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爱”与“严”

时间:2022-09-02 05:24:01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的“爱”与“严”

不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给予孩子或学生关爱,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他们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家长们爱孩子,就忽视了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班主任爱学生,亦会出现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对孩子或学生的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那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是“只爱不严”、还是“只严不爱”?

对上面的问题,我们还是先来听听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是怎样说的吧!“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从赞科夫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真正地对学生的爱总是与对其的严格要求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知道,班主任工作的原则之一就是“热爱关怀学生的原则”。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同时,它更是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贯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的。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最多、给学生影响最大的教师,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不但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影响巨大,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没有爱的教育,是空虚的没有内涵的教育。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中也写到:“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以上这些,都让我们认识到了热爱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有些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对学生“只爱不严”的现象。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自己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班主任热爱学生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意味着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中要有一定的要求。因而,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把对学生的爱与对他们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一方面,在关心爱护学生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这是班主任育人责任的体现。小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不成熟的孩子,天真单纯加上肤浅冲动,使他们的言行中总是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中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另一方面,尊重关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关爱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而缺乏严格要求的尊重关爱,也容易造成学生行为上的放任。尊重关爱是严格要求的基础,各种要求常常是伴随着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的情感而被学生所接受。而实事求是的严格要求又是尊重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可见,“爱”与“严”的结合有利于增强教育效果。那我们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怎样做到“爱”与“严”相结合呢?坚持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是班主任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没有这一基础,学生有时很难接受严格要求,甚至产生情感上的对立。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措施才显得有力。二是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三是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做到关爱得体,也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即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超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把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我要求。要求一旦被大家赞同并付诸实施,就要坚持贯彻到底。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只要能坚持做到“爱”与“严”的结合,就会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班主任就会获得自己期望获得的教育效果,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下一篇:后进生转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