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与分析

时间:2022-09-01 06:00:53

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研究与分析

【摘要】 我国的电子通讯行业已经存在发展了很长时间,并且近些年来实现了极大的进步,其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力也逐渐增强,同时对于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周期并不长,更新换代的频率比较快,因此需要加强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的设计与分析,使得电子通讯设备更加安全,使电子通讯行业也实现良好的发展。本文就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电子通讯设备 可靠性设计 技术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科学技术快速更新,电子通讯设备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现如今人们对电子通讯设备的需求量逐渐扩大,电子通讯设备的种类形式也逐渐增多,对电子设备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技术分析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其可靠性,因此需要科学的分析这些因素并提出科学的策略,使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一、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的意义

信息化背景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电子通讯设备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电子通讯设备的生产使用过程中,可靠性设计是极为重要的,可靠性设计技术是保证电子通信设备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使得电子通讯设备能够有良好的质量。信息化时代,电子通讯与当前发展的速度还不能有效地适应,人们对于电子通讯设备的要求、需求更多,因此为了使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就需要电子通讯设备不断的优化和创新自身的元器件,保证电子通讯设备能够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以及便利化的l展,[1]使其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保证电子通讯设备更加安全、可靠。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能够使得用户对电子通讯设备产生良好的反馈,使电子通讯设备在今后的电子市场中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技术的发展,能够使科学技术更好的更新,能够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研究

1、降额设计。电子元件、设备很多时候出现故障都是因为降额设计的问题,如果元器件、设备的工作应力比额定值低,电子元件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就会降低,使得电子元件、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升,元器件、设备能够承受的工作应力如果大幅度超出或者低于额定设计,就会使得电子元器件、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增加,其可靠性受到影响,因此在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降额设计。

2、余度设计。余度其实就是设备有很多能够顺利完成给定功能的单元,通过余度设计,如果电子设备其中的一个单元出现功能丧失的问题,其他单元可以代替,只有全部的单元功能都丧失,设备功能才会失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余度设计能够增加设备的单元,使设备的体积、重量、成本等都得到提升。[2]余度设计的应用一般是在其他设计技术都不能满足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的时候。

3、电磁兼容设计。当前电子设备的应用逐渐增多,电子设备的种类逐渐增加,电磁频谱也比较紧张,电子设备中电磁兼容问题逐渐呈现出来,由于我国的电磁兼容技术起步比较晚,因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近些年来电磁兼容设计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实践方案,在接地设计、屏蔽设计、滤波设计等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3]电磁兼容就是电子电器设备在电磁环境中,依据设计需要的实际能力,就是在电磁环境中不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受到其他设备的干扰。现如今随着电子设备系统使用的频率逐渐提高,电磁兼容产生的辐射也会越大,就需要在设计电子产品时对其辐射进行抑制,重点考虑电路的设计、接地、布线等。

4、热设计。而今的电子通讯设备逐渐实现集成化、高密度发展,设备的散热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成为电子通讯设备性能以及可靠性的重要影响要素。热设计也就得到了更多的关注,热设计技术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热设计其实就是通过加热、恒温或者冷却的形式,使电子设备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正常的工作。电子通讯设备的热设计就是要依据电子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热特点,找到合适的散热方法,减少成本支出,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电路设计、结构以及维修性设计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电子设备热设计,使得电子设备更加安全可靠。热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仿真和评估,使散热风险得以释放。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通讯设备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电子通讯设备的种类逐渐增多,使用需要也逐渐提高,电子通讯设备的质量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制约电子通讯设备可靠性设计的因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使得电子通讯设备设计更加可靠,提高电子通讯设备的质量以及安全性。

参 考 文 献

[1]徐S. 浅析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2:299-300.

[2]贯春发. 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136.

[3]魏红武. 浅谈电子通讯设备的可靠性设计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86.

上一篇: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射频与微波开关 下一篇:手机的发展、瓶颈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