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停的校讯通

时间:2022-09-01 06:07:51

在北京市中小学运行7年之久的校讯通,将陆续退出中小学市场。《教育》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市下发的《关于2014年北京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幼儿园不得为校讯通办理提供便利条件。此举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代收费行为。

曾经能起到的作用

2014年10月8日,朝阳区教委已经给朝阳区所有中小学下发通知,通知指出,学校为商业机构入校办理校讯通等提供便利行为属于违规,正在使用“校讯通”的学校要及时进行整改,即日起通知家长停止使用。“您好,接上级通知,即日起停止使用校讯通。”10月11日上午,朝阳区一家中学家长收到一条来自学校的群发短信,被告知从入学以来就一直使用的校讯通停止使用。“孩子入学第一天,老师就让家长都加入这个校讯通,方便学校和家长联系,怎么突然间又不让用了?”部分家长对此感到不解。

北京市中小学普遍使用的校讯通兴起于2007年。一位小学校长回忆,当时,校讯通的出现确实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校讯通业务主要是为学校和家长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功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通过互动短信,学校及时发送学校通知、传达学校指令、进行短信调研和回访;同时,教师可将学生在校的情况与家长随时进行信息沟通;家长也可将学生在家情况与老师沟通或将教育中遇到的困惑随时向老师请教。二是每个学生还会配备一张学生卡,学生进校和离校时,用学生卡在校园刷卡设备上轻轻一碰即执行刷卡操作,系统将给与该学生绑定的家长的手机发送短信提醒,家长即可获知有关学生到校或离校时间等信息。

崇文门中学是校讯通使用频繁的一所学校。据学生反映,几乎班里每天的作业、活动、学生表现,老师都通过平台向家长反馈;还有学校将学生的成绩,通过校讯通向家长。一位小学校长说,“有一年北京下大雪,学校就是在当天晚上用校讯通通知了所有家长第二天停课的消息。校讯通确对于突况能起到关键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飞信、微信等互动方式的普及,很多学校开始陆续停用校讯通,“微信、飞信花钱,所以我们都改用这些方式了。”

多地被迫叫停

2014年9月17日,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陕西省各市(区)教育局和厅属有关单位,立即组织辖区内所有学校对校讯通等业务进行清理整顿,严禁学校强迫学生或家长更换手机,不得强迫家长和学生使用校讯通等业务,并且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取费用。校讯通被叫停是因为该省教育厅陆续接到家长投诉反映各运营商“校讯通、翼校通、家校互动”相关业务问题。据了解,该项业务每个月固定向家长收取接收使用费,并且要求家长按照学校签订的运营商调整更换手机,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通知要求立即组织辖区内所有学校对该项业务进行清理整顿。陕西省规定,目前还未开展或准备开展该项业务的学校,立即停止有关准备工作,不得再签订协议。取消该项业务收费项目。若学校与运营商已签订协议,确需保留业务继续执行,执行期间不得向学生和家长收费,不得强迫家长和学生使用该项业务并要求更换手机。

同样在9月,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规范使用“校讯通”等类服务的通知》,对全市各类学校使用校讯通类服务的行为进行规范,坚持学生家长自愿选择,不得强制和变相强制学生家长使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和学校为学生家长提供免费的校讯通等类服务。《通知》明确规定,坚持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强制和变相强制学生家长使用校讯通等类服务,不得要求和变相要求学生家长订制超出基础服务项目范围的收费服务,不得限定学生家长订制某一类服务。为保障家长自由选择权利,学校要协调相关运营服务商优化校讯通等类服务的征订和退订方式,确保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服务类型、自由加入或退出,不得设置任何障碍;严禁学校和教师从校讯通等类服务中获取利益,以收费提成、实物赞助、返还话费等各种方式违规接受运营服务商的款物。同时,《通知》明确学校应要求运营服务商公示相关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和学校为学生家长提供免费的校讯通等类服务。据悉,该市将加强对校讯通等类服务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学校、听取师生及学生家长对校讯通等类服务的反映,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其实,早在2013年底,深圳市教育局就下发《深圳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家校沟通有关工作的通知》,规定学校发送的通知类短信,相关费用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而包含校讯通在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家长自愿购买自行与第三方支付,学校不得参与任何推广和定制。而深圳市多家学校也表示,将严格遵守市教育局的规定,不再定制校讯通服务,会采取其他方式跟家长联络。据了解,罗湖区许多中学已改用校园网和免费客户端代替收费校讯通。而龙华区也表示,本地小学面通知、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联络家长。当年9月,深圳市罗湖东昌小学一位家长投诉校讯通“十大罪状”,称校讯通变相强制学生家长使用,并且乱收费。12月3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罗湖分局依法对3家被立案的校讯通企业以不正当竞争行为处以各罚1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明确表态,只要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校讯通业务,均不能向家长收费。

质疑乱收费

由于校讯通是中国移动的服务项目,因此在使用之初,所家长曾遭遇到了必须使用移动手机的“强势推销”。“我当时不是移动手机,不能加入校讯通,但害怕孩子学校有什么情况我不能及时收到,就不得已重新办了一个移动的号码。”一位家长说,“加入校讯通时,学校还会有移动公司的服务人员,可以免费给家长提供一个移动号码。”

校讯通每月向家长收取元移动话费。以现阶段每条短信0.1元测算,一个月10元,相当于要发送100条短信,这样的收费标准,确实受到一些家长的质疑,但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和利益问题,家长都纷纷加入了校讯通行列。据学生和家长反映,校讯通收费基本都是从家长手机里直接扣话费,也有部分学校按照一学期的总费用打包交钱。据北京育才学校的学生反映,他们每学期每人要上交70元的校讯通费用,“最早是50元,后来涨到70元。”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由于校讯通合作协议由国移动北京分公司销售和平台合作伙伴北京网际协创科技有限公司与学校签署,因此很难避免学校与其之间存利益链条嫌疑。

据了解,北京海淀区、西城区部分学校早已放弃使用校讯通,而是采用自主搭建的信息平台,资费则全部由校方承担。“校讯通很早就不用了,校讯通不太安全,曾发生过家长信息泄露,经常收到垃圾短信。”据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透露,他们学校两年前就已停用校讯通,由于该平台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学校各个班都用班级微信,通知。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同样表示,校讯通确实面临一些,由于家长对资费有意见,学校正在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未来校讯通将被淘汰。“将会给所有家长和学生分别建一个自己的网络账号,通知发在那上面,可以统一进行网络查收。”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相关负责老师则表示,他们一直没有使用过移动提供的校讯通平台,而是另请相关公司搭建短信通知平台,北师大二附中使用的是“家校通短信平台”,该平台不直接向家长收费,而是由学校根据信息量支付公司费用。北京市亮甲店小学、清华附小、顺义一中等部分学校都已转向微信、飞信、QQ群等免费信息平台。

家校沟通是目的

可以预见,随着依法办学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校讯通逐步退出市场应该是必然趋势。而且随着校讯通被叫停,如何建立起新的家校联系通道,无疑变得更加迫切。当然,在信息化时代,这样的联系通道还有很多。只要合理利用,都可以成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可行方式。甚至学校还可以探索自建软件平台,或者继续使用现有的校讯通软件,但费用只能由学校承担。唯有如此,正常的家校联系才不会因为校讯通的叫停而中断。

有专家指出,无论是批评者对校讯通的质疑,还是主管部门对校讯通的叫停,其主因还是违规收费。校讯通的存废,更应该回归教育视野如果家校联系的渠道足够丰富,校讯通还会被如此广泛地应用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校讯通的盛行,恰恰暴露了家校联系通道本身的狭窄。现代通讯技术的优越性无可否认,但做好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讯通的短信形式,而理应包括电话联系、面谈、家长会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正因为家校联系的不足,使得校讯通成为学校的依赖,淡化了原本应该灵活多样的家校联系。重要的是,通过对校讯通的争议,鉴于校讯通在一些地区被先后叫停的事实,让当前中小学的家校联系简单化现象被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还有多少老师会主动联系家长,通报学生在校情况?曾经的教师家访制度,有多少学校还在坚持?学校有责任及时告知家长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校讯通不能也不该家校联系的唯一方式。所以叫停校讯通,其实更应该反思家校联系的不足,重新规范家校联系。

上一篇:精彩一课:寻找杜甫 下一篇:她与她的瑶山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