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行给力安居工程

时间:2022-09-01 12:53:20

国开行给力安居工程

保障房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在支持我国中低收入住房领域,一直走在同业前列。截至今年6月底,国开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余额新增443亿元,占全国金融业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新增额908亿元的近一半,成为我国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柱。

住房乃民生之要

作为我国中长期主力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多年来致力于我国中低收入住房的建设。2011年上半年以来,国开行支持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消息纷至沓来。

在江西,以国开行江西省分行为牵头行的银团,已向全省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发放贷款资金29.7亿元,这一总融资额达到130亿元的项目有望解决82.6万人的住房难题。

在安徽蚌埠,国开行安徽省分行与蚌埠城司签订了棚户区改造项目28亿元贷款合同,将建设住房3万套,惠及2万户搬迁户。

在新疆哈密,国开行新疆分行已向哈密地区2010年“安居富民”和“定居兴农”工程承诺贷款2.6亿元,实现贷款发放2.25亿元,直接支持6010套安居房的建设。

住房乃民生之要。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但在旧城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又往往因为资金不足和融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而陷入困境。

国开行董事长陈元表示,国开行作为国家全资所有的银行,要把国家利益、人民福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把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主动探索融资机制,开创金融支持保障房建设的新路。

多年来,国开行积极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优势,运用自身长期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不断完善融资模式,加大力度支持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成为我国住房安居工程的主力银行。截至2011年6月底,国开行累计发放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贷款3591亿元,支持总建筑面积约3.6亿平方米,惠及553万户、1840万中低收入群众,贷款余额居全国金融业首位。

棚改从辽宁起步

国开行支持保障房建设,始于2005年辽宁棚户区改造的实践。对于老工业基地辽宁而言,棚户区始终是一个老大难,大量建在城市边缘、矿区、厂区的低矮危房一直是地方政府心中的痛。虽然50年来不断改造,但直到2004年底,辽宁仍有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848万平方米,改造资金缺口达187亿元。

187亿元不是一个小数字。据辽宁省财政厅相关人士介绍,资金是棚户区改造的最大障碍,地方财政实力有限,在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投入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5年,中央提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就在这一年,国开行与辽宁省委省政府达成共识,决定挑战棚改这一困扰辽宁数十年的顽疾。

事实上,很多棚改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近乎为零。棚户区大多位于城市边缘地带,抚顺、本溪、阜新等地的棚户区甚至位于采煤沉陷区,土地开发价值低。如此条件很难吸引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进入。

但这却是国开行大显身手的舞台。国开行多年来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开发性金融的方法,具有长期、大额和信用建设、市场建设等特点,一方面通过中长期贷款弥补建设资金缺口,一方面带动瓶颈领域的信用建设,广泛吸引市场融资。2005年4月,国开行作为惟一的金融机构向辽宁棚户区改造项目发放首批贷款30亿元,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业务正式启动。

在国开行的支持下,一座座新住宅楼在老工业区拔地而起。短短一年多,近90万百姓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居。棚改项目也同时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了城市功能。截至2011年6月底,国开行累计向辽宁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项目发放贷款196.4亿元,覆盖省内13个地市,惠及中低收入家庭100.4万户、333万百姓。

有关金融专家表示,包括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在内的保障房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这些项目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有着较大的财政压力,又不符合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但运用市场建设的方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模式,就能打通保障房建设的融资瓶颈,实现政府发展目标。

再造“新疆速度”

幅员辽阔的新疆是农牧业大区。为切实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出把“富民安居”工程作为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

2010年8月,为解决当年富民安居房建设中自筹资金短缺的问题,哈密国资公司向国开行新疆分行提出2.6亿元融资需求,用于哈密地区6050户富民安居工程的建设。作为新疆贷款市场份额领先的银行,该分行从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加快贷款评审进程。仅用1个月不到的时间,即完成1市两县3个安居富民项目的开发评审,到去年年底已先期发放7500万元贷款,实现了以“新疆效率”促发展、惠民生的新突破。

在支持哈密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国开行始终注重将富民和安居有机结合,运用开发性方法,与当地政府合作,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哈密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在哈密市二堡镇,得益于国开行信贷资金和河南援疆试点项目资金的支持,每户搬迁牧民都获得了两座日光温室大棚和一套81平方米的安居房。去年10月20日,全部牧民搬入并陆续投入生产;12月中旬,牧民的蔬菜大量上市,牧民当年搬迁、当年收效、当年脱贫的目标也随之实现。

截至2011年6月底,国开行新疆分行已向哈密地区2010年“安居富民”和“定居兴农”工程承诺贷款2.6亿元,实现贷款发放2.25亿元,直接支持6010套安居房的建设。按照计划,在国开行的融资支持下,到2014年,哈密将完成3万多户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约10万百姓从中受益。

日渐完善的模式

辽宁棚改,开创了银政合作建设保障房的新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国开行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很快在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山东青岛即为一例,以云南路为代表的旧城改造一度被称为城市建设中的“天下第一难”,这里户均建筑面积不到26平方米,常住人口大多是下岗人员、残疾人员、低保户和各种困难家庭。2007年,国开行与青岛市政府合作,融资20亿元支持云南路片区和中岛改造,并对资金实行封闭运行和全程监管,确保了项目“阳光操作”和拆迁建设的顺利进行。同年5月,该改造片区的居民代表专程赶赴北京,将一面锦旗赠予国开行总行领导。锦旗的一面密密麻麻签满旧城区居民名字,另一面写着“百姓开心的银行”七个大字。

在开发热潮涌动的西部地区,在重振雄风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酝酿崛起的中部各省,在加快发展的东部地区――国开行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项目建设与规划先行、市场建设相结合,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国开行特色的安居工程融资模式,即“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实施、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公众监督”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3年多来,天津市在大力推进滨海新区建设的同时,保障民生工作也稳步推进。2010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3年内完成环城四区外环线以内所有城中村改造任务。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北仓村等13个城中村,要建设安置房约195.5万平方米,需要银行贷款100亿元。

这一项目,被视为天津市2010年20项民生工程之首,国家开发银行对其高度重视。但在项目融资运作过程中,却遭遇诸多困难。首先,项目在信用结构设计上缺乏有效的还款来源保障;其次,项目涉及13个村庄、多个不同利益群体,动迁对象复杂,这给设计合理贷款条件、有效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以及保障资金合规使用出了一系列难题。此外,该项目还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控制难度等。

面对重重困难,国开行主动出击,深入调研,创新还款来源的信用结构,最终取得了客户的高度信任,同意委托国开行负责全部项目融资。通过合理搭建融资框架,国开行实现了贷款模式的创新:首先,该行与天津市政府达成共识,整合各种资源,做实做强借款人,落实对借款人的增资;其次是充实项目现金流,使项目实现自身投资收益平衡,同时综合设计还款来源,有效规避了风险;此外,针对抵押物不足等问题,按照城中村改造项目特点,创新了抵押担保方式,有效解决了信用结构评审中遇到的难题。

天津市城中村改造项目实现了公益性项目融资的创新,也成为了国开行支持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国开行注重科学规划,在支持保障房项目建设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关专家指出,国开行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达成共识,确定合作框架,整合各种资源,国开行先期贷款投入,使项目得以启动,争取了时间和空间,并显现出成效和前景,进而带动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这对银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占保障房贷款半壁江山

今年初,在贷款规模非常紧张情况下,国开行单列规模10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月份,国开行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住房保障投融资机制创新、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资金筹措方案研究与实施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以常州为例,国开行以该市为开发性金融支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发挥规划先行的引领作用,创新住房保障的投融资体制,将自身融资优势和地方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结合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市场化推动住房保障体系融资平台建设,让近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安居梦想。

截至今年6月底,国开行当年发放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527亿元,余额新增占全国金融业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新增额的半壁江山,居同业首位,继续保持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主力银行地位。

据国开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行自2005年支持辽宁棚户区改造以来,运用开发性方法,创新融资模式,将支持领域扩展到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及棚户区改造等5大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开行将继续秉承“增强国力、改善民生”的使命,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业务的支持力度,融资融智推动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主力银行给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目标可期。

上一篇:寻找调控新思路 下一篇:政府责任与财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