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

时间:2022-09-01 09:50:00

旋转型灌装机运动方案设计

摘要:旋转灌装机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所以应采用灌瓶泵灌装流体,并且使泵固定在某工位的上方。采用软木塞或金属冠盖封口,它们可由气泵吸附在压盖机构上,由压盖机构压入(或通过压盖模将瓶盖紧固在)瓶口。压盖机构可采用移动导杆机构等平面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此外,需要设计间歇传动机构,以实现工作转台间歇传动。为保证停歇可靠,还应有定位(锁紧)机构。

关键词:旋转型灌装机 运动 参数

旋转型灌装机也可称为回转型灌装机,一般采用连续式灌注形式,即包装容器在运行中自动完成灌注动作。由于灌装过程中包装容器沿圆周方向作等速回转运动,运动中同时完成灌装和封盖操作,因此旋转型灌装机连续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占地少、生产能力大,生产效率较高;但这类灌装机结构复杂、制造较麻烦。各种类型的液体物料(包括含气液体和不含气液体,低黏度、中等黏度和高黏度的液体)均可以选用合适的旋转型灌装机进行灌装。

设计旋转型灌装机。在转动工作台上对包装容器(如玻璃瓶)连续灌装流体(如饮料 、酒、冷霜等),转台有多工位停歇,以实现灌装,封口等工序为保证这些工位上能够准确地灌装、封口,应有定位装置。

一、初始参数

该机采用电动机驱动,传动方式为机械传动。技术参数见表1。

二、运动方案

用蜗轮蜗杆减速,用槽轮机构实现间歇运动,然后利用凸轮进行间歇输液运动,最后采用曲柄滑块机构压盖。涡轮蜗杆减速装置传动平稳,啮合冲击小;槽轮间歇运动机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机械效率高,并能平稳的实现间歇转位。如图所示:

三、运动循环图

四、凸轮机构设计计算

1.凸轮的运动规律

由于运动需要,在凸轮的一个运动周期内,凸轮有1/3周期处于近修止,且凸轮的行程是70mm。凸轮的轮廓曲线:要求凸轮在退程和回程的过程中,等加速等减速运动。h=70mm,δ0=2π/3ω=2.4πrad/s。推程:要求推杆凸轮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在加速段和减速段推杆的行程占一半。所以凸轮运动规律方程为:s=C0+C1δ+C2δ2 v=C1ω+2C2ω a=2C2ω2。退程加速度的边界条件为:在始点处δ=0,s=0,v=0;在终点处δ=δ0/2,s=h/2代入公式得等加速度推程阶段的运动方程为:s=31.9δ2,v=481.52δ ,a=3628.8 (δ=0~60º)

同理得,等减速退程段的运动方程为s=70-140(2π/3-δ)2/(2π/3)δ2,v=321(2π/3-δ),a=-3628.8 (δ=60º~120º)。等加速回程段的运动方程为:s=70-31.9δ2,v=-481.52δ,a=-3628.8( δ=0~60º)。等减速回程段的运动方程为:s=140(2π/3-δ)2/(2π/3) 2,v=-321(2π/3-δ),a=3628.8,(δ=60º~120º)。

2.凸轮尺寸的确定

(3)由凸轮运动规律知凸轮工作廓线的方程为:

五、齿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1.涡轮蜗杆的设计

2.齿轮设计

六、计算说明书

发动机通过涡轮蜗杆减速:n1:n2=z2:z1=1:20,因为n2=1440r/min所以n1=72r/min,齿轮1通过连杆4将转动传到齿轮5,又通过锥齿轮传到凸轮机构,n8=n7 n7:n5= z5:z7=1:1 n8=72r/min。

齿轮5又通过齿轮11、12和锥齿轮13传递到槽轮14,所以:n12:n5=z5:z12=1:1,n12=72r/min,n12:n13=z13:z12=1:1,n12=n13=72r/min。齿轮12又将转动传递给曲柄16,n12:n16= z16:z12=1:1所以n16=72r/min。

七、其他机构尺寸设计

1.槽轮尺寸设计

由转台形状知,槽轮有6个均布槽,所以运动系数k=1/2-1/z,所以拨盘转角2α=120槽轮槽间角2θ=60中心距L=125,R=Lsinθ=62.5mms= Lcosθ=108.25。

2.传送带的设计

已知转台直径=550mm,灌装速度=12r/min,两瓶子之间的距离l=550/3mm; 传送带的速度=220mm/s,因为n1=72r/min,所以r轴=29.19mm。

3.曲柄滑块机构设计

根据运动需要,设定杆16的长度=50mm,得出曲柄滑块机构的行程=2*l16=2*50=100mm。根据图解法得:

根据瓶口距曲柄中心的高度为160,所以杆18的长度=160-50=110mm。

参考文献:

[1]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第六版)[N].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朱文坚,黄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二版)[N].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 孙德志,张伟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N].科学出版社.

[4] 李柱国.机械设计与理论[N].科学出版社.

[5] 朱家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N].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公交车站改造原则探讨 下一篇:旋翼飞行机器人机器人飞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