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急诊手术诊疗20例分析

时间:2022-09-01 05:52:45

舟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急诊手术诊疗20例分析

【摘要】临床上单纯的舟骨骨折及单纯的月骨脱位十分常见,但舟骨骨折同时合并月骨脱位的病例相对较少。我院近3年共收治了“舟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病例20例。均急诊手术采用了“腕关节前侧横形切口,切开复位,双螺纹空心螺丝钉内固定舟骨骨折”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治疗策略。

【关键词】舟骨骨折;月骨脱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8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骑摩托车摔伤12例;工矿外伤:高处坠落摔伤6例;生活外伤:雪天路滑骨摔伤2例。

1.2治疗方法20例病例均急诊(行急诊手术)手术。均采用了腕关节前侧横行切口,先行月骨脱位、复位,后行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

病人取平仰卧位,臂从麻醉生效后,病人患手置于手桌上,常规消毒,铺单。以手舟骨结节为中心,做与腕掌横纹相平行切口,切开皮肤,铺术创保护巾,切开深筋膜,纵形切开腕横韧带、剥离、显露脱位的月骨,直视下牵引手法复位。成功后,显露舟骨结节及骨折处。因急诊手术,均未处理骨折断端复位舟骨骨折。由结节部钻入一枚直径1.0MM克氏针为导针,钻入方向为沿额状面和失状面各45o,再行直径3.0MM双螺纹空心螺丝钉沿克氏针拧入,见骨折断端加压、冲洗,仔细修补受损韧带及关节囊,逐层缝合术创,术后管型石膏固定,患腕关节轻度掌屈桡偏位6周。

2结果

术后随访1.5-2年,19例舟骨骨折骨性愈合1例舟骨骨折于术后3月拍x线片发现骨折断端吸收,行再次手术植骨后,骨性愈合。无舟月骨坏死,无感染。

术前2例正中神经损伤,术后1例正中神经损伤,经治疗均恢复正常。腕关节关节功能,优良16例,可3例,差1例。

3讨论

3.1手术指征舟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受伤机制十分复杂。闭合复位,由于舟骨、月骨同时受损,相互影响,无法成功。故本组20例均采用开放手术治疗。

3.2手术时机选择由于舟骨骨折的不愈合率较高,月骨脱位的坏死率较高,故患者入院后,诊断明确。无禁止,均采用急诊手术,力争在损伤初期,伤后6小时内手术,尽早恢复损伤部位局部血液,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骨坏死及骨不愈合的发生。

3.3术式及内固定物的选择①腕关节前侧横形切口,只利用此一切口即可以完成月骨脱位的复位,又可以完成舟骨骨折的固定,避免了同一切口完成2处操作造成的组织过度牵拉。高效避免了医源性神经损伤。且处于腕横纹处术创愈合后,功能影响小,美观。②先复位月骨脱位,后复位舟骨骨折,并内固定舟骨骨折。先复位月骨脱位。月骨脱位行切开复位,相对简单。不论是月骨前脱位,还是月骨周围脱位,切开复位均不困难,只有月骨复位后,舟骨骨折才能依靠正常解剖的舟月关系,进行舟骨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③舟骨骨折采用了双螺纹空心螺丝钉加压固定。利用了双螺纹距的大小不同,产生加压,有利于骨折愈合,固定可靠,优于其它内固定方式。但应用时应注意其固定角度,额状位及失状位均为45°。④术中仔细修补受损关节囊及韧带也是术后功能良好关节稳定的前提。

总之,舟骨骨折合并月骨脱位,临床上并不多见,急诊行腕关节前侧横形单一切口复位、月骨脱位、舟骨骨折同时(行双螺纹空心螺丝钉加压固定)固定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愈合率高。骨坏死少,术后早期行腕关节功能练习,关节功能好,在其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吴克俭,侯树勋,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骨科实用固定技术》.

[2]徐国成,韩秋生,李长友,路磊,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骨科手术图谱》.

上一篇:300例会阴伤口皮内缝合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86例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患者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