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星”:抗菌消炎的明星

时间:2022-09-02 01:38:34

感染引起的疾病,抗菌消炎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就需要使用抗生素。在抗生素大家族中有一类药多以“沙星”2字结尾(如氧氟沙星等),药学书上将这类药称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很多医生的处方中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20世纪中后期崛起的新产品,问世后因其优异的抗感染作用,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此类药已发展到第四代,而在发展过程中,它能消灭的细菌种类越来越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沙星”家族,一代更比一代强

喹诺酮类药物按发明先后及其抗菌性能的不同,分成四代――

第一代能对付的细菌有限,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少数几种菌有效。此类药物的代表为萘啶酸、吡咯酸。因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大,现已被淘汰。

第二代1980年推出,抗菌范围有所扩大,因吸收代谢后在尿液和胆汁中浓度很高,故对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前列腺炎等尿路感染及胆道感染、菌痢和肠炎等疗效较好。此类药物的代表品种有吡哌酸(PPA)、新恶酸和甲氧恶喹酸等。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较大,目前除PPA偶尔使用外,其他已被淘汰。

第三代上世纪80年代问世,抗菌范围进一步扩大,抗菌作用强大,较低浓度药物即有不错抗菌作用。本类药物分子中均含氟原子,故又称氟喹诺酮类。

这一代是目前应用较多,广泛用于尿路感染、妇科炎症、胃肠疾病以及呼吸道、皮肤组织等细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品种有:诺氟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甲氟沙星、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其中,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已跻身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之列,其销量分别高居第2位和第5位。

第四代近年来,国外已研制出第四代,如莫西沙星、克林沙星和吉米沙星等,在保持第三代抗菌能力的基础上,它们对曾经“手软”的一些耐药菌等也不再留情,抗菌作用进一步提升。

“沙星”家族广受欢迎,下面逐一介绍它们的克敌之道。

泌尿道感染――与其他抗生素相比,“沙星”们对尿路感染等具有较强作用。临床实践证明,即使短疗程单独使用,也可以治疗急性膀胱炎和单纯泌尿道感染,对引起前列腺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具有良好作用。

消化道感染――此类药口服后在胃肠道中浓度大,对导致腹泻的所有细菌均有一定作用,是治疗细菌性腹泻的有效抗菌药,能有效治疗由沙门菌和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胃炎。

呼吸道感染――此类药能有效治疗某些细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感染,对多重耐药的一些细菌也非常适用。

结核――大多数此类药物的抗结核性能,可与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链霉素等老抗结核药物相媲美。即使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链霉素耐药的结核杆菌,也会被“沙星”们征服,它们的耐药性不会重复。

淋病――用单剂或多剂此类药物,能很好地治疗单纯性淋菌尿道炎和子宫炎症;单剂口服还可以治疗软下疳(编者注:一种不同于梅毒的性病)。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此类药对引起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各种致病菌,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

急慢性骨髓炎――此类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及腐败性关节炎效果好,可长期口服。

脑膜炎――对脑膜炎双球菌有效,对奈瑟球菌也有很强抗菌活性。

“明星”光彩背后,也有阴影

“沙星”家族都是抗菌“明星”,有光彩的一面,而在闪亮的背后,也有片片阴影。服用此类药物时需要留意下列不良反应,如情况较严重,还应停药并咨询医生。

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睡眠障碍、情绪变化等发生率较高,严重时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2.致畸伤骨。此类药有潜在的催生畸型作用,还能影响幼儿骨关节发肓,故孕妇及儿童不宜使用。

3.消化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也较常见。

4.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热、肝肾功能损害及局部刺激等。

5.省略

上一篇:减肥药沉浮启示录 下一篇:我得了冠心病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