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跨区域经营透析

时间:2022-09-01 04:02:12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透析

近年来,一直被认为整体实力较弱的城商行在经历改革重组、更名、跨区域经营以及一些城商行的上市融资之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2009年中国银行业以天量信贷增长力挺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应对危机的下半年,更是成为其中的主导力量而异军突起。这其中有不良资产剥离、股权改革等因素,但不可否认,跨区域经营战略已成为城商行实力增强的重要一环。而各家城商行也将其纳入自己的长期发展规划之中,那么,实行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效果如何?对此,笔者仅对其进行一简要分析以期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模式有所裨益。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利弊分析

对于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也日趋放松。自2005年起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限制有所松动,并最终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放宽了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监管标准,而城商行借此机会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跨区域经营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跨区域发展不仅是城商行实现规模迅速扩张的机会,更是借机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的机会。

目前,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战略按区域分布主要有两种:一是在本市区域内设立支行;二是彻底走出本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设立分支机构的区域。第一种情况是指在本省区域设立支行或收购其他金融机构,一省内的各种经营情况相类似,可以将全省的经营布局网点进行整合,更利于其经营的高效化、合理化,而且区域内经营更有利于其深耕省内市场,抢占省内市场份额,练好内功,为以后全国市场的经营布局寻求跨域经营的宝贵经验;第二种情况是走出省级范围寻求跨区域经营。目前第二种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将跨区域发展城市选在一些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往往是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首选;二是跟随本企业和原有客户到异地设立分行,或选择本企业或原有客户比较集中的异地设立分行,这种客户跟随战略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持续完善的服务构筑长期银企关系,同时到异地设立分行也避免了初到异地经营不善难寻客户的尴尬。

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有诸多优势,有利于其经营的发展壮大,在城商行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盲目扩张和同质化竞争,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价值,保持品牌竞争力。同时应注意避免盲目扩张,多数城商行的扩区域经营多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作为跨区域经营的首选,这固然可以迅速实现经营效益,但同时也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城商行都适于这一发展选择。大型城市、中心城市固然有其优势,但其也早已成为各大银行争先抢夺的焦点,当地的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因此,城商行经营不善,不仅借此实现规模效应,反而会使银行整体资本实力、发展战略受到影响。

在监管部门对于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管制日趋放松,特别是在2009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调整意见》)之后,监管层进一步放宽对银行分支机构管理要求,众多具备条件的城商行也借此机会掀起了异地扩张浪潮。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有33家城商行设立了108家分行(含香港代表处),为促进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增强银行服务辐射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区域经营效果分析

城商行在经历了多年的跨区域经营发展后,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从整体来说,跨区域经营对于作为典型规模经济的城商行的经营发展、风险分散、资金来源增加以及市场份额扩大的积极效应已经日益显现。跨区域经营对城商行的发展主要有四大优势:一是城商行在做精做强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异地市场,在战略上属于开辟新市场,有利于其日后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为其与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城商行经营局限于单一城市,业务、客户的局限也不利于其有效分散风险,一旦所在地区性发生系统性风险,那么跨区域的城商行能有效规避;三是异地设立分行,也可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为其以后的规模进一步扩张奠定基础;四是各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其贷款需求也存在差异,跨区域经营可以促进大型城市的闲置资金投效中小型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商行的资金利用效率,增强其整体盈利能力。

异地分行资产规模及占比显著提升

城商行在经历几年的跨区域成功发展后,资产规模在绝对值及在行内总体规模的占比亦有显著提升,而规模的增长也意味着在行内整体地位的提升,以及银行整体风险的分散。以2006年开始直接设立分支机构的北京银行为例,对比北京银行2007年度与2008年度资产规模不难发现,北京银行总行所在地北京地区2008年比2007年增加近380亿元,而总资产增加630余亿元,其他地区对总资产增长贡献达29%,由于2008年在西安地区、深圳地区及杭州地区新开设分行,使得这三地在新增的29%比重中占比超过10%。北京银行异地分行在北京银行的总体规模中已占相当比重。可见,跨区域经营对于城商行的规模扩张的效能已经出现,而其所带来的风险的分散作用也在显现。

跨区域经营的盈利成效尚需时日

银行作为商业机构,盈利自然是其业务经营发展的重要考量指标。城商行跨区域发展无论是为了规模的扩张还是争抢市场份额,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寻求规模效应,寻求利润。因此,作为盈利能力重要指标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自然也就成为城商行跨区域经营效果衡量的重要判断标准。本部分仍以北京银行与上海银行为例。2008年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方面数据显示,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的营业收入增长中异地收入增长已超过北京地区营业收入增长;而利润增额方面,已有的异地分行地区,天津与上海增长仍然较小,而新开设分行的西安、深圳、杭州地区仍为负值。因此,尽管跨区域经营的营业收入成效已显现,但利润方面的效果仍需长期发展方能显现。

业务贡献及贷款比重增加

尽管我国银行近年来一直强调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但不可否认,存贷业务仍然是我国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贷款的规模及占比情况直接反映了目前及未来发展中分支行在银行中的地位。特别是2009年信贷天量增长,城商行异地分行在其整体贡献中更是功不可没。其中最为典型案例的莫过于南京银行(见表)。2009年末,南京银行在南京地区贷款余额为382.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5.37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7.04%,较上年末下降21.85个百分点;在南京以外地区贷款余额为287.9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3.12亿元,其中泰州、上海、无锡、北京、南通和苏州地区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7.68%、11.51%、12.30%、9.07%、2.36%和0.04%,合计占比较上年末上升21.8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城商行贷款业务对公司经营发展的作用已日趋凸显。

从本文分析可见,城商行的跨区域经营无论是对其当前的规模、盈利能力以及业务增长还是未来的战略性谋划,甚至日后是与大银行的比拼都起到了积极效果,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跨区域经营的先行者也通过此道牢牢占据着城商行界的第一序列。但对于大多数城商行而言,尽管跨区域经营益处颇多,但在跨域去之前首先要做的还是深耕自身市场做出特色品牌,并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区域实行跨区域经营,而不能盲从多数,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反而制约自身的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国家开发银行 北京理工大学)

上一篇:从全球500强金融品牌排名透析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贷款新规考验银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