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

时间:2022-09-01 04:02:15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

[摘要]在目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构建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非常重要。尽管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割规范》的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整体来看,这些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依然不完善,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重要意义分别从资产管理、违法违纪以及会计资料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分析,然后系统阐述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112

内部控制制度是组织建立起来的用于确保资产安全、信息可靠、活动可控的一系列的制度综合。实践证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众多组织纷纷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动因。我国2012年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并要求2014年1月1日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执行,这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才刚刚起步,因此很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是很完善,这导致了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审视诊断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以及调整,确保内部控制规范性有效开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内部控制产生于企业管理领域,随后被引入了公共管理领域,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中体现在资产管理规范、违法违纪遏制以及会计资料准确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11提升资产管理规范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于资产管理规范性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资产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现有的资产管理规范性较差,从而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种资产流失问题屡见不鲜。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确保资产管理更加符合相关要求,使得资产管理规范性持续提升,继而减少各种资产流失的情况。

12减少违法违纪风险性

在国家反腐倡廉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铲除以及挤压行政事业单位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生存空间。众所周知,这些年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成为违法违纪活动的重灾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单位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个别领导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做出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及时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约束领导者的权力,形成一个不能违法的良好控制机制。

13改善会计资料准确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有效地改善会计资料的准确定,财务会计信息不完善、虚假等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内部控制从内容层面来看,可以划分为会计内部控制以及管理内部控制,其中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就是确保各种财务信息的客观准确,因此借助于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与实际发生相符。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包括内控环境、风险评估、监督管理、控制活动以及信息沟通五个基本要素,本文围绕着五个要素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典型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全面把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

21内部控制环境差

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文化氛围、授权模式等,内部控制环境是否良好将会直接左右内部控制效果。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不是很理想,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文化制度、授权制度要么缺失,要么不健全、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下降。

22风险评估效度低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一环,其主要工作就是对于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以及评价,这种识别以及评价将会直接界定下一步的活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方面,风险评估制度不是很理想,风险评估方法也好、流程也好,基本上都没有相应的制度规定,从而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23监督管理不到位

监督管理是对内部控制本身进行评价,只有通过不断的评价,才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改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监督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度规定跟进监督管理,这导致内部控制实施效果难以准确把握,从而影响到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发挥。

24内控活动不规范

内部控制活动在风险评估这一环节之后,依据风险评估结果来进行各项管理活动调整、纠偏,有效控制风险,达成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内部控制活动不够规范的情况,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没有专门的制度来指导内部控制活动应该如何去做,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内控的粗放性。

25沟通制度不健全

沟通主要涉及内部控制各种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共享等,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沟通制度是内部控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沟通是否通畅会给内部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在内部控制沟通制度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容易忽视,结果造成了沟通不畅,影响到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推进。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策略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内部控制的要点以及难点,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需要着力进行改善,力争为内部控制的开展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内部控制的需要,在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完善设计,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支撑、企业文化以及组织机构保障。

32完善风险评估

在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规范风险评估活动的开展,对于风险识别、风险标准、风险评估方法等进行明确规定,力求能够最真实的把握好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风险,从而明确下一步内部控制的重点所在。

33加强监督管理

在监管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够封闭以及孤立,而是要做到不断调整,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内部控制诊断体系,对于现有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发现内部控制的问题所在,制订改进方案,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

34规范内控活动

内部控制活动的规范方面,要依据评估出来的具体风险,利用分散、转移等手段进行风险的控制,在内部控制活动的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内部控制活动的要点,既要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制定资产保全制度、完善奖惩制度等,确保内部控制活动与内部控制目的之间保持一致性。

35完善沟通制度

在内部控制沟通制度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制定良好的沟通形式,定期就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沟通,让各种内部控制信息在内部控制中做到顺畅流动、共享,为内部控制的开展提供翔实的资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借鉴分析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方面的经验,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步腾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对策建议[J].会计之友,2012(31).

[2]上官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探析[J].商业会计,2015(8).

[3]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4]李得法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0(14).

[5]吴健我国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0(27).

上一篇:新产品开发的项目管理 下一篇:企业管理者权责关系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