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时间:2022-09-02 12:35:23

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体育教学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任务。在体育教学中突出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更利于实现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增强和提升。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人为本,就如何培养学生个性,锻炼学生自身能力,进行思考。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个性化 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陈旧单一,整齐划一,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其个性特点在教学中完全被忽视,个性培养,素质提升则更是说不上。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素质也将大为提升,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实现了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特点的有机结合,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目的

(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有利于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身心健康发展。

(二)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改变传统体育单纯重技术的教学活动,不能单调枯燥,而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意识和能力,发展个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健身性和育心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出发组建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体育的乐趣,体验体育活动中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由厌学转为乐学,再到会学和有创造性地去学。

二、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要求

培养学生个性化,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方式,而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主体性与体育创造性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在学生主体性方面,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将学生摆到主置,体育教师以体育运动引导者的角色参加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从学生个性实际出发,努力挖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潜力潜能,并积极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爱好,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活动,在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能力和习惯。

三、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对策

(一)改变淡漠师生关系现状,以沟通交流营造良好氛围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淡漠是导致教学成效不高的重要方面,许多体育教师忽视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没有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关系,不利于教学互动成效的提升。笔者在教学中,着力改变这种状况,首先,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了解学生在初中体育学习中需要获得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其次,笔者在教学中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学习锻炼中,还是生活中,只要他们遇到了困难,我都给予必要的帮助。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协调配置,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地运行,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放大、增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的学法的有机统一,突出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把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发现,然后加以内化。显然,这种新体育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成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教学

根据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特点,体育老师应该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性教学。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喜新、求趣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缺乏耐心和理性等缺点,因此,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能使用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体育老师应该创造快乐情境,倡导趣味性教学,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快乐情境,并以游戏的趣味方式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四)优化体育教材,改进教学模式

体育教材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和依据,单一重复的体育教材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而灵活、有趣、多样的体育教材就会诱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老师根据学生身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教材,给学生展示合适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体育老师还应该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对游戏化练习方法的研究,比如接力、追逐、各种跳跃的仿生练习等,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

四、结束语

个性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课题,体育课是一门个性化的课程,体育课是一项实践性强的学科,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彻底破除公式化、标准化、概念化的固定操作模式,应在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学习合作性基础上,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积极,促使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尹尹.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2] 王泽栋.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J].教育界.2011(1).

[3] 胡明光.对提高体育教学水平的思考[J].新课程(小学版).2011(5).

上一篇:新课程教学中体育游戏中创编的研究 下一篇:浅析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课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