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之深度学习

时间:2022-09-01 10:39:06

浅议小学信息技术课之深度学习

摘要:信息技术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更加强调技术与理论的结合,强调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衔接,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自主性以及合作精神要求更高,探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深度学习给老师的教学将带来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 深度学习 发挥“要学”自主性

所谓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指通过探究学习的共同体促进有条件的知识和元认知发展的学习。 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的记忆。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决策、解决问题。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提出的,浅层学习是以应试为目的而展开的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知识过程。浅层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光顾忙于学习新知识而疏忽给新旧知识搭桥,把书面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孤立,最终自我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研究兴趣也减淡;而深度学习过程相对来说,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与改造中来,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判断与演化,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进行恰当的利用。

深度学习在教学过程是每个老师所追求的,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一种方式。

信息技术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更加强调技术与理论的结合,强调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衔接,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自主性以及合作精神要求更高,探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深度学习给老师的教学将带来较大的帮助。

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色分析,影响深度学习开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从上述主要因素展开探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开展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发挥“要学”自主性。在兴趣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借于自身特点,有着先天的优势:首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处于同一起步点上,“基础弱势”在此也就不存在,自然学生在心理上不会存在优劣大落差;其次信息技术课堂上所学即所得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每堂课上看到自己的进步或者不足,能够激发学生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最后,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面对的处理对象除了传统的“老三样”----黑板、老师与同学外,更多的还是电脑这一信息化工具,能够引起学生探知兴趣。

激发学生的深度探知热情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这一基础问题解决了之后,接下来关键需要教师的引导与配合知识点相应难度的任务的布置与设计问题了。假如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的问题过于简单的话,只会给学生一种轻而易举的感觉,并不能开启学生的思考动力,同样给予的问题如果太难,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忙于应付问题,而无暇开展扩散思维,并且可能因为问题难度较大而无法完成,滋发挫败感;假如给定任务过于粗略,学生无法理解,会无所事事;给定太过精细,会导致学生按部就班,没有自我思考和创新的可能,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因此任务的设计需要分层次,由浅入深,并且也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创作余地。

提供学生交互平台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课堂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的智慧或许可以解决部分问题,然而要是能够在课堂上形成互相帮助、互相评价的氛围的话,学生对自身问题与新技巧新知识的发现将更有可能,同时也可以在学生群体间实现学习方法策略的传授效应。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交互平台策略初步尝试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外部环境上,老师事先为学生分小组,以小组为代表来衡量评价每一位成员的学习效果,从外部促使组内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二是搭建网络硬盘,让学生共享自己的作品,便于小组内同学间的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他人;三是建立交流评价社区,让学生通过BBS展示作品,发起求救,互相帮助,也可以在完成任务基础上作课堂学习心得小结。

对学生做多元评价

老师的评价可以给学生及时指点迷津也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励,同样同学与同学之间的评价,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采取多样化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展开思考。

过程性评价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作出过程性评价,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作,及时作出反馈和引导,对部分学生还要做出相应辅导;发现有浮躁或者丧失信心的学生,及时给予辅导和鼓励;同时也要让小组的成员开展相互间的监督和评价,需要的时候小组间可以召开小组会议探讨对策,互相帮助。

总结性评价方面:每次任务完成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以及作品作出总结性评价,适当的表扬部分优秀小组同时也要鼓励部分表现不是很好的小组,减轻他们的挫败感;同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做评价,在对他人作评价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自我评价。

只要调节好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深度学习自然也被体现了出来,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更加立体化、深度化。

“技术不等于教学,人才是真正的主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要开展深度学习,光有技术支持是不够的,关键需要的是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参与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作纵向与横向思维,所有教学过程都需要老师的引领。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深度学习的开展,需要从教师的教学观开始调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一篇:如何有效地布置与批改初中英语作业 下一篇: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