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做好设备质量控制

时间:2022-09-01 09:07:05

论如何做好设备质量控制

摘要:质量控制是围绕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来开展的,是通过控制活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实体设备质量的。形成设备质量特点有:影响因素多,波动性大,变异性强,隐蔽性强,从而导致质量检查监测的局限性。所以,设备质量好坏是整个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靠单纯的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对出口国外的设备更是要谨小慎微, 避免因质量问题受到索赔、现场维修等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单靠监督检查来保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质量控制 检查 质检员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期浅议了境外总承包企业如何防范EPC合同风险,在这里我要谈谈另一个会影响公司效益的关键过程——设备质量控制。设备制作过程的质量如何控制,这是制作厂家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控制目标,即如何控制产品质量的合格。

设备质量的好坏是整个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靠单纯的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所以,质量控制就是围绕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来开展的,是通过控制活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实体质量的。

一、质量控制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一)质量控制的主要程序质检员现场监督检查一般依据质量控制计划、设计图纸及国家规范、规程要求,由专业质检员制定现场检查计划(及提供给班组带简图的空白检查记录表及有关标准),在施工班组完成自检后,再向质量控制部报检,由专业质检员到现场,结合先前给班组的带简图的空白检查记录表及有关标准进行复检、抽检,重要工程部位按相关要求由专业人员做有关检查,如机械性能测试、化学分析、探伤、磁粉等,及时将有关检查结果反馈给制作人员。对于不存在缺陷的可以从工艺上进行补救,二次报检,合格后才进入下道工序。对于不合格品执行报废程序。对于有业主监理工程师驻场的项目设备,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及时邀请业主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确认,业主监理工程师会发书面函件给业主方。无业主方监理工程师驻场监造的,质控部针对设备的重要性及时发书面合格资料给业主方,得到业主方确认。

(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生产计划的合理安排:接收订单-分解订单-是否外包-安排生产计划(或外包计划)-ERP且资源需求计划-将需求计划通知相关部门(采购、外协公司等)-物料是否充分-确认交货信息的情况下开始生产。

1、开工前检查,包括施工图的及各种方案、是否外包、生产计划的安排等的准备情况,主要检查开工前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保证设备质量。技术准备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方案:部件分割设计图、设备不同部件的制作控制计划要到位、涂装方案的准备,使用材料的确定,当用其他材料替换时,需要技术人员确认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进行一些额外必要的检查,如入场材料的机械性能检验和化学分析检验。施工工序中需要控制的关键点,除现有的一些必要的控制外,还需要对制作后经常存在问题的部件或工序加上重点控制的程序。前期技术指导到位经减少一些质量失误的发生。

不仅基于技术部的 QCP,还要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提前做好带简图的空白检查记录表,发给制作班组,让其进行自检,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提高质量。

2、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主要检查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人员、施工设备、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满足要求,若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控制改正。在制作过程中,工人的制作方法和认知、认真程度很重要,例如:一个有经验且工作细心的工人在涂装的中不会出太多的问题,同样类比,在认真审图及分析的情况下,一个好的下料师傅能下的料的合格率高,误差小,制作师傅的制作精密误差小,都为提高质量提供了好的基础,这就是其中一个控制质量的关键,培养适合的“专业人员”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制作质量。

3、隐蔽工程验收、工序交接检查、技术复核程序:

隐蔽工程验收是指某些将被后续工序施工所隐蔽或覆盖的部分工程,必须在被隐蔽或覆盖前经过质检员或专业检查人员通过特殊方式检查、验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允许进行下步制作工序,如组装工程中的工件等。

工序交接检查是指上道工序完工后,经质检员检查认可其质量合格并签字确认后,方可移交下道工序。例如,机加工的托瓦加工后要经过机加质检员检验合格并签中转单后转入组装组,组装合格后,转到涂装组,这些中转都必须由质检员的签字确认的完工单或中转单。

技术复核是指该工程尚未施工前所进行的复合性预先检查,这种预检的目标和对象主要是针对该工程施工之前已进行一些与之尤为密切关系的工作及正确性进行复核,如轴线、标高、预留孔洞等的位置和尺寸要进行技术性复核,未经复核或复核不合格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做好施工前得交底工作(技术员、质检员、施工班组)

在前期筛选合格施工单位的前提下,依据技术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交底会。在交底会上,质检员要提出对施工单位人员资格,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要让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抓哟负责人提高认识,处事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做好质量管理工作,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

督促和协助施工班组完善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质检员要密切注意施工班组自检的运行情况,防止走过场,定期检查施工班组质量控制程序运作的实际效果。对不称职的人员让班长进行培养和教导。

监督施工班组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认真审核施工班组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对于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或薄弱环节要督促施工班组设立质量控制点,指定专人负责,对不清楚的及时与技术人员沟通或现场指导,质检员做到跟踪检查。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范标准、做好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纠正不规范的施工操作方法,对重要部位或关键工序环节要进行随时监督确保良好的工序活动状态。

对于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部稳定的各方面部位要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并建立跟踪档案,保持可追朔性。

密切注意施工单位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放麦因素所做的安排以及施工中是否发生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做到及时防范,将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始终纳入到控制管理范围。综上所诉,在工程质量控制上必须要坚持监督与管理并重的方针,缺一不可。没有监督的管理,无异于纸上谈兵;没有管理的监督,近似于空中阁楼。这是龚恒质量控制的一条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1.《论如何左后工程质量控制》2009年第05期 作者:宋春勋

2.《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一版)

5.王学华.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J].科技风.2009(11):84~84

6.李贲、周玉刚. 浅谈如何有效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筑与工程.2009(9)671~672

7.马晓东,《浅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中国科技与工业杂志2008(12).

8.徐一千,杜祖起,BOT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才智》2009(1)。

上一篇:复杂地层隧道全断面短进尺掘进施工工法 下一篇:公路软土地基湿喷桩的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