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降水特征研究

时间:2022-09-01 08:10:38

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降水特征研究

摘 要:通过野外考察及室内资料分析,对云龙天池保护区降水量特点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年降水量比较丰富,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年内有一个明显的干季和雨季,高温期、多雨期和高湿期基本一致,大大提高了水分和热量资源的有效性,十分有利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降水特征分析;年降水量;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

一、研究概况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由南部天池片和北部龙马山片组成。天池片地理坐标25°49′48”~25°57′7”N和99°13′14”~99°20′34”E,位于诺邓镇、旧州乡和宝丰乡,海拔2100.0~3225.9m,面积6630.0hm2;龙马山片地理坐标26°02′48”~26°14′16”N和99°11′36”~99°17′15”E,位于检槽乡境内,并与兰坪县毗邻,海拔2260.0~3638.9m,面积7845.0hm2,保护区面积共计14475.0hm2。

二、水分资源

1.年降水量及季节变化。

保护区区降水较适中,年均降水量在750.0~1400.0mm,在全省属中等水平。检槽站年均降水量879.0mm,天池943.3mm, 沿雪盘山山脊附近多达1400.0mm左右。降水具有季节分配极不均匀的特点,一年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干季(11~5月)和雨季(6~10月)。检槽站干季降水量128.0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6%,雨季降水量多达751.0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4%(图1);雨季开始期平均为6月9日,最早5月11日(1978年),最迟7月9日(1974年);同时,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多降水量1140.3mm(1973年),最少年为570.1mm(1977年),降水变率高达64.84%。天池站干季降水量为180.2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雨季降水量为763.1mm,占全年降水量的81%。

从检槽站各月降水量变化图中可以看出,一年内降水季节变化很大,11~5月,各月降水量都小于50.0mm,6~10月降水量显著增加,8月最多,多达198.0mm。天池站海拔比检槽站高,年降水量较检槽站多,一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6月最多,为191.4mm,2月~5月偏少,月降水量在50.0mm左右,11~1月降水量最少,仅10.0mm左右(图2)。

2.降水量垂直分布。保护区内降水量垂直分异明显(图3),一般规律是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多,迎风坡明显多于背风坡。在海拔低于1600m的河谷地区,年降水量仅800mm左右,海拔1800.0~2800.0m高度,年降水量900.0~1200.0mm左右,海拔3200m以上的山地,年降水量增加到1400.0mm左右。

3.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保护区年降水日数143d左右,具有从澜沧江、a江河谷到雪盘山山脊增多的趋势,75%的雨日集中在雨季,与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检槽气象站年降水日数143.3d,其中雨季雨日数96.9d,占全年降水日数的67.6%,而且雨季各月(6~10月)降水日数在12.3~24.0d,又以7月~8月最多,月均降雨日数在23.5~24.0d,7月最多达24.0天(表1)。旱季(11~5月)月均降雨日数很少,在1.8~10.7d之间,1月最少仅3.4d。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日数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三、结论与讨论

1.保护区年降水量比较丰富,检槽站年平均降水量879.0mm,在全省属少雨区之一,但随海拔的升高,降水量明显增加,2575.0m的天池附近为943.3mm,海拔3000.0m以上的山地,增加到1400.0mm左右。

2.保护区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一年内有一个明显的干季和雨季。11~5月主要受来自西亚的温暖干燥的南支西风急流(热带大陆气团)控制,降水很少,形成长达半年的干季,降水量128.0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6%(检槽站)(云南省气象局,1984)。6~10月保护区主要受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即西南季风(热带海洋气团)控制,降水丰沛,形成长达半年的雨季,降水量多达751.0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4%。

3.保护区夏秋(6~11月)季节,温度相对较高,降雨较丰富,平均雨季开始期为6月9日(检槽站),空气和土壤基本上处于湿润状态,相对湿度76.0%~85.0%。高温期、多雨期和高湿期基本一致,大大提高了水分和热量资源的有效性,十分有利于各类植物的生长发育。而冬春(12~5月)季节,温度相对偏低,降雨稀少,湿度小(相对湿度63%~70%之间),空气和土壤较干燥,促成了树木相应的适应干旱的生理生态特点。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00939部队.1:20万永平幅(G-47-(22))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内部资料)[R],1979,8~11,14.

[2] 中国人民00939部队.1:20万兰坪幅(G-47-(16))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内部资料)[R],1978,6~11.

[3] 云南省气象局,云南省农业气候资料集,1984.

作者简介:苏骅(1984―),女,云南保山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自然地理及区域开发管理研究。

上一篇:“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实践教学创... 下一篇: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对高校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