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与设计的结合思考

时间:2022-09-01 04:23:37

“风水理论”与设计的结合思考

摘要:本文以我国传统风水理中的美学特征对称美,和谐美,象征美,人文美四方面为出发点,结合当代设计发展,阐述了风水理论于设计中的积极意义,指导今天的设计师正视风水文化的正面价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从而最终结合到设计中。

关键词:风水理论 美学特征 设计实例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5-

一、引言

风水理论在我国发源流传已有三千余载,它经历了从无形到有形,从经验到学问,从被忽视到引起广泛的关注的过程。不可否认,风水理论中有其迷信的成分,但它也蕴含了古人智慧的结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对待。中国传统的“风水”主要是指古人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生态、景观等一系列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定、以及相应的规划和建筑措施的总括。风水理论的美学原理主要是对称美,和谐美,象征美,人文美四个方面。它展示了伟大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观念。

二、风水的定义

风水术源渊流长,历代沿革,因此有不少名称,除叫风水之外,还有堪舆、卜宅、相宅、青乌、表襄、形法、阴阳、地理、山水之术等等名称。因此,要真正理解风水理论就必需先从它的定义谈起。

风水术在周朝时开始出现,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他在《葬书》中说:“葬者,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清人范宜宾为《葬书》作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其中精髓是一个“气”字!

三、风水理论与设计的结合

我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主要有4个美学特征:对称美、和谐美、象征美、人文美。笔者主要从风水理论的这4个美学特征为出发点阐述了其与设计的结合。

(一)风水理论之对称美与设计的结合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甚至城市规划也依照这个原则,建筑构图中,大量运用平衡对称。风水理论认为,一个均衡对称完美无缺的建筑是一种吉利的表现,反之则认为是凶煞的兆头。如房屋的前高后低,建筑形体的杂乱,大门两扇门扉宽窄不同等,均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自然美的形象表征,古今中外,许多建筑,古城都是有着严格对称的,我们生活当中的生物如蝴蝶,蜜蜂等,都是对称的,大量运用平衡对称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有机的模仿。是人们生活情趣的一种体验。

如圣彼得广场,就是一种对称美格局的完美体现,这个广场是由284跟圆柱和88根方柱组合而成,通过中心广场贯穿着一条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严格的排列着两行主要建筑,给人庄严,神圣,吉利的感觉。更体现了均衡对称的构图美。

(二)风水理论之和谐美与设计的结合

我国的贤哲是很讲美的,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国语•楚语》对此作了记载:“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和谐。

风水学中的和谐美主张观照山川,巧加改造,从而获得自然美和建筑美的和谐统一。皖南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它决定了这的村落布局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地理环境的约束,受传统思想的作用,使村落整体轮廓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水取得自然的和谐。风水观念的影响在村落布局也体现了出来。

(三)风水理论之象征美与设计的结合

风水理论中的象征美学,主要是数的象征,形的象征,物的象征。数的象征,例如北京紫禁城的很多地方都与数字“九”有关,如九龙壁等,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以九为尊,把九作为皇权的象征,所以很多与皇权有关的地方都出现九或九的倍数。

形的象征,如天坛,位于北京外城永定内大街的东侧,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位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在中国大地上从南到北的风水民居院落中,无论是四合院,还是三合院,其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前低后高,中间平整虚空。

(四)风水理论之人文美与设计的结合

人文美的创造是风水审美观的另一追求,其学说充满了浓郁的封建礼制伦理色彩。中国古代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儒学历来主张礼、仁、孝的礼制制度和社会道德集宗法伦理观念的作用,这就培养了人们在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意识和敬服顺从的心理素质。

在建筑方面,这体现为建筑也有严格的等级。比如屋顶形式,按照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区别。一般的民间住宅都采用悬山和硬山屋顶。但紫禁城的太和殿和明十三陵长陵的棱恩殿都是采用重檐庑殿式屋顶。按等级制度排列为庑殿、歇山、悬山、硬山等。

四、结语

概言之,中国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自然观,环境观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艺术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不能因为其混杂着一些迷信的成分,而忽视了它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中有很多合理因素是值得今天的设计师在实践中去研究和继承的。我们的设计只有立足本土文化,才可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希望我们能正视风水文化的价值,运用于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风水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亢亮、亢羽.风水与建筑.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王其享.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上一篇:“柔性视界” 下一篇:从《天工开物》之“彰施”浅析施法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