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受益终生

时间:2022-09-01 05:06:0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十分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人终生受益,对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有如下见解:

一、正确看待“渔”

传统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活动往往采用“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老师,必须“高瞻远瞩”,才不至贻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是授之以“渔”(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整合)而非单纯地授之以“鱼”(即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求教师用正确的方法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提升理念。

二、科学授“渔”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渠道,在掌握了充分的理论知识前提下,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思考如何优化课堂结构,在短短的40分钟内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可以借鉴的有:

1、保护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味盎然地精神状态下,自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例如:五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首先出示一只米老鼠图案,让学生发现毛病,自己动手修改,学生很乐意去做。

2、注重过程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逐步培养,首先,教师要相信学生,认为学生有这种能力,其次,要设计恰当的环节给学生提供平台。例如,《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用天平测量两种物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况下理解了百分数。

3、联系生活

知识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知识,必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这也是保护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让学生找生活中有哪些三角形;让学生知道知识是从生活中来的,知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4、恰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以鼓励为主,可以使学生保持充足的学习信心,因此,我们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考一个100分值得表扬,写一次好作业也值得表扬;解决了一个问题同样值得肯定,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更值得肯定,教师的评价决定了学生的是非观念,评价方式务必是鼓励式多元化的……。

三、以“渔”获“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引导作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方法,一定要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到学习带给他的收获和快乐,让学生感受到“我进步了”,“我能行”。例如,数学课堂上在用很短的时间发现规律、方法之后,应将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自练,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知识变得可以无限延伸。

授之以“渔”是学生得以独立学习的途径,授之以“渔”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学生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必定使其终生受益。

上一篇:低年级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点滴谈 下一篇:科学运用多媒体,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