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才能破蛹成碟

时间:2022-09-01 07:10:23

李雪毕业于哈尔滨一所普通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2003年,她和所有的毕业大学生一样踏上了艰难的求职道路。更艰难的是,她选择了藏龙卧虎的北京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而到北京工作是她从小就怀有的梦想。

现在,已经23岁的李雪在一家IT公司做公关工作。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和各色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李雪说:“或许这是我最好的选择,虽然不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但咨询公关这样的工作还算适合自己。”现在的李雪虽然还是一个普通职员,每天和上班族一起挤公车、搭地铁,但她说能在北京留下来,并养活自己,已经够她满足一阵子了。

谈起一年前刚毕业那会儿的求职经历,李雪感触很多,艰难是她自己早就有心理准备的,但当真正独自一个人去面对的时候,那种困难会不自觉地放大无数倍,觉得暗无天日没有活头了。来北京找工作那段时间,李雪几乎是一个人扛下来的。初来北京,没有认识的朋友,父母远在武汉,每次打电话过来,李雪是报喜不报忧,怕家人担心,更多的是自己给自己安慰,用这种自我暗示的办法来鼓励自己,因为她坚信梦想总有成真的一天。

招聘会是蹦极游戏

计算机专业几乎每年都是人才市场需求的热门,刚开始李雪对找工作的困难预计不足,尽管学校已经对求职的严峻形势提前打了预防针,但当她在第一场招聘会外,看到求职者像土豆一样一车一车被运往会场的时候,她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而这时候她明白,战争开始了。这是一场与千万竞争者的战争,也是一场与自己的战争,后面的仗该怎么打,自己会成为获胜者吗?她越想越有一种悲壮感。

李雪把精心准备的一打简历带到了北京,她觉得简历是找工作的敲门砖。求职旺季,北京有无数招聘会,李雪总是一场一场耐心地跑,凡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她都投递了简历。有时候一场招聘会下来,她会发出二十几份简历,但是,往往遭遇石沉大海的命运,回音寥寥。后来有人告诉她,光投简历是没有用的,一定要和招聘方说上话,让对方对自己有一个印象。招聘软件开发类人才的单位很多,本来李雪在大学所学专业正好也是偏向开发,但当她递上自己的简历,并努力和招聘人员对话的时候,对方开门见山问她一些问题:“你擅长哪种程序语言?”“你写过一千行以上的程序吗?”这时候李雪真的蒙了。在学校写C语言程序,最多也不过几百行,现在人家要求的标准却是1000行以上。而自己除了C语言以外,别的几乎拿不出手,既没有做过项目,也没有搞过开发。简历上花花绿绿的仅仅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证书,自己真正会什么,做出过什么成绩,李雪感到一片茫然。

每参加一次招聘会,对她的心理都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李雪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她说从最初的新奇、兴奋,到走出会场的满脸失意,就像命运给自己无情地玩起了蹦极游戏,自信心就如同下落的身体一样,在坠落的始初,尽管会因为牵引的作用有一个迅速有力的反弹,但随着力道逐渐减弱,反弹的高度则越来越低,直至跌落底谷。事实便是如此,参加招聘会的次数越多,信心指数降得越低,到了毕业后期,她的身心已备受煎熬,对招聘会已非常漠然,甚至无力再去面对。

“人必须学会平衡自己的心态。”李雪说,“在招聘会上各种层次的人都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甚至还有海归人员。虽然,自己资历和学历都不算高,但是想想还有专科生、还有中专生,她们同样要找工作,比起她们来,自己至少还算有一些优势。把找工作的过程当作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挑战,经过这样一场战役后,自己会变得更坚强。经过人才市场上的一番碰撞,李雪不得不面对现实,当初想做技术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了,她重新给自己确立了方向。她准备将自己的专业从开发往计算机应用上转。如果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她打算先谋求一个稳定之所,最重要的是能留在北京,然后找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占据新的谋职制高点。

目前的工作是李雪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虽然薪水不算高,但固定的工作作息让自己能掌握生活的节奏,也不用加班,周末还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happy。平和与冷静以及自我满足的心态,始终伴随着李雪整个求职历程。

面试被拒,只因为着装

曾经听一个做过整容手术的编辑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残酷的社会,一切都取决于第一印象。而对于女孩子,漂亮的容貌和良好的气质似乎是找工作的一张王牌。美女,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在IT行业打拼的女性,做技术的比较少,往往和客户打交道,做销售、做公关占多数,而这种职业形象气质是非常重要的。李雪说她自己不是美女,只有靠衣着打扮来修饰自己。但是,往往造化弄人,第一次面试,也正是因为太注意着装而被毁了。谈起这次面试,李雪已经不那么沉重,带有轻松后的释然。

李雪的第一次面试是朋友介绍的,是一家有名的IT公司,朋友特意嘱咐她要注意外形,尤其是着装要得体。李雪犯难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自己买名贵的衣服,自己也不忍心加重父母的负担,在北京的花销已经非常昂贵了,自己也没有多余的钱打扮,每天风风火火跑招聘会、人才市场,已经顾不上体面和风光。翻翻衣橱,也的确拿不出一件正经的职业装。怎么办?她还是在一本杂志上找到了妙方,上面介绍很多外贸小店都有卖号称名牌的A货,北京也有专门的地方专卖仿冒名牌,绝对可以以假乱真。于是,她立刻去找了家店,从上到下给自己打扮了一番,只花了相当于正品几分之一的钞票。后来她还特意让一个对品牌颇有研究的朋友检验了一番,朋友竟然没有看出来。得到“专家”的肯定后,她彻底放心了。

第二天,李雪就穿着新衣服去参加公司的面试去了。看得出几位考官对她的形象评分不错,对她的应答也颇为满意,一切似乎都非常顺利。没想到最后关头,却出来一头拦路虎。一位一直沉默的女考官突然问李雪:“你的着装很有品位,不过,你所穿着的品牌似乎不是你这个年龄学生的经济能力所能承受的。你不觉得你的追求太超前了吗?”一时间,李雪没了言语。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解释清楚什么。考官终于不耐烦地打断了她,让她回去等通知。走出面试房间的那一刻,李雪差点哭出来。没想到最后竟然砸在这套给自己壮胆的衣服上面,真是弄巧成拙!

一次哭笑不得的考验

后来确实有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而且是做技术,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李雪回忆起来细节仍然十分清晰。

经过一位老乡的介绍,李雪去了一家网络公司面试。对方是国内某家以企业文化著称的中型券商的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网上证券交易和电子商务。李雪和技术部的杨经理通了几次电话,感觉不错,杨经理人也很热情。据他介绍说,按照有关人事规定,最后还是要由老总面试,才能定下具体的待遇。他还强调,公司的进人是比较规范的,所以有些必要的程序还是得执行。李雪和杨经理面谈了一次,回答过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之后,被告知老总现在正在出差,于是她只能等着。两天之后,老总回来了。杨经理把她领到办公室的门口,正好里面有客人。杨经理对她说:“你先在这儿等吧,我还有事。”“好好……”当时她一个人站在门口,感觉有些尴尬。不多久客人走了,面谈正式开始。李雪感觉这位老总说话单刀直入,或者更直接一点说就是完全不给人留余地。当她说到“这门技术我相信自己在一个星期之内可以掌握”时,他接下去说:“你相信是你相信,我凭什么相信?”这种谈话方式在开始时让李雪感觉有些突然,有些承受不了。让李雪感到幸运的是,公司老总给了李雪一次机会,让她做一个统计网站访问量的程序,以证明一下自己的水平。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李雪想。之后她主动找杨经理,又跟技术部的另外一位头儿谈了一次,他们很热情地把整个网站的结构做了说明,并交代了实现统计访问的思路。当时李雪信心大增,想着自己当场就可以把程序写出来。但他们为难地告诉她,公司的电脑很紧张,恐怕无法提供工作用机,只能自己想办法了。接下来的两三天时间里,李雪只好到处找机子。终于在一个朋友家蹭到了一台机器,花了一个多小时,写了一个包括页面统计、栏目统计、访问IP统计功能的小程序。

这时候对方却告诉李雪,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看。一直等到星期六(她是星期一到的),终于找到了一个工程师来看。李雪向他说明了程序实现思想,并且展示了源码。但是,那位工程师的笔记本上没有IIS,无法看到实际的运行结果,只好到楼下的一台台式机上去试。到了楼下,又发现邮箱里的源码已经在他下载时被删除了,又上楼去拿笔记本。他去了很长时间,打了个电话过来:“我被叫去开会了,你先等着吧。”李雪只好在电脑上上网,觉得肚子有点饿,一看时间吓了一跳,已经中午一点多了。她又打电话过去。“我正在开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那我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

下午,李雪实在忍不住了,在电话里对杨经理发了一通牢骚。杨经理向李雪解释了很久,让她先回家,把程序再修改修改。李雪有些哭笑不得,对杨经理说:“本来就是出来工作的,去不了你们公司,我不会去别的公司吗?”最后杨经理问李雪:“你能接受的最后期限是多久?”“下星期一吧。”虽然她不喜欢这种“最后通牒”的方式,但也只有如此了。李雪明白,很多事情他也做不了主的。

星期一,李雪迫不及待地来到公司,把程序的运行效果继续演示完。那位工程师相当认真,用笔在纸上仔细地记下了如何启动IIS、新增虚拟目录、浏览ASP文件等等种种步骤,然后让她等消息。当天下午,她便接到电话,告知老总仍然在外地开会,还是必须等他回来才有结果。自己当时也豁出去了,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干脆就再等等吧。又过了几天,终于得到了回答,老总的意思是希望李雪不要只是做一个表现能力的程序,而应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出来。但是,仍然不能提供上机。他们发了一份文档给她,那是一家专业软件公司为他们网站的访问统计系统做的详细的需求分析和项目报价。到此,很多事情都已经清楚了。

李雪最后一次找到杨经理,告诉他自己不可能做出这个东西来。而且她也不相信,有谁能够在没有任何资料、甚至没有电脑的情况下,赤手空拳地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难道让我把代码写在纸上给你们看?要求一个应聘者在进入公司之前,做出一个价值几万元的完整产品出来,这不是太夸张了吗?提出太高的要求,可以归结为老总的眼光高,可是提出这种Impossible Mission,那就近乎玩笑了。退一步说,如果我进了公司,上头天天下达这种性质的任务,那该怎么办呢?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李雪笑着。

经历这么多,李雪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深的看法。“现在的这份工作是机缘巧合得来的。”李雪总结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放弃,经历就是一笔财富,经历过后会感觉自己蜕变了,或许这就是破蛹成蝶的美丽吧。尽管天空没有留下我的影子,但我已经飞过了。”李雪淡然地说。

上一篇:低姿态回归职场 下一篇:大话Q言Q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