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软式垒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9-01 05:52:31

关于中学软式垒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软式垒球作为新兴的一门体育课程正在教学实验并准备推广,软式垒球有望成为阳光体育的新的载体。文章针对目前软式垒球开展的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认为在目前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趋势下,软式垒球在中学开展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学 软式垒球 可行性 建设措施

一、软式垒球开展的课程背景

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必然要求我们的体育课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背景之下,新的课程管理机制就诞生了:国家管理,地方管理,学校管理。在学校的管理权限有效的放宽之后,校本课程应运而生。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地利用本校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课程,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灵活性、差异性和直接的实践性等优势。在国家政策要求下,软式垒球这一新型的课程已被引入到了学校课程当中。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课程,软式垒球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因软式垒球自身的学科特色,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二、软式垒球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1.软式垒球课程特点。(1)教学安全,组织方便。器材:软式垒球教学的器材由球棒、比赛球、击球座、手套、跑垒垫、运动服组成。球棒和球改变了以往金属或木质球棒以及实芯硬式球的材质,均采用柔软的材料制成。击球座也是柔软材料制成。软式垒球的垒垫由原来40cm×40cm的正方形垒垫改为现在80cm×80cm“L”形的三角垒垫,并对进攻与防守队员垒上的活动范围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软式垒球经过器材方面的改造,降低了球的飞行速度和距离,不会对任何校园设施造成破坏。由于器材软式安全,所以,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不需要佩戴安全帽,穿专业的垒球鞋,只需轻便普通的运动服、运动鞋即可。场地:软式垒球在室外、室内均可开展。依据学校场地实际情况,可设置“场地特别规则”。半个篮球场、一整块足球场都可以开展。没有实际的场地规范,如果需要开展比赛,只需教师按照比赛要求用石灰粉画出比赛区域规定用线,准确摆放跑垒垫即可,简单易行。规则:除去软式垒球标准的九人制玩法之外,也可根据实际人数,制定“三垒包制”、“两垒包制”或删减同等人数等多样式玩法。还可利用球、球棒、T座等教具,与球门、呼啦圈等校内其他体育设施和教学器材相结合,开发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2)教学内容简单易学,注重“身”“心”的相结合。软式垒球的基本技术有:传球―肩上传球,接球―双手接球(平击球,地滚球,高飞球),击球。学习起来简单,基本技术掌握速度快,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融入比赛规则,在教中学,在学中练。软式垒球中每个人上场均可打到球,对一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无疑会增加他们的参与热情和信心。运动过程中涵盖了跑、跳、投、打多项技能,为增强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各个方面的身体素质,提供了多元的提升空间。孩子们可以凭借跑的快、接的稳、传的准、打的远等任何一项特长为球队、为班级争光。(3)教学过程中传统与创新并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软式垒球是击打击球座上的固定球,这是为初学者设计的学习形式。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考虑改为“慢投软式垒球”,即击球员击打由投手投过来的飞行的球,以增加比赛的刺激与精彩程度。软式垒球新颖、独特的攻防对抗形式以及比赛规则,形成了软式垒球极具益智性的游戏风格,促使每一名参与者必须手脑并用,为体育课程营造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氛围,能够自然地吸引学生走到户外,自觉参加体育锻练。(4)倡导“沟通”与“协作”,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做为集体项目,软式垒球运动弘扬团结、协作、忍耐、纪律、勇气、进取等精神,融入了德育教学,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技术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探索与尝试。

2.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中学时代是学生的青春期阶段。体态巨变,身高、体重、胸围变化;身体机能增强,各组织器官成熟;身体素质提高,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力量快速发展;性发育成熟,青春期后,性器官迅速发育成熟,功能完善,形成第二性征。由于学生身体的发展变化,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选择上要联系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软式垒球结合了跑跳投等多项运动的技术特点,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素质,激发他们的兴趣。

3.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中学时代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意识、意志力等都增强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品质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外部强加的开始拒绝,进入叛逆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会投入极大的精力。软式垒球的课程特点正好满足了中学时代学生的兴趣,他们喜欢软式垒球比赛过程的新鲜和团队合作,他们喜欢软式垒球技术特点的简便和灵活,他们喜欢软式垒球带给他们集体的凝聚力和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严丽,朱光辉,王悌.棒垒球课程评价指标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

[2]田欣欣.对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0.

[3]邵丽华.关于普及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教育学院院报.2010.

上一篇:零经费构造电脑维修虚拟平台 下一篇: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