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

时间:2022-09-01 04:03:36

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升

课题来源:本文系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中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衔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ZY13204

摘要: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家庭、个人、社会以及学校的影响。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道德水准提高等方面。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8-0022-011.综合素质的含义

综合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能力、知识水平、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全面综合素养。具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就业技能素质。现在的中职只注重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观的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应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调整中职人才的培养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

2.学生综合素质的现状

2.1纪律观念薄。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斗殴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校外的人员勾结。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等。这些严重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2.2与人相处、合作能力差。现代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要求员工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合作,才能创造更高的企业效益。但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在与人相处、合作上差距较为明显,主要是在学校期间,学生缺乏集体荣誉感。现在的中职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相处的经验,导致在校期间无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2.3没有学习热情。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课堂纪律差,80%睡觉、18%在玩手机。有的女生在课堂上与男友聊天,屡劝不止,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3.影响因素分析

3.1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基础文明教育的起点,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然而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一方面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的普及面还不够,有的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基础文明教育是低层次的、不全面的。另一方面,现在都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过分溺爱。在性格特征、自理能力、自我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弱等缺点。不少学生已习惯以我为中心,"人人为我"视其为理所当然,至于"我为人人"既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去做,久而久之,尊敬师长、敬老爱幼观念淡薄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养成了。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他们的高消费,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3.2个人因素。中职学生大多在15、16岁,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后往往会因为种种不适造成心理失衡。有的学生对自己定的目标过高,往往难以实现,这时他的自尊就会受到打击,往往引起对自己能力、信心的怀疑,从而产生挫折感。加之现在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学生会觉得前景难测、前途渺茫,这种既富于理想又脱离现实的矛盾心理导致情绪起伏波动,容易使人产生不满足感和牢骚。

3.3社会因素。教育培养是手段,社会使用才是目的,社会的需要最能推动事物的发展,正确的社会用人制度对教育具有推动作用。一个地方的人才观念、一个企业使用什么类型的学生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刻苦努力的程度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如果只招用大学生,那么中职学生就会对就业失去信心,进而自暴自弃。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进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非常困难的。

4.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4.1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以完成目标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课堂讲授、组织教材都围绕一系列的项目任务进行,尽可能简约第讲授与本次项目任务有关的知识点。然后通过项目化的实践来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共同努力来完成项目化的教与学,可以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的发展。

4.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皮亚杰提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项目化教学则符合其中的"一定的情景"。项目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学习发展所需要的心理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加以深化理解融汇贯通,获得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人格。

4.3在与企业合作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企业进行合作,到企业中实习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延伸,是从模拟场景到实际工作环境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加强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不仅要有过程还要有收获和体会,让学生的培养更贴近市场,引导学生融入企业,在实践中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工作程序,掌握工作要求,履行岗位职责,积累工作经验,写出工作体会和收获,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有利于学生真正地进入岗位角色,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工作过程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项目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项目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当前学生的就业压力,学生在就业择业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创建学生就业素质拓展实训工作,缓解疏导学生就业素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拓展学生素质实训教育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有待于社会的共同携手关注和解决。参考文献:

[1]周建忠:《基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研究》,《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1期。

[2]钱和生:《影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因素分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上一篇: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下一篇: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及其培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