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17期

时间:2022-09-02 03:10:31

摘要 第17期

香港52小时

香港回归14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级领导人共15次莅临香港,以副总理身份正式访港,实属少见。

“这一次随行的财经班底规格之高,只有跟美国搞战略对话时出现过,对香港肯定是没有过这样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港澳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张运成说。细细看来,此次随行官员基本为正职,如发改委主任张平、商务部长陈德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8月16日下午,听完香港房屋委员会工作人员对公屋的介绍时,忽然问对方:“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我带回去可以让有关部门研究。”从当年大庙公社的党支部书记,到现在的国务院副总理,从法学泰斗的得意门生,到国家领导人,依然谦逊,温和,求知欲也未消失。

《看天下》2011年第23期

“企业家”卢俊卿和他的“合影经济”

名下没有任何实业的卢俊卿,从普通公务员,最后成为世界杰出华商之“领袖”,重要手段之一是众多“世界”“国际”级组织的主席,以及与海内外政要的“合影”,从某种程度来讲,因“合影”成名成家,也是一种中国特色。

不论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还是世界书画研究协会主席,似乎都显示着这位商人不同凡响的商业地位。然而,最终让他为公众所知的,是因为中非希望工程和他那个年仅24岁便担任该工程执行主席、并号称掌控15亿善款的女儿。

卢俊卿未曾想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在成立七年之际会遇此波折。在张明看来,这种波折是迟早的事。“这完全靠的是忽悠水平。”

《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08月25日

陈志武:高通胀下,能借到钱就是赢

十年前,成为耶鲁大学教授后,陈志武开始关注曾被他尘封在记忆中的中国经济。按他自己的话说,转型中的中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室和数据库,这对于学者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可谓“生得逢时”。

与那些个性鲜明的经济学家相比,陈志武显得有些平淡。没有激进的言论也没有哗众取宠的批判,这位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更擅长以自己平实、贴近国情的发问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从“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到“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在哪儿”,从“怎样理解中国金融的逻辑”到“‘新国有化’的危险在哪儿”……陈志武认为,一个整天唱赞歌的人,对中国的进步没有好处。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32期

杨锦麟 从住持到方丈

带着“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人生口号,杨锦麟今年六月告别老东家凤凰卫视,出任香港卫视台长。从十五年没拿过课本到考进厦门大学,再到香港谋生并依托《有报天天读》扬名,这是58岁杨锦麟人生中的又一次冲关。“在凤凰,我能做的是一档节目,而到香港卫视,我得到的是一个平台。招兵买马,我希望把我一辈子的从业经验用上,把一直以来想实现没能实现的抱负在这里完成。”

“在凤凰时,我负责一个节目,算是个住持,那现在就是个方丈。这两个月来我面临了很多挑战,主要工作一是对卫视的管理流程重新设计,二是主要抓整套节目的改版。我提出的方向是:香港卫视,责任媒体。”

《南都周刊》2011年08月31日

微博官员脸谱

在微博江湖中,有一群身份特殊的人。他们因身份、职业、素养、个性的不同,在微博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脸谱”。在这群人中,有高官“微”言者,以140字影响、带动一批人,进而推动中国网络问政进程;有“微官”施政者,对百姓冷暖体察入“微”,为民生疾苦奔走出力;有专业“精微”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答疑解惑,直面社会与人生。

不同的官员微博,有不同的网络表情,但受欢迎者有共同点:敢于公开、透明的面对公众。

为了适应微博时代对执政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被列入中央党校的培训课程,而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微博已经成了各级官员的“必修课”。

《小康》2011年第8期

上一篇:李晓明 翰墨扬军威 挥毫书人生 下一篇:扎西多布杰 为让阿里变成“香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