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暂停保荐资格平安投行痛定思痛谋转型

时间:2022-09-01 01:53:02

证监会暂停保荐资格平安投行痛定思痛谋转型

要从证监会的处罚中恢复元气,平安证券仍需时日。

日前,本刊记者从平安证券内部人士获悉,原定于去年12月24日顺利恢复保荐资格的平安证券,却因其保荐的海联讯仍被立案调查中,IPO投行业务至今仍不能正常进行。公司的保荐资格也未得到恢复。虽然平安证券官方此后否认了这一说法,但可靠的信源显示,平安投行新项目的材料仍被证监会暂停接收。

“海联讯的案子还没有结,新的项目仍然报不了。”上述平安证券人士说。他还告诉《IT时代周刊》,平安证券现阶段没有项目处于申报期。

暂停3个月资格

海联讯成立于2000年1月,总部位于深圳,是一家从事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2月首次过堂证监会被否后,海联讯于2011年11月23日顺利登上创业板。但在上市之初,该公司就卷入了欺诈上市的丑闻之中。2013年3月21日,证监会正式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依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海联讯在2009年-2011年期间,虚构应收账款收回,部分销售收入涉嫌造假和违法违规。据了解,目前该案件仍在调查中,尚未结案。平安证券作为海联讯的保荐机构,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而事实上,平安证券的是非风波此前刚告一段落。

2013年3月2日,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公告称,公司自查发现,2008年至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5月10日,中国证监会责令万福生科整改,并处罚款30万元。由于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保荐上市中,未能勤勉尽责,其出具的发行保荐书、持续督导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中国证监会亦拟对其给予警告,除了对其处罚7665万元,还予以平安证券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的处罚,生效日期为2013年9月24日,这意味着其12月24日就可恢复保荐资格。

彼时,平安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尊重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并称各项业务都在按计划推进,公司投行部也在为IPO重启积极做准备。

但现在看来,一切都不能按计划进行。保荐资格的恢复并不代表IPO项目的顺利开展。因其保荐的海联讯项目仍在被立案调查中,其新项目的材料上报或仍不被证监会接收。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海联讯的案件了结,平安证券何时可以正常开展投行业务也是未知。本刊记者从业内知情人士处打听到的消息是,平安证券保荐的广东秋盛仍被稽查中。

2013年初中国证监会进行的IPO财务大核查中,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因涉嫌财务造假被移交稽查部门。

其实,广东秋盛在2012年3月就经过了证监会的审核,至今却是“过而未发”。有投行人士认为,准上市公司“过而未发”有着较多方面的可能,比如企业遭到竞争对手或者其他对象的举报,也有些是因为监管要求企业补交部分资料,还有可能因企业业绩下滑而不符合发行要求。

被迫启动改革

在证监会于2013年掀起的IPO财务大核查中,平安证券保荐的5个项目终止审查。2013年3月29日,海南中化联合制药工业股份与西安未来国际信息终止审查。2013年4月1日与2日,深圳瑞华建设与广东美涂士建材分别终止审查。5月23日,深圳华力特电气终止审查。

平安证券的相关人士也坦承,目前公司的项目并不多。因此,对于这家在去年屡次遭遇造假案件的保荐机构来说,一切仍需等待。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接连卷入造假风波,对于平安证券来说或许并非坏事。“在这种情况下,才会逼着平安走大投行、与资金业务挂钩,不依靠证监会的投行本质之路。”一位资深保代认为。

自去年以来,平安投行也正谋求转型,积极推进投行业务模式从“通道制投行”向“交易型投行”的转变,在激励考核机制上从项目直接挂钩向综合评价体系转变,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优化,问责机制的明确和完善等。此后不久,平安投行启动第二轮改革,以客户经理制的实施为核心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推进投行转型改革。

本刊记者了解到,平安证券已于去年成立了创新投行部,从大投行、外资行吸收人才组建团队主要从事并购、融资等创新业务,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

受罚对投行冲击重大

不过,因项目被立案调查的保荐机构受到牵连的案例并不少见。新大地、天能科技、天丰节能等项目在被立案调查过程中,其相关的保荐机构南京证券、民生证券、光大证券都被暂停受理新的IPO申请。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保荐机构出现8种情形之一者,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情节严重的,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其保荐机构资格。这8种情形包括“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这与前述投行近期保荐的问题项目基本吻合。

“不仅市场诟病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一些做法,监管层早已察觉并决定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有市场人士介绍说,2012年底,监管机构高层人士在与机构座谈时抨击部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并表示将加大处罚力度。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证监会有必要加大对保荐机构的处罚力度。而在某网站进行的网络调查中,也有57%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保荐机构乱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处罚太轻。

以往,保荐项目出现问题后,主要责任均由保荐人承担,仅对内控“窟窿”负责的投行发出警示函,导致投行造假成本过低。对于动辄上亿元的保荐项目收益而言,警示函起不到震慑作用。《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实施已历4年,尽管有数个在市场引起广泛关注的恶性案件,但少有保荐机构被暂停或撤销保荐资格。

“投行被暂停资格,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北京某大型券商保荐代表人表示,诱人的激励机制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一些守规矩的投行失去了市场空间,逾矩者却过得美满滋润,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持续,最后损害的是整个市场的秩序。

但暂停3个月保荐资格,对受罚的投行可能构成重大冲击。

业内人士称,如果券商被暂停保荐资格,并要求券商把已经申报的项目撤回,那么,不仅可能导致项目公司改换保荐机构,更恼火的是该券商的投行团队也可能转投竞争对手。如果券商被暂停保荐资格,但在报项目不要求撤回,该券商的团队可能会暂时保持稳定。

对于IPO排队企业而言,保荐机构如果暂停保荐资格,也将带来重大损失。如果项目公司撤回材料另寻保荐机构,很可能其他投行不敢全盘接收之前的保荐材料,而重新整理再递交申请材料将耗费较长时间。因此,拟上市公司在选择投行时将慎之又慎。

其他IPO排队企业也将遭到冲击。上述保代人士指出,在行业一片风声鹤唳中,不排除部分已递交自查报告的“浑水摸鱼”公司被投行“踢出”队伍。他表示,正由于暂停保荐资格这一处罚带来的损失太大,违规成本陡然抬高,没有哪家投行敢轻易以身试法。

上一篇:中国企业要以开放态度融入世界 下一篇:第一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