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背后的隐秘情绪

时间:2022-09-01 09:38:46

《非你莫属》背后的隐秘情绪

原以为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的嘉宾晕倒事件很快会过去,却没想到事件还在持续发酵,重量级媒体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非你莫属》节目“一味盛气凌人、无知无畏,不懂得敬畏观众‘最后的武器’”,“职场不需要更多‘傲慢与偏见’”,李开复则在微博上发起“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但与此同时,节目主持人张绍刚表也示:“该坚持的,我们仍然会继续坚持下去。”

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同类型节目总会扎堆出现,在这种情形下,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引起关注,在众多近似节目中脱颖而出,必然有它的原因,或许因为它占据了先机,或许因为它刺到了群众的G点,或许因为它的节目质量超人一筹。和《非你莫属》相近的节目有很多,《职来职往》、《脱颖而出》、《天生我才》、《步步为营》等等,都是以求职为主题,但在收视率调查中,经常出现在综艺节目前三位的,却是《非你莫属》,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在于以夸大的方式展示“真实”,真实的职场现状,真实的雇佣关系,真实的残忍,如刘惠璞概括的:“真实并不美好,它只是真实。”

正是这种“真实”刺激到了观众。当一个求职者出现在节目中的时候,他已经携带了一个先天弱势的身份,但这种弱势身份,并不会得到主持人和波士团的同情,而是击打,这种击打的理由往往非常铿锵:使求职者领略真实的职场文化,接受磨炼。强势的主持人和波士团联手实施击打,弱势的求职者被动地接受击打,甚至羞辱,作为求职必经的门槛。在这样一个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求职日益艰难、劳资矛盾频发的时代,《非你莫属》里所展示的对立关系,毫无疑问会刺激到大多数观众,每一个不是大老板的观众,都会将自己代入,似乎自己就是刘俐俐,就是郭杰,就是那个在聚光灯灼烤、主持人拷问下大脑一片空白的当事人,《非你莫属》因此同时赢得了收视率和争议。

也正是这种“真实”吸引了观众。人的关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未必只会关注那些明朗的、温情的事物,也同样会关注冷酷的、黑暗的事物。当媒体批评《非你莫属》,并将张绍刚高高在上的表达方式,和《职来职往》主持人李响那种真诚谦和的表达进行比较时,完全忽略了,吸引观众的,很可能就是张绍刚在节目中过度表演出的冷酷无情。

《非你莫属》节目开播以来,有温情的场面,也有笑料迭出的情形,但最终获得广泛传播的,却是对嘉宾进行残酷打击的那几集,在节目被口诛笔伐的同时,它的收视率却并没有大幅下跌,因为,人们在那些正面的渴求之外,还有更隐秘的渴望,宣泄负面情绪的渴望。观众对《非你莫属》的期待,不是温情,而是残忍。观众默认了一个事实,这不是真实的求职现场,而是一个电视节目,求职者明明知道节目的取向,却还是欣然前往,说明他们亦有所求,比如,在接受击打的同时,也获得了关注,他们的尴尬,就是一份投名状。观众愿意先残忍地围观,再愤怒地吐槽。推动张绍刚说出那些争议性话语的,让节目组和波士团成员从不道歉,并表示要“坚持下去”的,就是这种隐秘的力量。

所以李开复的倡议一边获得成功,一边却在失败,并不是因为节目组谄媚“财富权力”,而是因为,“暴力从未消失,只是换了形式”,围观,就是一种隐秘的暴力渴望。

上一篇:蝙蝠侠:偏执狂启示录 下一篇:成人教育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