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出版会计的数字化管理

时间:2022-09-01 01:32:39

论新时期出版会计的数字化管理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对财务人员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对相关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我国对出版社会计的管理与人员的业务水平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在出版社会计管理质量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一些专业人士人员通过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相关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我国出版社会计实行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及相关影响进行论述,并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出版会计数字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如何加强新时期出版社会计的数字化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管理;数字化;相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一、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谁就掌握了第一手财富。从而就能最先赢得商机。会计领域也不例外,目前,会计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全新的变革;而引领这次变革的将是数字化与信息化。这一点在出版社会计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所谓数字化管理,就是利用现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电脑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还有一些通信工程上的技术,实现对单一个体的量化管理技术,而后可以实现一系列职能的管理技术和办法。职能包括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开拓、发展等等。目前在一些大型的企事业单位,早已把数字化管理的思想融入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当中去。这样一来,不仅能让一些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出版会计方面得以广泛应用;还能为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出版会计管理体系做好准备。而后,企业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大,效益也就越来越好。

二、必要性与相关的影响力

现在出版社会计管理要以数字化管理为核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全面步入网络时代已成必然趋势。因为随着出版会计管理水平的提高,业务量与业务需求也越来越大。面对大规模纷繁复杂的信息,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同时,现在图书市场已经全面放开。出版物的质量必须全面提高,才能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所以说,出版社必须准确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发掘读者现有和潜在需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竞争力。这样一来,就更进一步地促使出版社会计的数字化的革新脚步加快。

三、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出版社大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从无到有,日益提高,ERP、CRM、SCM等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出版业中得到应用和发展。但目前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体系,主要表现在: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并存,每个出版社只是应用了数字化管理的一部分;系统功能较单一,大多只是简单的报表查询、汇总以及财务比率分析;系统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货币性信息,而一些非货币性重要信息不能及时披露,比如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系统缺乏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不能有效地支持管理决策的制定。

由于数字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财务信息反馈与业务信息反馈脱节,如发行与应收账款之间、销售与仓库之间无法进行信息的相互查询,导致数据来源多头、数据格式不统一、重复等。此外,由于各部门的系统数据不能充分共享,大量的数字不知道如何处理,大量的数据又无人问津,造成信息资源浪费。

数字化管理要提高信息处理的实时程度,实现管理从静态向动态转变,需要每天和经销商核对库存,而且了解三级下线的库存、经销情况,做到即时核对库存,对控制库存、调货、降低退货,意义重大。目前有些出版社和经销商核对库存的程度不够,也是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四、解决方案

数字化管理以管理科学学派和决策学派的理论为基础,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贯穿管理全过程,科学、完整的决策活动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审查活动。因此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决不是购入一大堆软件、硬件,简单地用计算机及网络去替代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技术方而和文化方而的支持。因此,出版社必须有长期的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委任信息技术主管人员全盘负责出版社的信息系统建设,将不同业务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系统设计时,主次分明,抓住重点。就是以书为主线、以成本为核心、全程贯彻营销理念。强化财务的核心作用,从选题开始就可以进行成本预测,到流程末端的成本核算,充分实现对每个品种的“事前预测和事后评价”体系。强化数据分析功能,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按任务、角色来定义功能模块,用最合理的流程,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低的成本出版最合适的书。

数字化管理要求会计人员财务人员必须对数字化管理系统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和一定的控制能力,不仅要求相关财务人员具有扎实的会计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求掌握编辑、出版、计算机、发行等方而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会计在出版社数字化管理中的巨大作用。而我国目前的财务人员中熟悉信息技术的不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改变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为出版社的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

五、结语

从会计发展历史的角度来说,每一次会计领域的重大变革都是与社会的科技革命紧密相联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对出版会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进一步来说,对各个出版社的数字化财务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出版社会计管理已经逐步从过去的老旧管理模式转变为全新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即:较高的管理质量,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并且把进步体现在企业效益和企业文化上。总的来说,我国出版社会计管理的数字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以弥补我国在相关领域起步较晚的缺憾。另外,还要加强相关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与综合素质,还要对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有效地改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使相关数字化管理技术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并探索研究出一条全新的出版社会计的数字化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元丽,于莲华.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化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2(07).

[2]付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

[3]汪太玲.中小企业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1(21).

上一篇: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城镇化推进动力问题研究 下一篇:浅析影响我国能源需求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