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两会”与民主政治

时间:2022-09-01 03:07:08

“微博两会”与民主政治

互联网作为现代传媒,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等特征,它不仅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使得网络舆论参与政治的方式有了更多鲜明的特点。今年微博在“两会”首次兴起,更是推动了网络舆论通道的进一步成熟。微博拓宽了代表委员听取百姓建议的渠道,越来越多的参会者利用这一时下流行的即时沟通方式,与网民互动,开创了别样的问政风。

其实早在2008年,《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总书记就曾在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同网友交流,倾听民意。当时他曾说“抽时间尽量上网”,还特别强调了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两会”前,国家主席的名字在“人民微博”上出现,一天之内就吸引了14000多名粉丝,坐等主席发帖。“微博”成为“两会”期间网络热议话题之一,更是引来各路“什锦饭”的注册,人民微博服务器由于点击人数过多而一度瘫痪。总理也曾于2009年2月28日在公共网络平台做客,和网民“零距离”互动,“真心谈话”,全球网友提问近30万个,掀起了海内外一片关注热潮。

除了国家领导人,全国各级官员也不断加入“触网”行列。今年浙江籍全国政协委员、国画家何水法率先引领微博风潮。1月22日12时,他率先在自己的微博里发表消息:“将于3月2日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已有五个提案在酝酿之中,这几天要集中精力整理成文。博友们有什么建议,请尽快和我联系哦!”何水法还表示将一一阅读和回复跟帖的博友。全国政协委员、爱国者公司总裁冯军也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大家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都可以在我这儿畅所欲言,国家兴亡,你我有责。”于是,浙江64岁的全国政协委员何水法一夜之间拥有了上万名“粉丝”,冯军微博中几个字的留言就引来100多条评论。网友在自己的微博里建言献策的热情同样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约30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通了自己的微博,房价、医改、社保、反腐倡廉、依法拆迁等微博社区上关注的热点也都顺理成章地成为本次“两会”的热点话题。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认为,这是参政议政模式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一种创新。微博作为一种最初的平民沟通和娱乐工具成为代表委员们与网民互动的媒介,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政治功效,并作为一种民主化和媒体化的工具彰显社会效应。

网上民声日益响亮

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桂冠落到了“网民”头上,理由是:“这是多数人从少数人那里夺得权力,互相无偿地帮助,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方式”,这在当时还只是一种预言式的注解,如今这句话用在中国网民身上则非常贴切。2008年2月6日中央党校刘素华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的文章,刘教授列举了“天价烟”、“公务员公费出国旅游”等一系列网络监督案例,论证了网民无所不在、并成为民主政治重要的监督力量。文章称,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并积极回应民间的质疑,已成为新时期政府官员的一项基本素质。中国网民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由此可见一斑。他们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改变中国参政议政的方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微博沟通官民

从网聊到开通微博,通过互联网,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被瞬间拉近了。对政府来说,有了更为便捷的了解民意的渠道,直接对话最底层;对网民来说,网上看到的领导人更亲切,也更真实。今年“两会”的亮点微博现在也成为许多新闻报料、上访举报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资讯集合地。由于微博言论的快速性、方便性和不受约束性等特点,使得篇幅短小的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微博的桥梁作用,民声民意快速直达“两会”,从中代表委员听到了更广泛真实的民声。通过网络,任何网民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见,不受限制,真正实现了人人拥有话语权。

网络推动民主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网络平台备受关注,例如“我有问题问总理”、“两会调查”、“网民提案”等互动栏目。使网络舆论通道逐渐具有了实效性、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甚至超越了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新闻爆料第一时间出现在微博、论坛等网络空间里,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政府官员和地方监管部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舆论和民意,各式各样便捷的现代民意沟通交流平台,使得“参政”不再神秘。这代表了我国网络舆论通道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推进了网络时代公民参与政治的有序发展。

互联网时代,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形式在会场内外广泛运用,使全国“两会”更加开放透明。为众多草根阶层提供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和机会,但是,网民单方面的参与是不存在实质意义的,如果没有国家领导人的互动,单向的意见反馈力量微弱。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直接互动,双向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政治水平的提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网络互动体现出中国政府在把握社情民意、均衡各方力量上做出的巨大努力,“网络民意反映的是直接的原生态民意,对于政府官员在决策、管理和自身形象上都是一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将继续改变中国的政治生态”。

如今“微博两会”的出现,又一次将网络问政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有网友猜测,今后将有更多政府官员“触网”走近百姓,网络问政将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型表达方式,笔者相信,在高层领导的主动参与和推动下,网民的积极性将会进一步被调动起来,将有更多的人民群众进入网络空间,同时也将推动网络舆论通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孟军:《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长白学刊》,2009(1)。

2.姜美芝:《渐趋成熟的互联网舆论通道》,《互联网天地》,2009(4)。

3.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从沈阳刘涌案的网上风波谈起》,《信息网络安全》,2006(4)。

4.王龙:《“网民问政”与“两会”》,《中国经济周刊》,2009(10)。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硕士生)

编校:施 宇

上一篇:涉农节目失衡的原因与对策 下一篇:李天密驻站工作的实践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