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保护的护理研究进展

时间:2022-09-01 11:41:12

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术中体温保护的护理研究进展

前列腺增生是目前我国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prostate,TURP )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1]。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2]。但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年老体弱,全身各方面的机能较差,术中易发生低体温。因此,如何加强前列腺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保护进行综述。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有文献记载,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为60%~80%[3]。

1 患者产生低体温原因

1.1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 有研究显示[4]大于65岁的老年手术患者中,轻度低温的发生率占51.3% 。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慢、基础代谢率降低,机体的退行性病变和脏器的储备功能降低,使其对冷的耐受力差,更易发生低体温。

1.2年龄因素 年龄是影响围手术期体温的一个重要因素。前列腺增生电切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老年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明显减退,适应性下降,体温调节功能差,术中容易发生低体温现象。

1.3麻醉因素 全身麻醉后气道直接与外界空气相通,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滤过、加温和湿化作用,使大量冷而干燥的空气直接进入肺部,通过呼吸带走体内大量热量,导致体温下降1℃~2℃[5];肌松药使全身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也消除了肌紧张及肌肉运动的产热,而导致体温下降[6]。

1.4输液、输血、冲洗液对体温的影响 在前列腺电切手术中,如果遇到患者凝血功能比较差的情况,手术中需要输注大量温度较低的液体和血液,可使体温下降0.5℃~1℃[7]。前列腺电切手术时前列腺静脉窦大量开放,同时使用大量低温冲洗液,一般20000~30000ml冲洗液会出现明显的吸收,吸收的程度与冲洗液总量、手术时间以及冲洗压力密切相关,这样大量的冲洗液从前列腺静脉丛进 入血液循环起到“冷稀释”[8],是该类手术患者中心温度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献[9]报道 , 成人静脉输入1L环境温度下的液体或1U4℃的血液,可降低平均体温约0.25℃ 。

1.5医务人员保暖意识不足 患者进出手术室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利。术前、术中执行各项操作时身体暴露过多,时间过长,导致低体温。

2 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2.1体温是衡量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温恒定对机体的各项代谢都十分重要[10]低体温可导致肝脏代谢功能下降, 延长吸入物、静脉物及肌松药的作用时间,使患者的意识及肌张力恢复延时,麻醉苏醒延迟。

2.2低体温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凝块串联而引起功能障碍导致术中术后出血量增多。

2.3耗氧量增加低体温时会发生寒战,有报道氧气的消耗在寒战的患者中可增加300%~400%[11];同时寒战会增加全身耗氧量,增加心脏的负担和心肌耗氧量,这对有心、脑、肾缺血性疾病的患者影响尤重[12]。

2.4增加切口感染率即使轻度体温降低也可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尤其是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从而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致手术切口愈合,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2.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低温对呼吸的调节反映在呼吸节律随体温下降而变慢、变深直至呼吸停止,表现为呼吸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减少,并降低呼吸中枢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调节反应。

2.6代谢紊乱低温时组织灌注不足,氧供减少,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随着体温下降,呼吸慢而弱,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3 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对策

多项护理研究表明,通过护理手段预防术中低体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3.1冲洗液加温 前列腺电切手术时,把手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在可控恒温水箱中保温到37℃,提供给术中冲洗,由于电切手术创面处于相对的高灌注压,冲洗液不可避免地通过创面的血管和淋巴管进入人体,研究证明使用 37℃ 冲洗液可避免长时间手术后低体温的发生,保证了血流动力学稳定,当冲洗液加温到37℃时也并不会增加手术中的出血量。给冲洗液加温是预防前列腺电切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重要手段。

3.2保暖、覆盖物 充气式保温毯是目前防止术中低体温的方法中最有效且可行的方法。覆盖充气式保温毯,通过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对流气体,一方面能提高皮肤温度,减少体内热量向外周的转移;另一方面隔除体表热量向周围环境的扩散。保温毯的设计可提供均匀热分布;柔韧有弹性的材料可使保温毯“拥抱着”患者,得到最大的热传递;保温毯不仅能有效的防止手术中热量的散发,还可将体表的部分热量转移至体内。在接送患者时注意患者保温,冬天加盖毛毯、棉被,不要过多暴露患者。在实施麻醉及手术时应尽可能减少患者身体暴露面积,注意肢体保暖。

3.3重视术中体温监测 对手术患者常规监测体核温度,可用体温监护探头及时反馈,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止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直肠温度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是比较理想的测量部位。而 TURP 术中测量直肠温度非常方便,将探头置于超过口6cm处,利用生理监护仪的体温探头连续检测患者的体温,使术中的体核温度保持在36℃以上。

3.4重视术前评估 手术室护士术前一日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式、手术等等,缓解其紧张恐惧的情绪。

3.5输注液加温 使用恒温加热器、温箱或血液制品加温器等加温设备,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至37℃,可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并防止体温下降。

3.6循环水毯 前列腺电切因摆截石位,在背部和臀部垫小号循环水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10~15min就开启,调节水毯温度在30℃~41℃,使水毯开始加热,在水毯的上面铺一层中单,使皮肤不直接接触水毯,减少患者热量的散失。变温水毯受热均恒,不会忽冷忽热,以辐射热作用和传导方式将热量直接输到患者体表,使患者背部、臀部保持一定的温度,是一种有效的保温措施。其方法简单、易行、适于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综上所述,在护理老年前列腺电切患者可以通过调节室温、充气保温毯变温水毯、液体加温等综合保温方法预防和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其积极意义在于可减少因低体温引发的各类并发症,从而减少部分药物的使用,降低住院费用,同时让更多的前列腺电切患者感受到温暖和贴心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同时,医院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在我们以后的手术护理配合工作中如何发明更简便、更人性化、更有效的保温措施仍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Gordon N S,Hadlow G, Knight E, et al.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Still the Gold Standard[J].Aust N ZJ Surg,1997,67(6):354-357.

[2]曾琼娥,袁龙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院外出血的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9):60-61.

[3]王世芳,李玉琴,陈岚.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新疆医学,2008,38:95.

[4]胡文娟,戈卫青.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4,4(5):16.

[5]高业兰.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低体温及其防治[J].护理研究,2008, 22,(2):290-291.

[6]殷艳,穆燕.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10,17(1A):19.

[7]张喜锐,王义勉,潘兴波.病室温度对手术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112.

[8]薛怀英.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和寒颤的观察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8):51.

[9]刘鹏.全麻下患者手术期体温变化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4.

[10]陈京亭.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6):469.

[11]邵雪泉,徐玲,薛萍.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手术期低体温的防治[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4):89.

[12]黄霞萍,姬文,殷世萍.调控室温预防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中体温下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44.

上一篇:增强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分析 下一篇:机械设计制造中液压机械传动控制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