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养殖业发展措施及成效

时间:2022-09-01 07:20:58

肥西县养殖业发展措施及成效

摘要 介绍了肥西县畜禽水产养殖业发展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包括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加强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畜水产品品牌认证、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等内容,并对养殖业下一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肥西县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殖业;措施;成效;安徽肥西

中图分类号 S815;S9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303-01

为满足城乡市民对肉食品的需求,保障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肥西县采取多项措施,强力推进肥西县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化和产业化养殖业发展,养殖产量持续增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步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具体措施和成效总结如下。

1 积极推进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夯实发展标准化畜禽养殖的基础

自2004年以来,以合肥市新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奖补为契机,引导鼓励支持广大养殖户开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截至2012年底,肥西县建设市级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08个,居4个县1个市之首。2007年以来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改造生猪标准化场(小区),至2012年全县共获得投入资金825万元,改造生猪标准化场(小区) 45个。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肉禽产业现代农业项目,新建和改扩建家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9个,3年来共争取肉禽产业现代农业项目资金1 500万元。全县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对促进和推动肥西县畜禽标准化养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目前全县有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个,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科技示范园基地10家,市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208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23个。

2 全面加强水产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保障基地道路平整通畅,确保水产品运输车辆安全进出;二是保障基地电力容量充足,确保功率可达15 kW/hm2以上;三是要求进排水渠道分开,确保养殖水源符合无公害标准,养殖废水达标排放;四是要求渔机配套,维护良好,使用正常。近年来,肥西县水产标准化基地建设共争取上级资金逾500万元,硬化道路逾200 km,电力扩容200万kW,改修渠道逾320 km,新增投饵机、增氧泵等渔业设施逾2 000套。目前,全县已建成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48个。

3 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推进全县标准化养殖

养殖户依托标准化养殖程度高,发展快,潜力大,龙头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1-3]。肥西老母鸡公司、益农公司、华杰公司、合肥温氏公司等一批省市级养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养殖,农户不仅规避市场风险,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而且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广东温氏集团自2007年进入肥西,成立了合肥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积极推广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畜禽养殖和紧密型“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现已在肥西发展合作养殖户逾850户,年出栏优质商品鸡逾1 200万只,生猪16万头。据统计,2012年合作农户,养猪户户均增收逾6.2万元,养鸡户户均增收4.8万元以上。“公司+农户”合作养殖模式的推广,全面提升了肥西县标准化规范化养殖的水平和畜水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全县通过“公司+农户”合作养殖带动的农户达1万户以上。

4 着力加强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及监测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确保养殖产品安全。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形成了“县、区域、乡(镇)和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实现了畜禽免疫率、免疫证明发放率、二维码耳标打挂率、畜禽生产和免疫档案建档率5个100%的目标;强化动物卫生监管,全面开展动物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管,严格控制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肉食品进入市场;通过兽药经营户GSP认证,从源头上杜绝违禁药物和各种饲料添加剂进入养殖业;水产养殖企业的《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药品投放记录》《水产品销售记录》等档案记录,保障了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2011年肥西县完成了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2012年肥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实验室通过省级验收,国家投资的肥西县水生动物防治站项目建设即将完成,全县76家兽药经营企业通过市GSP认证。

5 积极开展畜水产品品牌认证,全面提升肥西养殖水平和形象

积极鼓励和支持养殖企业(户)开展品牌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三品”申报和认证工作[4-5]。肥西老母鸡公司的“肥西老母鸡”和“肥西土鸡蛋”2个产品取得无公害和绿色产品认证、潜溪山庄养殖的育肥猪取得无公害认证。肥西县四合畜牧水产养殖场、安徽金森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海纳百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合龙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肥西渔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廖渡综合养殖合作社、合肥创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个企业获得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基地认定,共认证无公害水产品34个。

肥西县红堰生态养殖场和肥西县鲤鱼窝农业生态园获得安徽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肥西县四合畜牧水产养殖场、安徽金森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海纳百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合龙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肥西渔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肥创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获得农业部命名的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建设“菜篮子”水产品基地3个:安徽金森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徽海纳百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合龙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市级水产健康养殖基地2个,即肥西渔丰水产和合肥创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品牌建设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 积极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和帮扶活动

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对养殖企业(户)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养殖技术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设施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环境生态化、工作制度化、产品优质化水平。县畜牧水产局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普赶集、新型农民培训等形式开展标准化养殖技术讲座和技术培训,通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到养殖企业或养殖户现场指导和示范,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帮扶部分龙头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渠道,使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在当地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全县共培训养殖人员1.5万人次;开展结对帮扶科技人员260人次,帮扶户逾2 600户;选派科技特派员52人次,帮扶企业68个。

7 结语

今后,肥西县将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畜牧水产业。继续推进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建设,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打造巢湖、丰乐河沿线百里长堰水产标准化养殖带建设;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休闲渔业;着力加大品牌认证工作和宣传力度,提升肥西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力争“十二五”末产生一批知名标准化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和知名产品品牌,为肥西“争先进位”做出积极贡献。

8 参考文献

[1] 包久双.四川省大英县畜禽规模化养殖用地的现状与对策[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4):46-48.

[2] 王朝杰.石柱县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现状及治理初探[J].湖北畜牧兽医,2012(5):8-11.

[3] 陈双林.浅谈鼎城区畜禽养殖标准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38-39.

[4] 陈丽珊.畜禽生态养殖的技术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1):88.

[5] 张晓霞.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治理的可行性分析[J].绿色科技,2013(2):170-172.

上一篇:浅谈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及分析 下一篇:浅谈煤矿井下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