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上好中学体育课

时间:2022-09-22 04:53:37

试论如何上好中学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1

摘 要 “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说法众说纷纭,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从而上好体育课,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关键词 学习兴趣 中学体育

“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这是最好不过的动机。达到这种动机的产生,它的选择和设计也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也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影响,教师讲解准确、熟练、生动形象,动作示范的轻松、优美,自然会直接引起学生对体育动作的兴趣;相反如果教师工作不认真,上课自由懒散,讲解拖泥带水,动作不到位,就会诱发学生对体育的厌学倾向。因此,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由对老师的喜欢进而提高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赛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而不是几节课下来都是呆板、机械、单一的教法和学法。

随着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体育课的教学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学体育教师应主动适应目前国家新一轮课堂改革的要求,针对中学体育课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并创新出不同类型的导入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上课前通过讲故事(与所学内容有联系)的形式,以故事提到的人或事的典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所要讲的教学内容。

教师上课前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温习后再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此法无需花费太多的精力,准备简单,操作方便,对于体育水平偏差的班级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通过提问使同学们能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并能自觉地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提问学生:看过青蛙跳跃的动作吗?学生马上想到青蛙跳跃的动作,然后跃跃欲试,自然就会做出各种蛙跳动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运动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学习一些新课时,可以适当采用表演导入法,即通过标准到位的动作、优美的姿态、轻松的步伐,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有时学生在开始上体育课时,思想涣散,注意力很不集中,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就私下说,还不时动手动脚的。为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反口令效果最好。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总之,方法多多,关键在想。采用新颖的导入方法,上课过程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采用什么样的课堂导入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的教学内容、当时的天气情况等因素灵活安排。

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调查等途径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就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启发引导,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景,适时点拨,激发学生自由探究的兴趣;二是学生的地位,通过探究问题和问题的解决辅助教师设计课堂;三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两种。探究式体育教学要遵循这样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以问题的解决为主攻。探究式教学的载体是提出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发问、踊跃质疑。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要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踊跃思考,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式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能力,采用独立的或者小组式的方式,对所质疑的问题进行各种假设,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并将自己的或者小组的结论清楚的表达出来。探究式教学的核心要素是自主探究,它要求学生针对问题设计探究方案,进行问题的探究,得出探究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点拨。在探究式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自主体验探究外,还可以采用合作探究,通过互助协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补充,整合归纳结论。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总之,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学生的自身感受,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

上一篇:大学生运动能力持续下降的归因与策略 下一篇:新课程教学中体育游戏中创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