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移民与三峡移民工程之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01 06:59:23

陕南移民与三峡移民工程之比较研究

摘 要:陕西省2011年启动了避灾扶贫移民工程,涉及陕南安康、汉中、商洛三市,计划搬迁240万人。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工程,在我国只有三峡移民工程能与其相提并论。因此本文从各个角度将三峡移民工程与陕南移民工程作比较研究,借鉴三峡移民工程的经验,探讨陕南移民工程的研究重点,为具体的移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陕南移民;三峡移民;移民安置

1 陕南移民工程概况

陕南位于秦岭山脉以南,陕西省南部地区,总面积74017km2,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市,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频率高、危害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为避灾扶贫,改善陕南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陕西省2011年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规划在2011~2020年,将搬迁240万人,超过3市总人口的25%。移民搬迁安置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隐患。因此分析国内外类似的移民安置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陕南移民安置提供借鉴。长江三峡库区120万移民迁建安置是一项巨大工程,自1994年开工已经进行了17年时间。陕南移民240万人,其复杂程度目前只有三峡移民工程能与之相提并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开始不久,各项政策还不够完善,可以借鉴三峡工程的经验,保障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

2 陕南移民与三峡移民工程的比较

2.1 相同之处

三峡与陕南均属于山水地理特征比较突出的地域,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三峡移民采用的是“后靠安置”与“外迁安置”两种安置办法,三峡库区荒坡地储量小,仅采用后靠安置解决不了120万移民,所以才将40多万农民外迁,才能保证农民的失地补偿安置。陕南三市大部分地区坡地多、土层薄、质量差、产量低,生态环境敏感度高,土地资源非常紧缺,陕南移民数量多,又基本是农民,因此人地矛盾会更加突出。

2.2 不同之处

2.2.1 人口构成与类型

移民构成不同,安置策略也不同。三峡移民中城镇移民大约占到总数的68%,主要侧重的是这些移民的后期就业问题。陕南移民主要为农民,安置要考虑农民的失地补偿和生活问题。

三峡移民搬迁主要是工程移民,陕南移民主要是避灾扶贫,搬迁类型包括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扶贫、生态移民和工程移民五种,每类移民的策略都不同。

2.2.2 安置区域

三峡移民主要是沿长江流域的省市安置,包括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25个省市183个县市,人口相对分散,容易解决。陕南移民安置主要在陕西省南部解决,人口庞大,加上土地资源紧缺,城镇的基础条件也比较差,在安置区域的选择上比三峡困难。

2.2.3 安置资金来源

三峡工程是国家水利枢纽工程,移民资金主要由国家投入,至2005年底国家已累计投入510亿元。陕南移民主要通过省级财政扶持、地方配套、中央财政统筹、项目支持、对口支援和群众自筹等六部分筹措。”陕南人口占全省24%,而财政收入只占全省2.4%,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移民搬迁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所以如何筹措资金,保障移民搬迁安置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3 三峡移民对陕南移民工程的借鉴

3.1 合理的产业推动

重庆市2010年的《移民工作报告》中提到:“三峡移民年迁建跨度时间长,受经济转型、政策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移民搬迁安置遗留问题特别是政策使遗留问题仍然很多;库区产业空虚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原因是三峡库区基本没有骨干企业,第一产业弱、第二产业缺、第三产业单一,经济的发展没有可持续性。所以有学者提出来必须大力运用和发展循环经济,调整库区的产业机构,逐步推进库区的经济发展。

3.2 重视移民“后”的社会问题

经追踪调查总结,三峡移民主要的社会问题有四:一是与迁入地居民之间的矛盾,涉及到与迁入地居民土地等资源的公平分配等问题;二是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不适应;三是安置政策不到位、后期扶持跟不上难以发展,土地难以保障,就业难、收入低;四是文化传统的保留与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途径:加大后期扶持力度,创造就业机会;妥善处理迁入地居民与移民的关系;做好移民的思想工作。

3.3 合理规划,科学建设

为保障三峡移民工作有序顺利的进行,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了三峡移民安置规划,包括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规划、城镇迁建规划、防护工程规划等内容。围绕这些规划,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大纲和细则,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规划支撑体系,为安置和后期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3.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三峡移民安置对环境保护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污染严重企业就地关闭,防治水土流失,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等。但是重庆市2010年的《移民工作报告》中提到:“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巨大,水污染防治和地灾治理形势较严峻,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任务仍然繁重。”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然灾害。如果安置不当,可能导致灾害转移、搬家,产生新的生态、环境、灾害问题。因此,如何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4 陕南移民安置研究重点

4.1 抓城乡统筹,以城市化推进移民安置

移民安置不是简单的从一点搬到另一点的简单问题,而是涉及到区域、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需要统筹安排,把移民安置纳入到城镇的统筹发展中来,既有效解决了移民安置问题,同时也推动了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4.2 制定合理的推进机制,分期建设

陕南移民规模庞大,必须制定合理的推进机制,分期分批建设。陕南三市各级政府要按照搬迁安置的总体规划以重点镇建设为载体,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推进和独立运营、分步实施的思路,将移民安置与小城镇建设、农民进城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4.3 突出产业特色,开发移民经济

陕南移民安置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由于大部分迁出地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矿业资源,可结合退耕还林,确定以二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鼓励发展采矿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林副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的保护。

4.4 重视后期扶持工作,稳定移民

移民的稳定是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陕南移民一定要重视后期扶持工作。结合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加强移民的社会生活保障,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加移民受教育机会,对移民从扶持发展到自力更生。

参考文献

[1]叶嘉国,雷洪.三峡移民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对三峡库区移民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6期:58~64.

[2]傅志华,刘德雄.国外水库移民与开发的经验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1第36期:37~48.

[3]尹忠武,袁永源.长江三峡工程移民规划设计[J].人民长江,2003年第34卷第8期:49~52.

[4]赵万民.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进展的考查[J].中国发展,2004年第4期:24~26.

[5]梁福庆,段耀芳,朱艳群.运用循环经济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6~9.

[6]赵万民.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十年跟踪[J].时代建筑,2006年第4期:182~184.

[7]毕文婷,江毅,姜涛,李俐娟谭欣朱猛.三峡移民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J].时代建筑,2006年第4期:188~189.

[8]梁福庆等.运用循环经济促进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22卷:6~9.

[9]杨楠;王小文;卓悦.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及对策[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第28卷第2期:190~194.

[10]徐杰峰,王小文,卓悦,杨楠,来雪慧.陕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2008(12),166.

[11]邓高权,郎永健.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培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9年第2期:53~55.

[12]黄勇,史靖塬,.重大移民工程区域社会问题及规划理论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第八期:30~36.

[13]胡鸿翔,张卓,郑风波.三峡移民与迁入地居民间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科协论坛,2010年第11期:194~195.

作者简介:余(1976-),女,讲师,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上一篇:深入论述内河航道生态护坡的防冲效果 下一篇:新型塑料建筑模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