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C分类号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检索应用

时间:2022-09-01 11:58:15

CPC分类号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检索应用

摘 要:相对于IPC分类体系,CPC分类体系对大多数领域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和调整,使各个领域的检索更加高效,因此全面了解和熟练使用CPC分类号可以提高检索效率和检索质量。文章对人机交互领域相关的CPC分类号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的检索过程,探讨了CPC分类号在人机交互领域案件检索中的应用。

关键词:CPC分类;人机交互;检索

1 概述

CPC(联合专利分类法)是欧洲专利局EPO和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合作开发形成的一套专利分类体系。CPC分类体系以ECLA分类体系为基础,并采用IPC分类体系的分类标准和层级结构,既融合了ECLA分类体系和USPC分类的体系的优势,又更好地与国际专利分类体系相融合,其细分相对于IPC、ECLA和USPC等分类体系更加精细,确保各分类号下的文献量适中,从而有助于提高检索的效率。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领域的专利申请量逐年递增,由于IPC分类不够细致、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等缺点,经常只能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但关键词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较差,这极大地影响了检索的效率。人机交互领域涉及的IPC分类号为G06F3/01,该一点组在IPC中包括29个下位点组,而在CPC中包括97个下位点组,下位点组数比IPC增加了68个。可见CPC分类体系对G06F3/01进行了大规模的细分,其下层级更是最细达到了6点组。文章对人机交互(G06F3/01及其下点组)领域的CPC分类号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CPC分类号对检索效率提升的重要意义。

2 人机交互领域的CPC分析

G06F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其中人机交互领域的分类号主要有:G06F3/01-G06F3/0489,其主要包括用于用户和计算机之间交互的输入装置以及交互技术,而在以上分类号中,以G06F3/02、G06F3/033、G06F3/041、G06F3/048目前文献量居多,现对它们的分类条目统计如表1。

可见,CPC分类体系对上述分类号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如二点组G06F3/02,其下的IPC分类条目仅两个,而CPC分类条目则多达20个。

CPC分类是由主干分类号和2000系列组成,主干分类号由先前的ELCA分类号和镜像ICO分类号转换而成,既可以标引发明信息,又可以标引附加信息;2000系列是由细分的ICO、垂直ICO和IPC引得码转换而成。最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人机交互领域中,CPC 分类还增加了39个“2000”系列的垂直引得码,其与CPC主干分类号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由此可见,对于人机交互领域,CPC较IPC有了更细致的分类。这些细分的分类位置,不仅使分类更清晰,也使得检索更快速、高效。这样的细分,无疑对于涉及到G06F3/01的申请文献提供了更加细致的归类,因此,实时学习和了解本领域CPC分类对审查员在检索过程中提供了有效的辅助,能够有效实现扩展式检索、排除式检索和联合检索,弥补了IPC在人机交互领域中的检索不足,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3 检索实例

权利要求:一种空中写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捕捉装置和输入识别装置,所述视频捕捉装置将实时摄取的图像传输至输入识别装置。

所述输入识别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视频捕捉装置传输来的图像。

位移模块,用于从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各图像中分别提取用户手部的热点区域坐标,基于各图像中的热点区域坐标确定用户手部的热点区域的位移矢量,并输出所述位移矢量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位移矢量信息,根据所述位移矢量信息进行字符识别处理,并输出识别出的字符。

权利要求分析:由于该申请涉及手势识别的技术领域,根据识别的手势在装置中输出字符,因此在IPC分类中能够分到G06F3/01和G06F3/048。而在CPC分类中,对G06F3/048有相应的关于手势输入的进一步细分,可以分到G06F3/04883(用于输入手写数据,例如手势,文本)。下面利用该分类号进行检索。

从检索式11和检索式13的结果中均可以发现对比文件US2010103092 A1,该对比文件公开了通过影像获取单元获得指尖的图像,分析该影像得到指尖的移动轨迹,对移动轨迹进行笔画抽取,进而识别输入的文字,该文献是单篇评价上述权利要求的X类文献。从上述检索式可以看出,通过对相关技术领域的CPC分类号进行准确定位,用CPC分类号进行检索可以大大减少浏览的文献,提高检索的效率。

4 结束语

文章从CPC的概况和突出特点出发,具体分析了其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并通过检索实例进一步展示了应用CPC分类在人机交互领域进行检索的优越性。通过上述实际检索案件表明,充分利用CPC分类号可达到降噪、降低关键词依赖程度等效果,可有效提高检索效率。为了实现CPC在检索过程的有效利用,相关技术领域的检索人员需要对CPC分类号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熟悉其分布,了解其特点并跟踪其变化。

参考文献

[1]朱雅琛,黄非.CPC分类体系:开创专利分类体系新纪元[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2):39-43.

[2]左林子.CPC之利于检索的分类思想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1).

上一篇:山沟里的留守儿童足球队:进城唯一“通行证” 下一篇:《路边野餐》:时间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