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业:3D热潮悄然而退

时间:2022-09-01 04:48:41

电影工业:3D热潮悄然而退

作为世界头号的电影市场,美国无疑成为全球影业发展的风向标。

在电影工业里,3D技术早已有之,也早有应用。不过,3D真正的广为人知,备受追捧,还要从今年去年播放的3D电影《阿凡达》算起。《阿凡达》已经超出了一部影片的影响力,而是变成了一个社会现象、时尚潮流。在这个潮流之下,原本不温不火的3D技术快速升格为3D产业。电影、电视人、设备商跃跃欲试,摩拳擦掌,意欲在这个新领域里最大化的圈地。

然而,近日的《纽约时报》以《3D电影开始势微,好莱坞已显不安》为题发表文章,开篇便质疑3D电影的蓬勃时期是否已经结束。情况看起来似乎如此――至少对于美国的电影发烧友来说是这样的,即便好莱坞仍在炮制一堆花里胡哨的3D电影。

3D电影遭遇“滑铁卢”

D是英文Dimension(维)的字头,3D电影即是三维立体电影的意思。在观看3D电影时,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

当3D版的《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简称《加4》)近日在北美上映却票房不济后,3D电影大势不在的担忧已然波及整个好莱坞。《加4》的拍摄与宣传可是花费了迪斯尼公司四亿美元。一般来说,大片的3D票房一般都有六成的收益,可是3D版《加4》的票房只有47%。金融服务公司BTIG分析师理查德-格林菲尔德由此断言:“美国消费者已开始排斥3D技术”。

尽管一部电影的卖座与否不能代表整个电影业的风向,但是近日的电影市场态势的确没能对片方3D部门的总监们有所安慰。据悉,派拉蒙公司发行的梦工厂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在六月的第一周,大约共售出5380万美元的电影票。其中,3D版的票房收入仅占四成五。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原因之一是“观众不满3D版的电影票价格太高,而且人们对佩戴3D眼镜观影时的新奇感也在减弱”。但更深层次的问题是:3D技术虽然催生了包括《阿几达》、《艾丽斯梦游幻境》等最奇特的电影,但也抄了中等成本电影的底,其他电影已无法在票房里大快朵颐。

“观众们实际上相当聪明,”Imax电影娱乐公司总裁格雷雷戈・弗斯特表示,“当他们觉察出某种东西的火热程度变得并不符实时,他们便马上心领神会了。”

3D电影存硬伤

为了应对3D的狂潮,很多影院加大了对3D播放设备的上马,近日在中国范围内,各大院线都在马不停蹄抓紧增加3D放映厅,疯狂采购3D设备已经成了这个行业的一场战争。

国际上被认可的电影器材制造商屈指可数,不仅来自中国的订单在增加,其他国家的影院也在大力采购。极大的需求与有限的生产量形成了矛盾,加上在运输途中进出关花费的时间,订购一套3D设备要等两个月一点都不夸张。有制造商表示,以前是盼订单,现在是不敢接订单,就怕不能及时交货。但近日其股价劲跌,该公司预计2012会计年度特许使用费的毛利率将下降。

在3D大潮的背后,还有一点似乎也成为3D产业的硬伤,那就是观看3D影视还需要戴“眼镜”。

看过3D电影的人都知道,在看电影的那个几个小时里,要把自己变成“四眼”,如果已经是近视戴眼镜的人,那就要把自己变成“六眼”。从现有技术来看,不论是看3D电影还是3D电视,这个眼镜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这个眼镜戴上去并不那么舒服,而且,长时间观看,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视力。还有人总结出,看3D电影最好的位置是屏幕的中轴线上,但是一个放映厅里,中轴线上的座位是有限的。在其他的位置上,更容易引发眼睛的疲劳。在没有很好解决“四眼”问题之前,3D产业的发展将始终是“心有余悸”。

对于蜂拥而起的3D作品,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了反对的态度,尽管作为一项技术,3D带给观众的是视觉上的享受,但对于有故事性的电影产业而言,3D更应该是一个用来辅助的工具。

此外,3D电影本身票价就较高,如若没有更加出色的故事和画面,观众也不会买账。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位观众表示,“现在的3D电影,只有个别场景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戴上眼镜,色彩还会失真,一走出影院,就觉得多出的钱白花了。”

需求应犹在,计划待调整

3D电影在美国之外的表现与在北美的不尽如人意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说票房结果在美国本土相当惨淡的话,那么其在国际上的情势则正好相反。的确,3D银幕使《加4》在海外的首个周末,赚得2.56亿美元的票房。迪斯尼公司因此鼓吹,这个数字在其电影的国际首映中是史无前例的。当电影每次占总票房七成的收入来自北美之外的地区,美国本土观众的口味还会得到重视吗?

事实是,在票房低迷的上半年过后,好莱坞仍旧大幅进军3D电影,试图走出低谷。即通常称为夏季档期的5月至9月,美国众多制作公司将一举推出16部3D制式的电影,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其中,最受期待的是《变形金刚3:黑月降临》和《哈利・波特7》的下部。

2011年上半年,美国电影票房虽稍有赢利,但与去年相比回落了九个百分点,上座率更是下降了一成;不仅如此,家庭娱乐销售方面(例如光碟版影片销售)也出现萎缩。据数字娱乐集团分析,在所有的电影销售安排中,包括在线观看和DVD贩卖,家庭娱乐此项的收入下滑了将近一成。

今年上半年,美国的映像出租行业几近崩溃,如果将实行减价的碟片出租摊贩和客户预订收入全部算在内,其赢利额仍旧下滑了三成六,下降到四亿四千万美元。另外,盒装影碟销售下降两成至22亿美元,而视频点播盈利额也是增长艰难,不到盒装影碟的四分之一。

在票房方面,即使已然成为好莱坞票房表现最稳定的动画电影,也同样陷入萧条。作为该类型电影票房前三名的影片――福克斯的《里约大冒险》、派拉蒙的《兰戈》、环球的《拯救小兔》――票房总额也没有超过梦工厂于四年前的五月中旬发行的《怪物史莱克3》。

《功夫熊猫2》似乎对成为今年以来最卖作的动画电影信心满满,然而它必须比前一部发展得更好,才能打败去年票房2,387亿美元的《怪物史莱克4》。

制作公司的主管们认识到,电影工业亟需重整3D战略。虽然就《功夫熊猫2》来说,动画电影发行仍旧表现不俗,而且还解决了初期脸型较小的观众使用3D眼镜不适的问题。但是,像《加4》这样老少成宜的电影似乎保守旧有的风格才最为合适。

有专家预测,3D电影应当会是电影的未来趋势,但目前大家高估了这种趋势到来的速度。

《纽约时报》转述格林菲尔德的观点:“在大片云集的周末,票房向2D电影大幅倾斜,3D电影的票房则远远低于其银幕配置比例,主要的电影制作公司要重新考虑他们下半年及2012年的3D电影上映计划了。”

上一篇: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胀居高不下迫使美国经济硬着... 下一篇:中国家具出口企业多路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