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风波后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时间:2022-09-02 04:30:48

次贷风波后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2002年至2007年,全球银行业在这5年多的时间内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次贷风波席卷全球,受累于次贷相关风险的暴露,国际银行业尤其是发达市场银行业纷纷遭受重创。在盈利能力出现下滑,资本充足情况受到侵蚀和资产质量状况不断恶化的同时,国际银行业近年来的一些发展方向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如旨在分散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竟然起到了放大风险的负面作用,综合化经营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次贷风波对国际银行业经营业绩的冲击将持续到何时?其总体发展趋势将受到怎样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国际银行业有望于2009年之后回归较快增长轨道

总体看来,次贷风波将自2009年上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其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底,但不会对2010年和2011年产生滞后影响。所以世界经济增长在2009年还将受次贷风波的小幅拖累,但2010和2011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将逐年上升。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势头将弱于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最主要的动力来源。然而,2008年次贷风波还将继续蔓延,并借由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并将继续扰乱国际金融秩序,包括: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消费动力受到强烈抑制、金融市场动荡和信贷紧缩局面,从而带来较大的金融抑制效应。

未来三年国际银行业走势判断

结合上述我们对未来三年国际经济金融走势分析并参考国际权威评级机构、主要金融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对国际银行业2008~2010年主要盈利指标的预测中值(见表1),我们初步判断,2008年至2009年,发达市场银行业仍将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由于2007~2008年的盈利出现大幅下滑,2009年的盈利指标将开始回升。第一,2008年将有大量次级抵押贷款到期,全美约150万名借款人的贷款将依规定重新设定利率,考虑到房价继续下行的潜在压力,无力偿款的现象将更严重,深陷房贷危机的大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将会继续恶化。第二,在失业率上升,消费动力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银行业的消费信贷和信用卡透支业务将出现大面积下滑,将对盈利水平造成严重影响。第三,虽然计提了大量的风险拨备,金融机构仍然持有部分风险敞口,并可能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恶化和评级机构对结构性产品不利评级而造成更多的敞口暴露。第四,出于对市场恶化的担忧情绪,银行和各类贷款机构在贷款发放时将变得极为谨慎,任何与次贷有丝毫关联的贷款都可能被拒之门外,银行业的信贷持续紧缩局面也将给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带来压力。第五,信贷紧缩、流动性不足和公司整体信用降低,都将导致客户活跃性减弱,杠杆贷款需求减少,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发展;金融市场动荡将影响证券业务的利润并减小资产管理业务的规模。最后,欧元区中长期物价面临上涨风险,加息预期将推动银行特别是依靠货币市场融资的银行机构的资金成本的上升,利息的提高还可能增加企业的还贷成本,从而增大企业的违约率,并进一步吞噬银行利润。在新兴市场,受次贷风波的波及,周期性经济放缓不可避免,但总体看来,受惠于健康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的货币状况以及良好的企业利润增长,银行业绩和资产质量都将有所提升。

2010年可能是国际银行业走出困境、迅速复苏的一年,并有望回到较快增长轨道。第一,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业的兴衰变迁基本上与经济周期的涨落起伏同步,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逐年上升将为银行业摆脱次贷风波的后续影响,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第二,次贷风波给各大银行上了残酷的一课,随着2007、2008年放贷标准的提高和牢固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银行业在以后年度的资产质量有望不断改善。第三,国际各大银行已经进行了巨额冲销,未来大部分损失已提前暴露,致使未来继续巨亏的可能性显著降低。第四,次贷风波使得国际大银行再次深刻地认识到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未来三年,他们将继续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分享亚太等新兴市场的增长红利,欧美市场早已成熟的零售业务、收费业务和财富管理等业务在新兴市场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将会给国际大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促进盈利增长。最后,在次贷风波彻底平息后,国际银行业可能再度掀起并购热潮,这不仅会增强银行的实力,更为银行业实现多元化经营提供现实可能。

次贷风波后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将更为重要

2007年,在对近二十年来国际银行业的演变以及国际先进银行的变迁历程进行跟踪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国际银行业主要的发展规律:任何银行的经营都会受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影响,而且全球各地经济周期的趋同势头加快;银行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也因此成为泡沫经济的受害者;金融自由化进程对银行经营的影响很大,稳步加快综合化经营是大银行的唯一选择;并购尤其是跨国购并已成为银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现在要回答的问题是,次贷风波是否会打破这些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规律和增长节奏,而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次贷风波证明任何银行的经营都会受经济周期波动风险影响

在加息周期下,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引爆次贷风波,并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在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经营背景下,银行业的房地产信贷、消费者信贷和信用卡等业务量不断下滑,坏账率持续走高,各类贷款减值准备的提高和持有的次级抵押债券资产的缩水使得银行业的经营遭遇巨大压力。2007年,国际银行业无一幸免于次贷风波的负面影响,即使JP摩根大通金融集团以高达13%的利润增幅而成为银行业中的佼佼者,但也远远低于其2004~2007年度35%的平均利润增长率,而赫赫有名的花旗集团则在2007年四季度出现巨额亏损,并导致全年利润骤降83%(见图1)。

次货风波表明银行可能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和受害者

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为我们深刻地阐述了这个道理,2007年次贷风波的演进过程和破坏力量再次将这条规律表述地淋漓尽致。虽然2000年以来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成为支撑高房价、高销售量的重要因素,但是,金融机构无视风险大力扩张住房贷款业务也促成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金融机构放松信用审核,以“低担保、低首付、低门槛、低要求”为特征的各类“四低”住房抵押贷款吸引了大量的低收入购房者,这些贷款的偿付保障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从而埋下极大的风险隐患。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给金融机构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而当美国信贷市场环境出现逆转、房地产市场泡沫开始破灭之时,银行业只能自食其果。

经济危机中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过去20年里多次银行业危机表明雄厚的资本金实力是银行防范风险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随着1988年《巴塞尔协议》及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的颁布,资本实力已成为国际银行业衡量银行经营稳健及对抗风险能力的主要指标。在次贷风波中,资本金的作用日益凸现,无论是核销坏账还是向旗下亏损机构注资均需要大量的资本金。为了维持原来的信贷水平,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补充日益下降的资本充足水平以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各大银行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补充资本金,包括降低或取消2007年度现金分红、出售持有的美国国债以及发售可转换优先股等。除此之外,金融巨头们纷纷向来自科威特、新加坡、韩国和中国至少数百亿美元的财富基金求助,暂时放弃维护本国金融安全的顾虑,允许财富基金购买西方银行股权,足以证明各大银行对于资本金的渴求程度。

金融控股公司遭遇全面风险,但综合化经营大趋势不会改变

在传统的证券化模型中,商业银行的角色主要是信贷资产的出让者,也就是风险的出让者。但是,当银行实现综合化转型后,全面参与了房贷发放、信用增级、证券投资和杠杆授信等多个市场环节,不但重新承担了间接融资市场的信贷风险,还吸纳了证券市场的部分风险,从而把银行推入全面市场风险之中。证券化链条中至少有四类风险与银行有关:首先是信贷资产的质量风险。信贷资产是证券化设计的基点,是证券化市场风险的初始来源。其次是作为担保者的信用增级风险。为了提高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银行开始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互相提供外部信用担保。银行为证券化产品提供信用增级,包括开展流动性安排、信用违约掉期、总回报掉期等。当大规模的借款人违约事件出现时,这些信用风险产品便直接成为提供信用增级商业银行的亏损点。再次是投资业务风险。一是银行自营的投资项目;二是银行设立基金公司等的投资项目,在面临投资者赎回压力时,银行被迫出面承担流动性供应;三是证券承销部门,在包销制度下必须自行承担未能卖出的资产支持证券;最后是在直接融资市场开展杠杆授信的风险。银行通过信用授权放任大量资金通过投资机构注入证券化市场,大大助长了市场泡沫。这种授信业务具有高度的杠杆性,其破坏性远比信贷资产内含的违约风险要大得多。当使用杠杆授信的投资机构深陷困境时,商业银行账上的担保物――资产支持证券也急剧贬值。综上所述,综合化经营大大增加了银行风险暴露的广度和深度,革命性地改变了银行风险的范围和性质,构成了全面市场风险,即由于业务的综合性而可能受到多个金融市场领域风险的直接影响。

在综合化经营的弊端充分显现之后,未来国际银行业是否还将继续走综合化经营的道路?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首先,综合化经营的风险可以通过次级房屋贷款标准的严格执行、法律和监管的到位以及信用评级体系的完善等制度性因素来规避。其次,综合化经营并不意味着所有业务线的全面扩张,各行可以在发展优势业务的同时及时调整业务布局,以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优势。如:德意志银行优先发展投行业务,花旗集团在并购旅行者集团7年之后,因保险业务的低资本回报而将其果断出售。最后,在综合化经营体制下,银行可以通过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留住客户,获取长期利益;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务可以实现业务交叉、优势互补及客户资源共享实现更多利润。总而言之,在金融业务日益趋同,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综合化经营仍然是金融机构的必然选择。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将稳健发展

次贷风波中,一些旨在分散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出人意料地起到了放大风险的负面作用,从而导致市场主体对金融创新产生厌恶心理,带来了较大的金融抑制效应。然而合理地利用金融创新,将给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带来巨大的好处。金融创新可以分散并降低风险、增加市场流动性、丰富市场投资品种以及增加投资人获利渠道。次贷风波中金融创新的失败在于没有对优质资产进行金融产品创新,而是将问题资产进行重新整合和打包,所以金融机构不会因噎废食。正如JP摩根大通在其战略中所提到的,资产证券化甚至次级贷款证券化仍将长期存在,但金融机构在执行金融创新时将更加稳健,在资产证券化打包出售等环节提高标准,在投资环节避免过度结构性产品。展望未来,次贷风波的短期金融抑制作用将不会在长期内延续,伴随着金融创新的重新加速,全球金融深化有望更快发展。

大规模银行并购在暂缓一段时间后将重新启动

我们对近20年国际大银行变迁的分析表明,对规模经济效应十分突出的银行业来说,稳步扩大银行规模、提升银行业的集中度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大背景下,跨国并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次贷风波后,在全球流动性紧缩的环境中,潜在买主的资金实力大为削弱,预计国际银行业2008年的并购行为将更为谨慎,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可能缓和。然而,在次贷风波逐步平息的未来三年里,金融产业的收购环境将得到更大改善,股市较低的估值水平将会令一些收购案更具吸引力,国际银行业可能再度掀起并购热潮,并仍然延续跨境并购的特征,在新兴市场的竞争因此会更加激烈。

非信贷业务、零售业务和跨国经营将仍是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战略

在“脱媒化”趋势日益明显,传统存贷款业务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表现出巨大的优势。首先,零售业务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尤其在宏观经济发生变化时,收益能维持相对稳定,同时其与证券、保险及基金等多个金融市场具有很强的交叉互补性,业务创新的空间广阔。从表2可以看出,首先,包括对个人和小企业提供的银行卡、私人银行、财富管理等零售金融业务对国际先进银行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度大部分都超过50%。其次,非利息收入具有高收益、高附加值、低成本及稳定性较强的特点,同时由于信托服务、共同基金销售、现金管理等非信贷业务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监管资本,从而允许银行可使用更高的财务杠杆,提高其单位风险和单位运营成本的利润。从图2中可以看出,国际先进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占比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超过50%,其中德意志银行的非信贷资产占比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分别高达90.19%和72.66%。可以预见的是,零售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收入将继续成为国际银行业重要的利润来源。

随着20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金融全球化、银行国际化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发达市场日趋饱和及高度竞争的环境下,新兴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国际银行业带来巨大的业务拓展契机和广阔的盈利增长前景,对新兴市场股权投资的地位也日益突出。通过在这些地区不同国家的分散经营,还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2007年,正是归功于新兴市场发展战略,汇丰控股在次贷风波中表现出极大的弹性,依然创下了盈利纪录,税前利润增长10%达到240亿美元,每股收入1.63美元,增长17%。从经营业绩来看,仅亚洲就贡献了55.1%的利润,如果加上拉丁美洲,则贡献了64.1%的税前利润。

银行业监管将有所加强,分业监管模式面临挑战

次贷风波将全球银行业监管问题再次推上前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8年4月16日了更加严格的银行运行监管规则大纲,计划加强巴塞尔协定II(即新资本协议)的某些规定。作为次贷风波的发源地,越来越多的美国财政金融要员认识到现有分散的监管架构与各类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发展趋势不适应,在面对市场新的变化和发展时没有法规明确授权,监管重叠和监管缺位的问题同时暴露出来。而美国若要在支持金融体系不断创新过程中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提升监管效率,改革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与架构成为必然的选择。在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实施根本性的改革之前,为了应对目前住房按揭贷款方面存在的重大风险问题,美国监管当局纷纷行动起来,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美联储提出修改联邦消费者保护法规,重点修改的条款包括:债务收入比、对于文件不齐或缺失文件发放住房按揭的限制规定等;美国联邦检察官加紧对次贷风波中相关各方展开调查,其重点针对华尔街投行和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拟出台新措施规范信用评级行业,以防止利益冲突,增加透明度。预计次贷风波后,各国监管机构将吸取教训,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在此背景下,值得关注的是,以美欧发达经济体为代表的监管层未来很有可能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商业银行变相提高各种市场准入标准。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上一篇:我国银团贷款市场发展策略 下一篇: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对中国QDI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