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为学生个性发展打下基础

时间:2022-09-01 08:44:34

以“点”带“面”,为学生个性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生在个性心理方面开始趋于稳定和成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自治需求强烈,他们对音乐有自己的喜好。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审美趣味更丰富,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利用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活动中掌握音乐的学习方法;然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去完成“面”的拓展,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我校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那么怎样寻找切入“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去完成“面”的拓展?我想就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欧洲民间音乐掠影”的教学设计,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深度解读教材,明确学科目标、单元目标与教材内容的关系,寻找切入点

高中音乐课程目标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的内涵,音乐鉴赏关注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启发学生在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中,获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在比较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通过学习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爱祖国、爱人民,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与国际交往的能力。

“欧洲民间音乐掠影”是高中音乐鉴赏的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的第四课。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民族风格的内涵。民族风格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是由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民间音乐是民族性格的密码,是作曲家专业创作的源泉,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欧洲经济发达,又是近现代交响音乐、歌剧、芭蕾舞剧的发祥地,巴赫、贝多芬、舒伯特、海顿等音乐大师的出生地,在世界音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与欧洲民间音乐异彩纷层,欧洲人在社会生活中常将音乐与舞蹈作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分不开的。

欧洲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大洲,地势平坦;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气候,全年的温差和干湿变化不大;欧洲人信仰基督教,在教堂里众人合唱赞美诗是其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格里高利圣咏:旋律简单朴素,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很窄,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采用七声音阶,有吟诵的风格,追求一种肃穆、超脱的气质。西欧的民间音乐深受格里高利圣咏影响,而东欧,特别是东南欧民间音乐除受格里高利圣咏的影响外,还受到与此接壤的亚洲音乐的影响,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欧洲有42个国家,教材中这一节列举了十三个国家的十三个作品,一节课全部听一遍就只是在走马观花,不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欧洲意大利、法国、德国、奥地利四个国家的专业音乐创作对世界音乐起了开拓作用,而在英国、爱尔兰保存了最典型的欧洲民间音乐,这种音乐也是美洲民间音乐的基础。所以我将西欧音乐特别是近来风靡全球的爱尔兰音乐作为切入点,从“乐”“舞”“歌”三个方面,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结合它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探究它的音乐风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选好资源,充分体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资源的选择要考虑其典型性,也要观注学生的兴趣,已有的经验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因为只这样,美好的音乐才有途径走进学生的心灵。

音色能给人带来美感和暗示,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民族乐器以其独有的音色,在音乐中常成为一个民族的象征。辨听音色还能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我请学生聆听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的前奏来引入爱尔兰的特色乐器风笛。并在随后与苏格兰风笛、中国的竹笛和唢呐的音色对比听辨的活动中,使学生记住爱尔兰风笛集中圆润精致的音色,类似中国竹笛。

爱尔兰的民间踢踏舞近十多年来风靡全世界,今年更是走上了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盛宴的春晚舞台。踢踏舞之王美籍爱尔兰人迈克高超的演技和他传奇的人生,对爱尔兰音乐的杰出贡献,自然是不可错过的资源。聆听他的故事,欣赏舞王高超的表演,学习简单的踢踏舞步,去感受爱尔兰舞蹈给人的激情与快乐,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爱尔兰民歌采用自然松弛清澈的声音演唱。教材中《即使你的青春消逝》是典型的爱尔兰民歌,旋律简单朴素,四句中有三句基本相同。没有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一个八度,采用七声音阶,有吟诵的风格和一丝哀愁的情调。学生听第二次就能随乐唱出。此时将其与中国西北民歌、港台流行的校园歌曲比较,与谁的关系更近?它在音色、旋律、节奏和情绪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就把握了爱尔兰音乐的风格。

三、培养学生聆听――体验――比较――探究――拓展的鉴赏习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我们处在信息化的社会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才能满足知识爆炸时代的需要。学习的过程也应是方法获得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聆听――体验――比较――探究――拓展”的过程。有关“聆听”“体验”我这不再重复,就“比较――探究――拓展”而言,我认为这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实现“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进而为终生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的必要途径。

欣赏爱尔兰踢踏舞,与美式踢踏舞比较,学生发现爱尔兰踢踏舞突出的特点:舞者上身基本保持直立挺拔,手臂动作极为简洁。在探究中学生发现这是因为笃信天主教的爱尔兰人曾经反对一切公开场合下男女的亲密举动;而曾长期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人更是将他们心中的热情、对自由的渴望掩藏在这种类似拘谨的舞蹈形式中。这个发现让学生感受到宗教习俗和历史对艺术的深刻影响。在接下去的爱尔兰民歌与中国西部民歌的比较探究中,学生们又发现两个国家的旋律、调式、演唱方式、音色与两个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历史、习俗的关系:中国西部多山,旋律也同地貌一样起伏跌宕;以独唱为主,则节奏自由,多装饰音和滑音;自然环境恶劣,所以声音苍劲有力。因此,同样是众多离别带来了哀愁,中国西部民歌与在温暖湿润的平原上生活,笃信天主教的爱尔兰民歌全然不同。由此,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中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是由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性格密码。

了解民族特色,能增进理解,和谐共处。而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式也能给我们以启示。在拓展的环节中,我让学生就沉寂千年的爱尔兰踢踏因迈克而风靡全球,说说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注意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思考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相信这种思考会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音乐产生更浓厚、更持久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多灵感与启示,给“面”的拓展提供方向

就一“点”琢磨透,需要大量的时间,“面”的拓展教师应给予方向。多媒体课件能将音、画、文字在时间上完美的整合,营造教学氛围,帮助教师给学生更多灵感与启示。

如课件在导入这一环节,在学生熟悉的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的旋律中,欧洲地图,欧洲极具胜誉的交响乐团、歌剧、芭蕾舞剧、踢踏舞、华尔兹等精美图片,及同学们熟悉的欧洲古典音乐大师一一出现在背投上,这时让学生来说说对欧洲的印象,引入课题。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识到欧洲人将歌、舞、乐作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促使了现代交响乐、歌剧、芭蕾舞剧和一个个音乐巨匠的诞生。

在浏览西欧其他国家民间音乐这一环节,我将说明活动要求的文字与西欧地图整合,暗示民间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欣赏西班牙乐曲《多快乐》时,出示班杜利亚琴、新疆女郎、印度女郎、吉普赛女郎、西班牙圣家赎罪大教堂的图片。暗示从印度来受教会迫害的吉普赛音乐在西班牙音乐文化中有重要地位,欧洲音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在欣赏意大利歌曲《妈妈》时,出示帕瓦罗蒂与曼陀铃的图片,并请学生学习芭蕾手位。暗示在意大利诞生了美声、歌剧、芭蕾舞剧,曼陀铃是意大利的特色乐器。欣赏法国民歌《可爱的故乡》时,出示华尔兹和游吟诗人的图片,并请学生用华尔兹舞步来表现音乐。暗示欧洲的游吟诗人将欧洲的音乐风格进行统一,法国人浪漫华丽开放的特点。

在进行简单的课堂小结后,我让学生运用体验和比较的方式,自由选择课题进行课后音乐探究,并以西欧民间音乐为例,提出四个课题供学生作选题的参考:

(1)西班牙音乐与印度音乐有什么关系?

(2)法国民歌《可爱的故乡》的旋律和华尔兹都来于德国农村,但法国音乐具有什么风格?游吟诗人对欧洲音乐起了什么作用?

(3)意大利民歌《妈妈》是创作歌曲还是民歌?意大利对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

(4)对今天所鉴赏的西欧的民间音乐作一个归纳整理。

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有选择的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的特色。

艺海无涯。让我们以“点”带“面”,做学生音乐鉴赏的引导者,给学生学习的动力、方法和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用音乐丰富自己的人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责编 / 董 璐

上一篇:农村小学如何围绕探究活动上好《科学》课 下一篇:传感器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