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协会的作用谈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时间:2022-09-02 04:51:31

从行业协会的作用谈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在研究如何应对反倾销的对策中,行业协会的作用被逐渐得到重视。并且,纵观近年来国外对我国提起反倾销的案件看,大多是由国外的行业协会所组织发起的。因此,本文叙述了行业协会在反倾销中的作用,提出了行业协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行业协会;反倾销;对策;作用

一、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对策中的作用

(一)行业协会能够代表企业的利益,作为企业与政府的纽带。

行业协会作为各个行业的利益代表,了解本行业的国内外情况和信息,更能传达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行业协会能够依据本行业的市场和发展情况,向政府提出建议,由政府制定对本行业的发展有益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达到减少贸易摩擦的目的。同时,行业协会通过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对相关法规、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来保护行业的利益。

(二)行业协会在组织企业应对反倾销中作用突出。

1 行业协会有预防反倾销的作用。行业协会在反倾销案件调查前具有的一个重要作用也是基础作用的,就是能够建立反倾销的预警机制。

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能够看出,出口的结构存在问题,大打价格战,且缺乏对出口国相关产业情况的了解。所以,行业协会需要建立健全反倾销预警机制,行业协会通过搜集的大量信息,开展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比如对本国的出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及地区分布进行掌握,同时了解国际上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价格水平和市场销量以及进口国同行业经济情况的改变,对重点敏感出口产品或易发生反倾销的领域更要做好相关信息和动态的监控,一旦出现国际贸易摩擦和可能的反倾销趋势,在第一时间告知相关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并调整贸易策略。

2 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时的作用。首先,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调查中,能够组织配合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的应诉过程是个耗费巨大成本和时间的过程,并且败诉的风险更是企业所承受不了的,因此出现了企业消极应诉的现象。而行业协会则可以从各方面进行协调和组织,帮助企业应诉。比如,行业协会具有反倾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和经验,能够合理规范的组织企业应诉;行业协会拥有相关的真实充分、翔实可靠的信息与数据,为我国企业争取胜诉机会,维护合法权益;行业协会能帮助企业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政府为力量支撑,并游说反倾销进口商,为应诉做准备。行业协会提供的专项反倾销应诉基金也是帮助企业应诉的有利条件。有些情况下,行业协会可作为国际反倾销调查的利害关系方直接应诉,并在“市场经济地位”、“单独税率”等方面提供信息和意见,为国内应诉企业争取公正待遇。

其次,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裁决后,能够对企业提供相应救济。如企业在反倾销裁决作出后有异议的,可以根据争端解决机制请求有关机构审核案件中的问题,但是由于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充分的认识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法律法规,这就需要行业协会利用自身的专业性人力资源优势协助企业,为争取企业的合法权益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通过行政复审制度消除反倾销措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行业协会组成的专家组对反倾销案件进行证据搜集和研究,如果确实不存在倾销的情况,就可依据行政复审制度促使方消除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三)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内部的自律、自治,减少贸易摩擦。

1 行业价格协调和自律,维护公平竞争。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通常会采取简单的竞相压价的短期行为来争夺市场获得利润,这不仅扰乱了国际贸易秩序使企业陷入反倾销的被动,也损害了本行业和国家利益。具体说来,出口企业的竞相压价导致出口产品价格下降,恶性竞争最后会使本行业的利润降低;在遭到国外的反倾销后,出口企业不仅没有占领更多国际市场,反而被迫退出了相关市场。因此,行业协会要依照市场规律和国际贸易规则对本行业进行自律管理,制订本行业的内部自治规则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协调本行业产品价格,确定最低限价,确保本国出口产品的合理价格,对相互恶性压价等行为进行相应惩罚,避免行业内部的不良恶性竞争,避免反倾销可能。

2 改变对外贸易策略,实现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对象大部分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又是反倾销措施最严厉、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出口市场的过分集中或固定于某一区域,就会产生对这一市场的依赖,一旦被提出反倾销从而被迫推出该市场,再转向其他市场就会有些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行业协会要做的就是引导企业从“以廉取胜”的贸易策略转为“以质求胜”,企业发展方式也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集约型,增加出口产品的加工的深度、和质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放弃原来的价格竞争方式,转而利用非价格手段,比如从产品的商标、包装、公关、广告等方面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开并占领国际市场。同时,行业协会要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从宏观上了解国际市场的出口情况,尤其是一些较敏感的产品在短期内对某一市场的出口量剧增时,要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协调、控制出口量,避免遭受反倾销。在对国际市场动向和产业结构方面,行业协会要引导企业增加对这些信息的敏感性,有预警意识,从而避免因反倾销引起的贸易摩擦。

3 行业协会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反倾销能力。我们面对国际反倾销案件数量的增加,由于缺乏反倾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相关经验,造成企业消极应诉,并承担反倾销败诉的风险和成本,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和行业的利益。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应该在企业中宣传自我保护和发展的意识,并在本行业对相关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反倾销、WTO争端法规等专业法律培训,提高我国反倾销的能力。

二、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行业协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其改革与发展,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能紧密的联系企业,并且由于政府多方制约而使其应有的职能无法及时发挥。具体表现如下:

(一)行业协会代表性差,覆盖面窄。

我国的行业协会大多是由原来政府职能部门转换来的,而且这些协会的会员大都是原系统的国有企业。在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中.有79光的会员为国有企业,会员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不足50%;比如我国的工业类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则不超过全行业企业总数的40%。因此,这些行业协会在会员数量上、行业产量和覆盖面上就缺乏代表性,不足以代表本行业的利益,无法掌握企业和行业的充分信息,在应对反倾销领域中就不能代表国内产业应对反倾销调查,发挥不了在国际反倾销中的综合性协调功能。所以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行业协会自身和内部存在的问题抑制了其在应对国际反倾销中作用的发挥。

(二)行业协会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我国许多行业协会在职能定位方面的问题,使得其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不强,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缺乏在企业中的权威性。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自律和价格协调作用不突出,约束力不强,导致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重,阻碍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行业协会相关立法不足。

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还受到我国相关立法滞后的制约,从我国行业协会机制存方面看,其缺陷表现为,首先,由于行业协会之间的相互牵制以及对政府和市场主体对其的制衡,就加大了行业协会的社会交易成本;其次,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利益表达机制,在政府政策和法律制定过程中的不正当手段会使政府产生腐败甚至被控制;再次,由于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弱小,使得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力量有限,因而法律在利益配置和权利界定方面应该发挥作用。而目前,我国尚未就行业协会问题专门立法,这就无法对涉及行业协会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加以规定,也无法解决行业协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使行业协会的有效的运作缺乏法律的保障。

(四)反倾销法律基础薄弱,专业性不强。

目前,我国大多数行业协会规模较小,无法胜任当前行业管理的大量专门性工作。有些行业协会的组成人员人员结构老化、专业知识结构松散、任职形式多属兼职的现状使得协会自身水平受到限制,严重影响其职能的发挥,使得其作用空间十分有限。

三、在反倾销中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对策

随着国际贸易纠纷的不断增多,作为桥梁的行业协会面对如此状况,考虑的关键问题应该是如何保证我国的众多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战中稳操胜券。笔者认为行业协会的发展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

行业协会应总揽本行业的整体利益,充分协调各企业之间的利益。在反倾销工作中,行业协会应当根据本行业的市场和发展情况,作为企业的代表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寻求政府对行业协会的支持,通过立法和政策予以扶持,或采取适当的贸易保护措施等。而行业协会自身也要发挥好行业管理、自律和价格协调职能。

(二)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提出反倾销申诉。

行业协会要对本行业重点的出口产品的出口数量、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以及当地市场情况变化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建立对可能发生的反倾销行动的预警机制,并及时把相关信息传达给出口企业。同时,行业协会对重点产品的进口信息和国际贸易市场的变化及对国内的影响进行监控和分析,并及时组织国内企业抓住有利时机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维护了国内产业的利益。

(三)组织企业积极开展反倾销应诉。

我国行业协会作为企业的代言人,对本行业的相关企业的生产状况以及它们的利益有着深入的了解,因此更能充分发挥其协调和利益代表作用。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中,行业协会可以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召集应诉企业召开会议,了解相关反倾销的法律知识,研究应诉对策,制订应诉计划,按规定法律程序提供应诉资料,配合反倾销调查机构完成问卷调查,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了有关情况,使案件处理向有利于我方的方面发展。并且,行业协会通常可以可以作为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利害关系方,直接参加应诉,依靠行业协会的各种优势,维护国内应诉企业的合法权益,争取公正待遇。

(四)参与价格承诺谈判。

在出口反倾销应诉时,如果案件结果可能不利于我国企业,行业协会会适时的提议或者组织应诉企业提出价格承诺,以维持一定的出口市场份额。达成价格承诺后,行业协会应当监控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免造出口企业因违反价格承诺而造成出口秩序的混乱,导致国外调查机关恢复反倾销调查或者直接征收反倾销税。

(五)组织行业培训,规范工作程序。

行业协会依据自身专业性的优势,应该研究出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和反倾销程序的相关文件资料,以供提供给行业成员参考、使用,帮助企业提高反倾销应对和反倾销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行业协会应当组织本行业的企业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反倾销、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等法律培训、学习、宣传和普及,并提供咨询服务,不断提高本行业内企业的法律意识和应对反倾销的操作水平,培养和锻炼本行业以及企业内的反倾销专业队伍,变被动为主动的应对反倾销。

参考文献:

[1]刘宏清,郭双焦,米家龙.论行业协会在反倾销申诉与应诉中作用的发挥.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8(4)

[2]蔡琳琦.行业协会在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探析.榆林学院学报,2009,19(5)

[3]张经.行业协会与中国入世.工商出版社,2001

[4]刘静.欧盟反倾销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法律适用,2001,(8)

上一篇:浅谈从“窄”中争创名牌 下一篇:论文学修养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