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生态价值及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9-01 08:05:25

银杏的生态价值及栽培管理技术

摘要:介绍了银杏的生态特征及生长习性。从净化空气、保持水土、调节气温、药用等方面论述了银杏的生态价值。从栽种、灌溉、施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银杏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银杏;特性;栽培技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S6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85-03

1 银杏的生态特征

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属银杏目,果核呈白色,俗称“白果”,古称“公孙树”。银杏属落叶高大乔木,高达30~40m,树干通直。树皮淡灰色,老时黄褐色,有纵裂。雌雄异株,雌株大枝开展,雄株大枝向上伸展,有长、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叶片扇形,顶端常出现浅裂。花单性异株,罕见同株。球状生于短枝叶腋或苞腋,雄球花为荑花序状,雌球花具长梗,梗端分杈。种子核果状,近球状椭圆形,外种皮肉质,熟时橙黄色,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胚乳丰富,子叶2枚。花期5月,果期6~10月。

银杏为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土壤,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在酸性土(pH值为4.5)、石灰性土(pH值为8.0)中均可生长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土最适宜,不耐积水之地,较能耐旱,但在过于干燥处及多石山坡或低湿之地生长不良。在贵州海拔1000m以下地区均生长良好。银杏的用途广、经济价值高,随着银杏地不断开发和利用,发展银杏将成为习水县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

2银杏的生态价值

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的种类,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贵的药材和干果树种,由于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具有重要价值。银杏的生态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叶子和种子,同时还是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调节心理的良好树种。

2.1 绿化环境

银杏抗病虫害,被公认为无公害的树种,是观赏、绿化最理想树种。在公园、园林、住宅小区,行道两旁,都可以栽植银杏,增加绿化。

2.2 净化空气

银杏具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可在工业区、住宅小区、城镇、人口密集地、休间小区等按一定比例种植银杏树,形成银杏林区、银杏林带,净化空气,减少大气层悬浮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

2.3 保持水土

银杏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风沙侵蚀地带,栽培银杏防护林区、防护林带,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2.4 防治虫害

银杏有杀死农作物病虫的功能,尤其对棉花虫、叶螨、桃蚜、二化螟虫等尤其有效。银杏是农作物虫害的天敌,在农业区周围种植银杏,能够有效保护农作物。

2.5 调节气温

银杏树具有维持冬暖夏的功能。盛夏时节,掌心触摸银杏树干,手感冰凉,触摸其他树干(柳树),掌心觉热。据测定,盛夏时节,阳光直射大气气温高达40.2℃时,银杏树下为35.3℃,大气气温与银杏树荫下温差为4.9℃,而垂柳温差仅为2.3℃,银杏调温能力为柳树的2倍多。因此,营造银杏林区,银杏林带,形成规模,造成小区气候,对农田,居住区均有调节气温、改善气候的良好效果。

2.6 调节心理作用

银杏能够间接调节人的心理。与之相处,人能够自我调节,绿化心灵,达到心平气和,心泰康寿。

3 银杏的经济价值

3.1 核仁的食用价值

核仁是滋补保健食品,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食用历史已有1000余年。核仁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化学物质。热晶香精微甘,略有苦味,食之口味清新,润喉养肺,广泛用于食品烹调和饮料酿制,是人们喜爱的滋补保健品。目前在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核仁广泛应用于食品烹调、酿制、饮料、名酒、饼干、罐头等。

3.2 银杏药用价值

3.2.1 核仁的药用价值

核仁中除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银杏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银杏醇、白果酚、五碳多糖;脂面醇瓣虞分。我国中医一直将白果列为重要药材,白果酸抑制多种杆菌及皮肤真菌,并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瘟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各地临床试验证明,经常食用白果,可治高血压、止白带、咳嗽发热;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皮肤病、牙痛等疾病,还有清热抗菌、润肺益气、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定痰喘、去皱纹、防衰老、润音喉、健身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

3.2.2 叶的药用价值

银杏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各国药学界和化学界科学家对银杏叶做了分析研究,发现叶中的成分极为复杂,除药用价值远远超过核仁外,已成为食品和饮料的新原料。从银杏叶中可提取黄酮甙、银杏苦内酯及萜类等多种药物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银杏叶制剂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良药。

3.2.3 外种皮的药用价值

银杏外种皮中含有糖、多糖、微量元素、甙类二酚类、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银杏外种皮水溶性成分有较好的镇咳祛痰、对抗过敏介质和抗原、对呼吸道平滑肌的解痉、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血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3.2.4 木材的价值

银杏木材优良,素有“银香木”之美称。银杏木材纹理直,结构细而均匀,易干燥加工,刨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好,胶粘容易,握钉力中等,不劈裂,不反翘,胀缩性小,硬度适中,平稳不裂。常用于建筑、装饰、镶嵌、各种雕刻工艺、高级文化和乐器用品以及工业特殊用具等,如匾额、木鱼、印章、工艺晶、绘图板、测尺、仪器盒、笔杆、棋子棋盘、网球拍及各种琴键等。在工业上常用于纺织印染滚、翻沙机模型、漆器模型等。

4 银杏的栽培管理技术

4.1 栽植技术

4.1.1 选苗

栽植苗要粗壮,根系应完整,无病虫害,树干、根系无大损伤,随挖、随运、随栽、随浇、随管。目前银杏苗木中间商很多,良莠不齐,不少银杏假植2至3个月未能出售,这种苗由于水分失去太多,栽植后很难恢复,出芽不齐,成活率极低。

4.1.2 挖穴

栽植穴要大,一般挖0.8~1.0m见方。如果苗木粗壮,树穴要相应加大,一般掌握穴径是苗木胸径的15~20倍。

4.1.3 施肥

栽植银杏时,穴中要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要少施。肥料与熟土充分拌匀后施在穴的中部或中上部。再放20~30cm的土壤后才能栽植,以防根系接触肥料而烧根。如无合适的肥料,不宜随便选用,以免烧根,可成活后再行追施。

4.1.4 压土

栽植时,埋土一定要层层压实,使银杏根系与土壤密切结合,只能用脚踏,不能夯实,以防伤根。春季雨水偏多,土壤偏粘,如土湿则不能踏实,只能采取浅栽、高培土来防此弊病,让土壤自然下沉压实。

4.1.5 栽植

栽植银杏时,浅栽尤为重要,这与银杏根系特点与发根温度有关。银杏栽植随着深度地加大,地温上升就慢,且透气性下降,湿度加大,对根系伤口愈合和发新根不利。雨后根部易积水造成烂根,故一定要浅栽。浅栽后上层地温上升快,土壤通气性好,银杏根系愈合早,发根快,雨后又不易遭受涝害。

4.1.6 浇水

栽后要浇透水,使穴内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结合,能充分吸收水分。浇水后地面自然下沉,保证根基与地面相平或高出1~2cm。这样植株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苗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4.2 育苗管理

4.2.1 适量浇水

这是银杏栽后最关键的问题。此时合理地浇水至关重要,水量大会导致烂根,缺水又会影响苗木生长。可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浇水,浇则浇透,防止拦腰水、表皮水,浇水后还要注意松土保墒。阴雨天少浇或不浇水,并及时排除积水。

4.2.2 适当施肥

银杏栽植成活后,要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合理确定施肥量。施肥一般以有机肥料为主,适当配合专类化学肥料。施肥方法可以沟施、穴施、撒施等。

4.2.3 整形修剪

银杏栽植,应重修剪。因其所发枝条特别乱,所以要有目地修剪,尤其对重叠枝、直立交叉枝、横生枝要修剪处理,保持一定的树形,使银杏高大、挺拔、匀称、美观。

4.2.4 病虫害防治

银杏虫害主要有刺蛾和超小卷叶蛾等,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叶枯病。根系病一般是由根部积水所造成,叶枯病主要是缺肥、树势衰弱所造成,与高温也有一定关系。根据不同的病虫害,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加强肥水管理,也是防治病虫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米发杰.银杏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2005(8):142~143.

[2] 邵学红,陈爱华.银杏树的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1999(2):24~25.

[3] 银杏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7~18.

[4] 银杏的开发价值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5(6):32~36.

[5] 银杏的经济价值及其栽培技术[J].福建热作科技,2009(4):132.

上一篇:紫薇栽培养护技术 下一篇:红松大苗移植与改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