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思考

时间:2022-09-01 12:55:56

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思考

【摘 要】“社区矫正”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符合刑罚社会化的发展潮流。若要使社区矫正真正服务我国社会,就必须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文章通过介绍社区矫正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并提出促进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思考

自2003年我国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社区矫正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非监禁性质的刑罚执行方式,如何实现本土化,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如何发展与完善,是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方式,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给出了如下定义,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这种刑法执行方式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社会化发展的趋势。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五种。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但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矫正法律制度还不够具体与完善

由于我国非监禁刑和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较迟,其立法理念及框架还比较简单与单一。虽然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已经开始试点,2009年在全国全面试行,但社区矫正的具体法律细则还比较缺乏,对社区矫正所需要的教育改造与帮助服务等项目内容还是空白。另外,对于在内容规定上,监督考察的规定也过于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缺乏必要的参与主体。

(二)管理体制不够科学,缺乏必要的执行主体

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矫正执行机关,对于理顺社区矫正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执法责任,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社区矫正试点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启动与初始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伴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就暴露了一些问题。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社区矫正五种人的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由公安机关负责。而司法行政机关实际承担了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的专门职责,社区矫正工作事实上也是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部门予以协助的状态下进行。这两种规定导致了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在实践中,具体承办社区矫正工作的基层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经常互相推诿、消极应酬。

(三)各地教育改造措施的适用差异较大,矫正手段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首先,从对五种人的社区教育来看,各地社区往往以集中教育为主,分类教育不足,个别教育更为稀缺或者形式大于内容。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以法制道德教育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欠缺。目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数较少,而每个司法所管辖的乡镇却相对较多,因此,在管理社区矫正工作方面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教育培训工作很难予以开展。 其次,从劳动情况来看,虽然各地均有公益劳动的规定,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条文,致使劳动时间、对象、项目规定不一,而有些地区则根本没有开展相关的公益劳动。主要原因是社区矫正工作实施办法对矫正人员的公益劳动制度的规定不合理,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法和公益劳动均不少于8个小时。这对于外出务工的社区矫正人员来说不可能完成,也不可能达到。因为对于大多数社区矫正人员来说,他们回归社会之后面对的第一项任务是生存,面对新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必须外出打工、求职。而本地方的资源又有限,如果每月都要请假,每月都要学习,在实践中不好操作,缺乏可行性。 第三,从心理矫正情况来看,整体上有规定,但普遍开展的很差。尤其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专家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与行业标准,所以“心理矫正”工作落实的不够,即使实行的省份,其工作也极不规范与成熟。这种地区的差异性,从近期看,制约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从长远看,不利于法治的统一协调,影响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及效率。

三、对于社区矫正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社区矫正得到了社会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并且《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已经确立了社区矫正制度在刑罚执行中的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制度初步建立。为了社区矫正承载更多的非监禁刑罚及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矫正任务,实现社区矫正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的理论研究,为社区矫正的发展完善提供理论指导

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从某方面说,理论是落后于实践的。为此,要加强理论的研究,真正履行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治学原则。同时,应该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利用包括法学、社会学、犯罪学、矫正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在内所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与有益成果,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以学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以理论解释修正与支撑实践,促使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健康发展。

(二)重视社区法制教育,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社区法制教育是社区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对于社区居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行刑社会化已经成为世界刑法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所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就是要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危机为机遇,改变传统单纯依靠刑罚威慑犯罪行为的观念,以便促使社区服刑人员更安心的进行自我改造,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巩固改造成果,有效预防重新犯罪。

(三)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确立矫正分类机制

目前,我国出台的一些社区矫正工作条例,并未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类。从管理学角度看这样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每个群体都有其共性,分类进行矫正更有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可以类别化、体系化,类群体之内也更容易沟通交流,利于建立类影响机制。分类的标准可以多元化,可以根据社区矫正人员是否成年进行划分,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来源进行划分,还可以根据性别进行划分等。建立分类机制可以相应制定出更适合社区矫正人员的制度,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社会。

(四)保障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权利

法律赋予罪犯享有请求权、申诉权等其他相关权利。社区矫正人员除了被剥夺或被限制的权利不能正常行使以外,其他权利应和常人相同。实践中,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罪犯在社区具有相对的危险性,因此,人们对社区矫正人员存在不接纳,不信任,甚至会出现歧视的态度,因此,他们的基本权利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矫正期间,社区矫正立法应当出台相应的救济程序,保护社区矫正人员的基本权利。立法应对救济的途径、期限、方式和责任种类作出规定,并明确矫正工作人员的告知义务,以使社区矫正人员明晰自己享有的权利以及救济途径。

(五)建立健全的社区矫正机构、人员及经费保障机制,为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只有建立完善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才能更好地把这项工作抓好,落实好。其次,建立以社区矫正专业工作人员为主,以志愿人员为辅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从事社区矫正的工作人员应当从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人员中组织一部分人“自愿转岗”,但是,也需要进行专业培训。矫正工作人员的身份问题,以及任期、晋升、考核奖惩等规则也应进一步明确,以明确矫正工作人员的地位。志愿者可以从社会招募,协助帮教社区里的服刑人员。这些志愿者中,可以是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社区服务人员,也可以是在校的大学生等。这样有利于社区服刑人员接触到各种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教育改造。最后,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国债资金支持司法所建设的良好契机,广泛开展创建规范化社区矫正机构的工作。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社区矫正”作为法律概念是一个外来词,要对它进行改造、完善,使之为我国所用,必定要经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发展,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相关制度日益完善,并且“社区矫正”已经写入刑法典,标志着我国的社区矫正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开始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社区矫正法律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我国的刑罚执行制度也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参考文献

[1] 王顺安.社区矫正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5页.

[2] 王修钰.论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合理化运行[J].翰林学院学报,2011年第21卷第3期.

作者简介:徐慧敏(1978.10- ),女,硕士,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语言指纹”应用案例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