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民生“成绩单”

时间:2022-09-01 05:26:44

昆明民生“成绩单”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3年,昆明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医、食、住、行”都有着不小的变化,有些事情在时间刻度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记载。

【2013年,昆明385万城乡居民实现了“同城同保”,并且全国首创医保“村村通”项目,借助手机终端实现了城乡医保数字化。在全市医院启动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指标。】

全国首创医保“村村通”

卧病在床的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村民刘大姐,在自己的家里就享受到了医保费用报销服务——输液费用54.7元,村医刘娟通过手机为刘大姐报销了医保支出部分29.35元,刘大姐仅自费25.35元。

原来这是昆明市人社局为了方便基层尤其是边远农村卫生院、村卫生室上传医保报账数据而推出的信息系统——医保手机“村村通”,此举标志着城乡居民“同城同保”的惠民政策已经走进偏远山区。

昆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放心保)制度,将原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制度合二为一。参保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由统筹基金支付50%,一个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400元。

“每个月就是出包月流量费,有200兆流量正常情况都是够用的。”刘娟医生说。

“村医用手机上传医疗信息同时就能够录入我们的系统,这避免了镇卫生院每月月底人工结算清单的烦琐。”拖布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陆渊说,以前卫生院里每月都有三四个人在对信息人工结算,但拖布卡镇下辖十几个村卫生室,结算完把医保报销的费用发到各村卫生院仍需要3到6个月,有时候村卫生室的周转资金就会出现困难。“现在按月结算,村卫生室的资金周转快捷、便利,这样村医们报销医保费的积极性也更高。”

截至2013年11月11日,全市村卫生室已为1727台手机完成“村村通”软件装机,通过“村村通”刷卡214975次,涉及居民医保门诊费用总额7223126.8元。

医院试点医保付费总额控制

2013年12月30日,昆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3部门联合印发《昆明市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实施办法(试行)》,从今年1月1日起,昆明市将率先在全市本级31家3级定点医院启动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指标。要求各医院不能突破所核定的医保基金支出预算,以保障全市医保基金运行的安全。

以往到医院看病或住院,患者总反映“看病贵”,还有人反映医院存在过度医疗、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比如可以照B超的,一定要求患者再照个CT,还有的要加上核磁共振;有的病患拿到医生处方,每个品种药开了两三盒,但回家吃了一盒多病就好了。市医保中心人员介绍:“2010年时,昆明医保基金出现过收不抵支的情况。如果再不实施基本医保付费总额控制,那么将给有限的医保基金带来极大隐患,这将影响广大民众看病报销安全。”

过去,医院只管接收病人,看病、开药。但是有了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后,对各家医院,根据接诊量、医院级别等,评定出了各家必须在年度内将医保基金支付部分总控在多少的范围内。这样的话,就可以有效避免过度开药、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情况的发生,减轻了医保基金负担,也减轻了病患看病的负担。

同时,医保经办机构还确定了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相关考核指标,加强对其医疗服务的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推诿拒收病人、减少服务内容、降低服务标准、增加个人负担、虚报服务量等行为,从根本上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不下滑。

【2013年,昆明市100家平价商店开始建设并相继试营业,与昆明市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一道,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时发挥平价作用。】

平价商店蔬菜低于市价四成多

2013年11月突如其来的一场强降雪,使得昆明各农贸市场蔬菜价格普遍看涨,有的菜品价格甚至翻了一番。而与此同时,正在试运营期间的昆明市平价商店却因为菜价便宜,引发了市民的抢购热潮。

当时,在四季鲜农贸市场,大白菜价格普遍卖到了5元/公斤,而前一天,其售价仅为2元/公斤;胡萝卜价格也从前一天的5元/公斤涨至10元/公斤;蒜薹甚至卖到了36元/公斤,其他多种蔬菜的价格与前一天相比涨幅也都达到了100%。

而在沃尔玛云山路店,大白菜的价格为1.1元/公斤,白萝卜1元/公斤,大苦菜1.2元/公斤,芹菜3.4元/公斤,冬瓜、椰菜、棒菜的价格都在2元/公斤以内,青笋尖、莲花白、胡萝卜等菜品的价格也比农贸市场便宜一半以上。

“和农贸市场相比,这里的蔬菜价格低的不止一点,像大白菜,只卖1.1元/公斤,在农贸市场不可能。”在沃尔玛云山路店的平价直销区内,正在选购蔬菜的庞女士说,而且平价商店的蔬菜还很新鲜。

据市发改委对和平村、东华田园里、篆新、四季鲜4家农贸市场,沃尔玛国贸店、沃尔玛兴苑店、家乐福世纪金源店、家乐福白云店、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云南康本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平价商店销售的20个同种蔬菜品种采价情况看,平价商店蔬菜价格平均要比其他农贸市场低44.01%。其中,平价商店青苦菜价格低于农贸市场64.58%,白萝卜价格低63.2%,大白菜低62.77%,莲藕低64.76%,平价商店有14种蔬菜的价格低于农贸市场40%以上。

产销对接是保障平价的关键

2013年11月的最后一天,清晨8点,呈贡龙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内早已人声鼎沸。一辆辆满载新鲜蔬菜的三轮摩托车、农用机动车旁,菜农冒着入冬以来最冷的天气在等待前来批发的买主。这是果蔬流通环节中最平常的一幕。

随着春节前昆明市100余家平价商店的陆续营业,今后这些蔬菜或许将直接从田间地头到达商店,省去许多中间环节。

在昆明国家粮食储备有限公司位于环城东路益龙万象城的平价商店,50平米的平价粮油店内已经上架几百个单品系列,顾客正在挑选大米及日常的调味品。“一般买米买油都是去大超市,对老年人来说来回一趟也不容易,现在家门口有个平价店,价格也合适,确实很方便。”家住周边的王大妈希望这样的平价店能越来越多。

作为昆明平价商店试点超市之一的昆明日新达商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平价商店在自负盈亏的背景下,要确保“菜美价廉”,最主要的办法就是依靠“产销对接”来降低商品的成本价。“一般来说农贸市场蔬菜价格会在批发价格的基础上调高30%左右出售,而平价商店的蔬菜因为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直接从田头供应到铺头,销售价格约比批发价格高15%,有时甚至按批发价销售,这对市民来说是看得见的‘实惠’。”一方面保障了蔬菜市场价格平稳,另一方面更减少了蔬菜重复流通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以及多余物流带来的污染,从而延伸优化到更多的生产、配送环节,进一步完善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低损耗直销模式。

【2013年是昆明市城镇保障性住房在建项目最多、建设资金需求量最大的一年,计划全年投资120多亿,建设近17万套。已基本建成4万余套,还有近13万套保障性住房在建。】

保障性住房廉租不廉质

明亮的房间里,38岁的李丽莎和儿子正在新房内忙个不停。两室一厅的公租房虽然面积不大,但厨具、太阳能、马桶、洗脸盆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够了,过去我们一直和老母亲挤着住,才30多平方米,还没有厕所。”李丽莎高兴地说。

据昆明市住房保障局介绍,除2013年新建的42615套保障性住房在进行基础施工外,其他在建保障性住房都已进入了主体施工,部分已经完成封顶断水。

昆明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充分考虑节约资源、能源的因素,2012年获得了新西南地区首个绿色标准的称号。在此基础上,2013年7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城镇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通知》,下发至县市区执行。

保障性住房廉租不廉质,建设程序上,要求确保各项目手续完善,程序合法。同时,优选施工单位以及引进省外在建设方面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求参与市级统建项目招标的企业,必须是特级资质的企业,参与县市区投标的施工企业必须是一级资质企业。同时,要求把好建筑材料质量关,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场。

据介绍,第三批公租房房源正在进行最后的梳理,预计春节前可以配租。此外,一些收入较低的家庭认为现今的公租房租金价格过高,针对此群体的分级补贴和分级定租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缓解租房价上涨

“如今在昆明想有一个落脚地太难了,光线稍好一点的单间也在350元左右。”因为租金一下从400元涨到了950元,租住在小街社区的朱小林一家不得不重新寻找落脚点,找了几天,终于在六甲街道办事处新二村找到了一处落脚点。朱小林称,虽然现在他和妻子两人都在打工,平日省吃俭用,每月结余还不到2000元。由于昆明多个城中村租金普遍上涨,给租住者们带来了和朱小林相同的苦恼。

昆明市政府回应称,昆明市房屋租赁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受物价因素影响,全国多数重点城市的房屋租赁价格持续上涨,昆明市也不例外。二是由于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的逐步推进,不配套的住房越来越少,受供需关系影响,租金价格也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三是一部分拆迁户不愿在远郊购房或暂时没有合适房源也会选择租房,使得需求进一步增加。四是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每年大量大学毕业生及省内外流动人员聚集于此,住房刚性需求不断增加。

为缓解房屋租赁价格上涨,昆明市政府主要采取了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2013年昆明市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57615套(户),其中廉租房4000套、公租房14659套、限价商品房6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6000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956套、廉租住房租赁住房补贴15000户。“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5万套,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2013年,是昆明交通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一年。地铁的通车,与其他类型道路互补形成的昆明立体交通路网,带给昆明的将是划时代的影响。】

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通车

2013年11月8日,昆明绕城公路西北段正式通车,主线长55.27公里,成为昆明四环的重要一段。南绕城段2014年建成后四环将实现闭合。

昆明绕城高速公路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有7处互通式立交。对昆明西北过境交通流的分离,缓解昆明主城区交通压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该路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918”网)中南北纵向线重庆——昆明高速公路中昆明——磨憨联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西部开发省际通道兰州至磨憨公路的重要路段,是云南省“9210”干线公路骨架网(9条放射线、2条环线、10条联络线)的环线之一,也是昆明绕城高速公路网“两环五射”的外环之一,对推进昆明北部地区的开发和实施“一湖四环”、“一湖四片”的战略目标,促进昆明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京昆线云南段实现全程高速

2013年10月26日上午,昆武高速公路举行通车仪式,至此,京昆高速云南段实现全程高速。

昆武高速公路起点位于武定县城北,与昆明市西北绕城高速、二环、三环快速系统相接,路线全长63.58公里。该高速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有四条隧道,最长的隧道长3.1公里。此外,昆武高速还建有四座特大桥,其中西游洞特大桥全长336米,为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武昆高速全线通车,标志着昆明至四川攀枝花市实现了全程高速,也打开了云南与四川交往的便捷通道,昆明市民3小时便可到达攀枝花,车程缩短近一小时。

昆武高速公路还是兰州至磨憨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首都放射线“第五射”北京至昆明的最后一段,还是连接中国西北、西南及通向南亚、东南亚各国的重要公路通道,云南通往四川省的两大通道之一。

昆明迈入“地铁时代”

2013年5月20日,昆明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南段正式载客试运营。这条建在云贵高原上的地铁线是中国首条开通运营的全功能高原地铁。

当天早上7点,首列运营列车从起点站晓东村站出发,经过30余分钟的平稳运营,正点抵达呈贡大学城南站。

“比坐汽车到呈贡方便多了,而且基本上可以随到随走。”昆明市民刘刚说,他在呈贡大学城工作,从老城区到呈贡公交车辆并不多,且运行需要1个小时左右,地铁开通为他上班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乘车方式,减少了乘车的辛苦。

昆明轨道公司副总经理马天文表示,1、2号线成功完成各项试验、检验并投入运营标志着昆明地铁交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下一步,该公司将按照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放射普线网加穿越快线的线网形态规划,推进地铁建设,到2018年底,使6条地铁线全部投入运营。

上一篇:2014,告别微生活,看书去 下一篇:今晚你卸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