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据中心的天津电视台网络建设

时间:2022-09-02 12:02:57

面向数据中心的天津电视台网络建设

电视台在未完成全台网建设前。各业务及管理部门只是分散、孤立的的信息孤岛,不但资源配置重叠且相互之间难以互通,全台网的目标就是通过制播生产网搭建,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后实现更大范围的分享,在最大限度提升运营、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在借鉴其他城市全台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天津台对节目生产网进行了改革,建设了主干数据中心,将大多数板块共用的资源集中在主干网上,数据大集中后,主干平台的媒资中心可为全台提供素材共享,同时主干数据中心还可为全台各板块提供服务,如数据库服务、网络管理、网络监控、数据网关应用服务及防病毒服务等。

在制播网建设完成后,天津电视台又重新对办公网络进行了建设。为了提高办公效率,重点在办公网内打造一个公共服务数据中心,将人事、财务、管理等资源进行了大力整合,形成了一个可为全台服务的数据平台。而通过中心机房交换机,可实现生产网与办公网之间的互联互通,大大方便了采编人员的日常工作。

下文将对天津电视台的全台网系统进行一下简单介绍,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有益借鉴。

网络需求

电视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为政府喉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这就对基础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节目生产网(简称制播网)是以媒体资产管理为核心,涵盖全台整体内容生产业务的一体化网络系统,办公网则主要用于日常行政办公及业务管理,如邮件收发、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内部传输等。两张网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电视台网络,具体需求见表1表2。

制播网结构及特点

1 架构(见图1)

天津电视台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第一批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试验基地,其制播网络规模庞大,第三方业务系统众多。主干平台作为互联互通的核心,是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沟通的“桥梁”,地位尤为重要。通过主干网络的高性能的处理能力可实现全台互联互通的一体化生产。

2 特点

随着电视台全台网络化的发展,主干平台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数量庞大的服务器、存储的需求集中,从而促进了电视台视频数据中心的发展。FCoE、IP SAN等技术利用了以太网的高带宽升级能力,则逐渐挤压着FC光纤通道网络的容量空间,传统的千兆上行已无法满足电视台的业务需求。节目的高清化也对网络带宽、交换容量、转发效率、处理延迟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3D、网络电视等新业务形态的快速发展,电视台在进行全台网建设时必须考虑对未来新业务的支撑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天津电视台的制播网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高可靠:考虑到电视台生产网对性能、流量、可靠性的高要求,除了在关键设备采用双主控、1+1冗余电源等措施保证设备可靠性之外,天津全台网还在核心交换机双机中采用两条链路捆绑高速互联,以保证核心双机高速可靠互联;核心与接入交换机均采用VRRP+MSTP方式,保证全网设备及链路级的可靠备份和负载分担。

高安全:主要要考虑三个问题:制播网和生产网为物理隔离,但又需要实时交互信息;如何避免各生产业务系统的隔离;如何阻止移动非编业务和外来站点的非法接入。为此,天津电视台配置了包括防火墙、IPS入侵检测设备、EAD终端准入系统在内的多种专用安全硬件和软件,并通过针对网络和终端的流量隔离、访问控制、病毒防护、安全管理向电视台业务系统提供端到端的多重安全保护管理。

高性能:天津电视台的中心机房采用了100G平台交换机,整网采用“万兆骨干、万兆汇聚、千兆到桌面”的核心、汇聚、接入三层全冗余架构设计。汇聚层及接入层交换机分别向上双归属到上层交换机,同时在关键设备采取双主控、VRRP等技术来保证整网的稳定可靠。

办公网络机构及特点

1 架构(见图1)

2 特点

天津电视台办公网网路同样采用三层网络架构,主要特性为。

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桌面:整网架构采用“万兆骨干、二层/三层千兆到桌面、无线全面覆盖”的设计理念,其中核心层采用高端数据中心交换机,汇聚及接入层全部为全冗余架构设计。

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为保证内部办公的安全,除了在出口处配置防火墙,还配置了IPS入侵防御系统,全面阻止蠕虫、病毒、木马、间谍软件、VOIP的攻击。并针对大量移动终端,部署了EAD端点准人防御方案。

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一体化设计:无线控制模块可提供丰富的业务能力,包括精细的用户控制管理、完善的RF管理及安全机制、快速漫游、超强的QoS和对IPv6的支持等;无线控制模块通过与安全策略服务器的联动,可实现对无线接人用户的端点准人防御,提高了整网的安全性。

便利、安全的Internet VPN接入。在防火墙,VPN设备上插入SSL VPN模块,可提供方便、快捷的远程安全接入,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就可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内部网络资源;能限制不安全远程终端的访问权限,通过细粒度VPN接入控制,保证用户对网络资源的安全访问。

天津电视台信息化发展目标及全台网建设思路

近年来,随着高清电视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传送、存储和管理等各方面地越来越多的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电视行业内部及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及商业模式,提高节目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低运营成本,成为电视媒体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

信息化目标

1.建立全台统一、共事、规范、可满足未来管理和业务发展要求的全台信息系统总体架构。以满足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整合的需要,规范和统一新应用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开发方法。

2.搭建全台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全台各业务系统信息的集中管理、综合使用,为全台所有员工提供业务综合信息服务及高效及时的信息交流手段。通过信息化建设,使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使用效率最大化;为全台经营目标及发展战略制订、各级领导的决策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设台级的“全台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在实现全台各业务应用系统整合的基础上,为实现全台统一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信息平台。

3.实现网络方式的业务流程化管理。建设“全台综合管理平台”,提高全台总体的管理效率。保障全台业务实现网络化、流程化,将人为因素对业务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各部门功能单一化,责任明确、清晰,促进流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提高电视台综合竞争力。

5.建立全台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面向全台,从网络规划、操作系统及业务系统等各层次统一考虑安全措施并充分考虑易操作性。其中包括网络多级安全区域的 规划与设计、各业务系统在多级网络中的部署与互通、系统运行状况的监控、管理,及防入侵、防病毒等措施的统一规划、设计与部署。

6.组件式的业务系统部。通过建立统一规范,实现全台组件式的业务系统部署,可灵活增加或调整系统功能;各组件具有标准的对外服务接口。便于全台计算机应用的一体化建设,未来随着业务调整,系统可实现平滑升级,不需再投入很大人力进行二次开发。

7.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体系。提供辅助的结算手段,节目生产,设备管理、广告业务等多个子系统的信息能够及时进行统计和费用核算,以便实时监控全台的业务状况,有利于日后的分析及管理决策。

8.实现办公终端的辅助节目生产功能。建立在安全体系管控下的桌面终端对节目生产的辅助功能,如稿件撰写、预约收录、媒资检索、低码率浏览、设备申请、预约机房等工作。

全台网建设

面对高清化和信息化革命的挑战,天津电视台以新台址数字电视大厦的建设为契机,重新对技术系统进行了整体规划,搭建了高效管理下的全台网络化制播平台。

数字大厦的一期建筑规模为1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天津数字电视大厦主楼、演播中心、配套的建筑设备机房及后勤服务用房等。技术系统计划在未来2~3年内完成,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高清化;在生产工艺流程上,采用信息资源共享的“制播一体化网络技术”,建立以数据交换主干平台为核心的“全台网”工艺流程。

1.总体建设目标

实现网间互连的三无流程:无纸化的电子流办公、无磁带的网络化节目传送及无缝的网间互连互通。

实现全方位自动化处理:收录自动化、节目送播自动化、节目归档自动化及资料调用自动化。

2.系统构成

天津电视台数字电视大厦的制播网络系统由如下几个功能板块组成:主干平台、新闻制播网络、后期深度制作、集中收录、共享集群演播、广告及电视剧缩编、媒体资料管理、总编室节目编播、总控播出业务等。

主干业务平台:包括基础网络平台、业务支撑平台及高安全区。

生产业务系统:包括新闻制播系统、非新闻制播系统(高清深度编辑网以及音频网)。

台级业务系统:包括共享集群演播室系统、全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总编室节目编播系统、集中收录系统、广告编播及电视剧缩编系统、总控播出系统及其他业务系统。

各个系统均为可独立运行的网络,基础网络平台及业务支撑平台为各子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负责承载交换数据。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则作为制播网络系统的内容支撑,提供检索、归档和回迁等服务。

天津电视台网络技术部副处长高虎介绍,天津电视台信息化起步于2004年,截至目前,台内已经基本完成了媒资资料的数字化工作,随着天津电视台数字电视大厦的落成,天津电视台全台网络建设开始启动。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由于天津电视台信新大厦落成较晚,因此其垒台网建设的起步较高,除了万兆骨干、万兆汇聚、千兆到桌面之外,中心机房更采用了IOOG平台的高端交换机,该交换机除了支持现行的生产网络及办公网的日常运营外,也为未来的网络电视、播控平台等业务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上一篇:挑战家庭宽带 下一篇:北京市导航仪实地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