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与“三昧”

时间:2022-09-01 10:04:25

有这样一个句子:

说起暑假的实践活动,个中三味,请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句子中的“三味”一词用错了,应该是“三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没有弄明白“三味”与“三昧”的基本意思,再加上这两个词词形上太相似,便将“三味”与“三昧”混同起来了。那么,“三味”与“三昧”究竟有何区别呢?

先说“三味”。

“三味”一词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三味书屋”,位于浙江绍兴城内鲁迅先生的故居附近,是先生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为何叫“三味书屋”呢?历来说法不一,综述起来主要有下面五种基本说法。

第一种,三国时的学问家董遇曾说过,冬天是一年中多余的时间,夜晚是一天中多余的时间,阴雨天是晴天多余的时间,劝勉人们应当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来努力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对董遇的这一说法极为赞赏,曾作诗说“此生有味在三余。”后来,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认为,学习中就要凭借“三余”精神努力进取,并据此将“三余书屋”改为“三味书屋”。

第二种,《增广诗句题解汇编》卷四载李淑《邯郸书目》:“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意思是说,经书如肉汤,史书如肉块,子书如肉酱,说读这三类书正如品尝这三种食物一样,各具特色,风味迥异,称之为“三味”,因而将书房取名为“三味书屋”,寓含博览群书之意。

第三种,古语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意思是说,读四书五经之类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经典史记如尝丰盛的菜饭;而读诸子百家学说,则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作料。“三味”取名于此。

第四种,当年的房主人,鲁迅的塾师、清末秀才寿镜吾认为“读书有味”,加之书屋后园子里种了梅花和桂花两种树,称为“二味”,合起来便是“三味”。

第五种,寿镜吾的子孙对“三味”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意思是为人要甘当老百姓,不去当官做老爷;满足于粗茶淡饭,不羡慕山珍海味的享受,认真体会诗书的深奥内容,从而获得深长的意味。

再看“三昧”。

“三昧”,佛教语,是梵文samadhi的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摒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原指诵读佛经、领悟经义的三重境界: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意思是说,诵经之前要止息杂念,做到神思安定专注;领悟经义态度必须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诚;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保持始终如一的精神。随着佛教思想与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渐引申为奥妙,诀窍,即对事物本质精神意义的概括。有“个中三昧”、“得其三昧”、“人生三昧”等说法,用来比喻领悟学问的精确与深刻或人生的真谛,具体一点,“个中三昧”、“得其三昧”中的“三昧”是“诀窍”或“精义”的意思,而“人生三昧”中的“三昧”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深刻道理”或“人生真谛”。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422200)

上一篇:读破一卷书 下一篇:解答高考语句排序题的五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