 g,木贼10 g。每天1剂,水煎加白糖分3 ~ 4次服。连服1 ~ 2个月。治疗男性乙型肝炎1例,口服该方30 d,临床诸症状消除,麝絮呈阳性,其余各项全部转阴。继投上方30剂,诸症皆除。

西洋参5 g或沙参30 g,黄芪30 g,丹参30 g,菌灵芝24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5 g,蛇莓30 g等药组成。每日l剂,水煎服,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32例肝炎病人,通过服用该处方,原升高的IgM值下降,补体C3值(补体C3降低是慢肝肝功能活动障碍,免疫复合物形成而出现的)有大幅度升高。通过对132例病人的观察,当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或补体C3高于正常,则HBsAg、HBeAg、抗HBc的转阴率也显著提高[13]。

4.4 白细胞减少症

白细胞减少症常见症状为低热、腰膝酸软、食欲减退、肤色晦暗、失眠及恶心。此症状不同于脾肾阴虚,而是因为内生湿热引起的。下药方为异功散、黄芪汤、四苓散和安宫牛黄丸。

蛇莓30 g,蒲公英30 g,黄芩30 g,黄芪15 g,太子参15 g,白术15 g,猪苓30 g,生地黄15 g,麦冬15 g,黄柏10 g,半枝莲30 g,茜草15 g,牛蒡子10 g,汉防己10 g,蜈蚣3只,紫草30 g煎成汁,每天2次,经过3个月的治疗,病人的骨髓象有所好转。然后,把蛇莓、蒲公英、黄芩的剂量由30 g增至60 g,安宫牛黄丸的剂量减至原来的1/3。在3年治疗中作3次小剂量的化疗,之后的骨髓象完全正常。白血病没有复发,并且达到了滋阴益气、健脾补肾、去热、排毒、除湿的功效[14]。

4.5 带状疱疹

在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蛇莓草药外敷或取汁外涂治疗。用法:蛇莓鲜全草150 ~ 300 g,洗净,加少量食盐捣糊直接外敷或捣糊取汁外涂。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部位,两种方法,选择一种或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在皮肤病变处直接外敷,外层加盖保鲜膜,防止药液污染被服,同时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每天1 ~ 2次。也可取蛇莓草药汁外涂每天3 ~ 5次,外涂范围要超出病灶边缘2 cm以上。可包扎部位最好外敷,也可白天取蛇莓草药汁外涂,晚上外敷。治愈标准:症状完全消失,局部皮损颜色转暗红,水疱完全消失,水肿消退[15]。

5 小结

蛇莓作为民间常用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

效。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类、黄酮类和三萜类。蛇莓药理作用表明,蛇莓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抑菌作用、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强抗氧化作用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肝炎、白细胞减少症等,且毒副作用小。蛇莓的功效正受世人瞩目,以蛇莓为主的成药罕有所见,笔者认为蛇莓在治疗癌症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有待于进一步系统挖掘临床验证有效的方剂。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211.

2 Lee,Ihn Rhan,Yang Mi Young.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Duchesnea chrysantha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es in human cancer cell[J]. Archives of Phamacal Research,1994,17(6):476-479.

3 叶亮,杨峻山. 蛇莓中鞣花酸类及三萜类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6,31(11):844-848.

4 彭江南,陆蕴和,陈德昌. 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5,26(7):339-341.

5 吴培楠,段宏泉,姚智,等. 蛇莓中具有抗癌活性的三萜类成分[J]. 中草药,2007,38(9):1311-1313.

6 许文东,林厚文,邱峰,等. 蛇莓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3):981-983.

7 许文东,林厚文,邱峰,等. 蛇莓的化学成分[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24(7):402-405.

8 王强,杜晨霞,马念春,等. 蛇莓的化学成分[J]. 河南科学,2006,24(4):502-504.

9 Hoem aker Mark,Ham ilton bobbi,Dairkee Schanaz H. In vitro anti-cancer activity of twelve Chinese medicinal herbs[J]. Phytotherapy research PTR,2005,19(7):649-651.

10 Zhou G,Sheng W,Yao W,et al. Effect of low molecular lambda-carageenan from chondaus ocelllatus on antitum or H-22 activity of 5-Fu[J]. Phamacol Res,2006,53(2):129-134.

11 梁薇,梁莹,应惠芳. 蛇莓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05,19(3):167-168.

12 季宇彬. 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J].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09.

13 龙治平,邓晓舫,王雨谷. 乙肝1号对慢性肝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作用的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7):22-23.

14 周韶虹. Dr. Huang Zhenqiao’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acute leukemia-a summary for the survivors over five year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7,27(3):199-204.

15 芦启兴. 蛇莓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9):51.

(收稿日期:2008-11-04)

上一篇:跨国药企重点研发产品 下一篇: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