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市场谁在脱颖而出

时间:2022-09-01 02:00:16

笔记本电脑市场谁在脱颖而出

38.9%的销量同比增长,谁不眼红?

固有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格局,谁能撼动?

国产品牌的市场机会何在?

继联想、戴尔、惠普之后,谁能闯入第一阵营?

谁的表现最抢眼?

“Acer现在每月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已经超过5万台了!”

虽然在国内的笔记本电脑市场,Acer的快速崛起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听到这个数字,记者还是吃了一惊。

据Acer电脑产品事业处处长何谦永介绍,今年第一季度,Acer笔记本电脑在国内的销量为11.5万台,销量同比增长为567%,销售额的同比增长也高达529%。而且,仅3月份的销量就达到了5.5万台。

同时,记者从另外一个渠道也获得了类似的信息。作为Acer两家全国总代之一的神州数码,现在的月出货量已经稳定在3万台以上。

据神州数码Acer事业部产品总监荣欣吉吉介绍,2005年9月,神州数码与Acer签约成为其两个全国总代之一。与此同时,Acer全面收缩了以前自己分布在全国各个区域市场的分支机构和人员。那时,神州数码的Acer团队还只有一个空架子,现在,神州数码仅Acer笔记本团队就已经有30多人了。去年调整之前,Acer一般每个月的出货量也就是八、九千台的样子,在国内所有的笔记本厂商中一直徘徊在7、8名上下。但现在它以每月高达5万台的出货量,仅排在联想、戴尔、惠普之后,且已经大大拉近了与他们的销售量差距。

另外,据记者了解,国内厂商中,TCL和海尔近期也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针对业绩问题,记者专门询问了TCL的相关人员,但都被婉拒。销售数据对任何厂商而言都是非常保密的,记者十分理解。不过,还是有圈内人士告诉记者,据他们掌握的信息,5月份,TCL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为1.6万台,海尔的销售也达到了1.2万台。如果放在一年前,这两个数据都完全可以进入笔记本销售排行的前十名。

记者电话采访TCL电脑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兼华北片区总经理蒋海的时候,他正在河北保定主持分销渠道的座谈会。他告诉记者,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还是围绕暑促,如何打好这个战役,如何在“堡垒城市”寻求突破。

一说起今年TCL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情况,蒋海显得信心十足。他告诉记者,TCL在2005年底明确要在笔记本电脑发力,此后,这个决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杨伟强的办公桌上,而是策划了一系列动作。宏图三胞10万台包销协议、神州天海6万台合作协议、9万台的暑促目标,1万台的“五・一”黄金周的销量,一个个数字令业界惊诧不已。通过年初的强力攻势,TCL品牌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势能已经今非昔比。

“五・一”黄金周,仅登录TCL电脑客服网站进行注册的笔记本电脑用户就有八千多人,考虑到很多用户并不会在购买产品后马上就进行注册的因素,保守估计,TCL在黄金周中的终端销售肯定超过了1万台。

为了先声夺人,TCL从5月22日就开始暑促,并将一直持续到9月10日。TCL的销售目标是9万台,平均每个月要达到27000台。如果我们用传统的眼光来审视这个目标,那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的确有压力,但机会也非常大。我们今年的目标就是要做国内品牌的第一位,引领国产品牌的崛起。而且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我们已经做到了。”如果把收购了IBM电脑业务的联想归入国际品牌厂商的行列,那么蒋海这样说也不无道理。

海尔也对自己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表示比较满意。他们认为,海尔目前在家用笔记本市场上已经进入前五名,在国内厂商中名列第三,占据8.5%的市场份额。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对于TCL和海尔来说,关键的是要看他们的后劲如何,能否把这种销售的好势头一直保持下去。

抢占了谁的份额?

根据赛迪顾问对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统计调查,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销售量为92.22万台,销售额达89.51亿元,同比2005年第一季度,销售量增长38.9%,销售额增长23.0%。

在IT业普遍十几个点的市场增长大环境下,销售量38.9%的同比增长,无疑让各个厂商都把笔记本电脑市场当成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大家都杀红了眼。

现在的笔记本电脑市场,粗粗一算,就有联想、戴尔、惠普、华硕、方正、清华同方、Acer、索尼、明基、松下、LG、NEC、富士通、东芝、苹果、TCL、长城、神舟、清华紫光、新蓝、海尔、七喜、夏新、联宝等20多个新老品牌。而且,绝大多数厂商都会告诉你,他们的业绩非常好,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平均增长。

显然,Acer的月出货量从去年的不足一万台直线上升为现在的超过5万台,与其定位相近的厂商或产品线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明显冲击。当然,在市场需求不断膨胀的今天,这种冲击并不会使哪家厂商的销售量明显掉下来,只会是使它们的增长幅度相对放缓而已。

Acer的何谦永告诉记者,Acer笔记本电脑关注的价格段为6000~9000元。一般来说,厂商都会在500~1000元的价位差别上有一款相应的产品配置,Acer在6000~9000元的价格段布局了8款以上的产品。

与此类似,TCL的蒋海也表示,TCL在5000~7000元的价格段内布局了10款产品。

由产品的价格段来看,受到竞争冲击的厂商,应该主要是与Acer和TCL价格定位相似的国内品牌。

谈到与其他品牌厂商的竞争冲突,神州数码的荣欣吉吉认为,在渠道中,Acer的销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厂商产生了冲击,尤其是相同价位的国产品牌厂商。因为在许多渠道和用户的眼中,Acer毕竟是一个国际性的品牌,所以,当Acer把国际品牌的最低价位从6999元拉到5999元的时候,虽然在新闻媒体上并没有进行大肆宣传,但在渠道中的影响却非同小可。“反正是货一到就没。”荣欣吉吉表示,“而且,许多渠道和用户都认为,以前的国际品牌笔记本,价格真是卖贵了。”

荣欣吉吉觉得,Acer肯定对第一阵营的厂商的销售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受影响的主要是惠普和华硕。与Acer走的道路正好相反,惠普在2005年将原来的总代模式调整为区域总代模式,不过,有熟悉的渠道商告诉记者,惠普的销售增长并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期。

不过,当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华硕中国业务事业部笔记本产品总监许建霖的时候,他却对这种说法表示了异议。他认为,Acer的快速增长确实会对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产生一些影响,但对华硕的影响并不大。华硕本身已经按照预期实现了高速增长,在2006年的第一、二季度都保持了同比80%的增长率,应该说是高于平均增长率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华硕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机型价格多在8999元、9988元和10988元,这并不在Acer销售量增长最快的价格段当中。如果说空间挤压,那么应该说受挤压的是价格段内的产品,是对这些产品份额的吸收,而不是专门针对某些品牌。

许建霖还表示,很多人都喜欢把华硕和Acer进行对比,因为两家同样都是重量级的来自中国台湾的厂商,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他们并不会刻意进行比较,他们更关心的是价位和品质,这在所有厂商当中情况都是类似的。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联想(包括Think)、戴尔、惠普三强,依然保持着强势地位,而且随着大势的增长,基本保持着固有的市场份额。但二线的国际和国内品牌厂商,差异就很大了。比如国内品牌中以前排在第二、第三位的方正和清华同方,与TCL、海尔采取的高举高打策略相比,他们现在的势能似乎就弱了些;2005年曾经叱咤风云的神舟电脑,其一贯倡导的低价策略,在2006年似乎也逐渐在丧失生存的土壤,不再像以往那般风光。

一直颇受人关注的东芝,自从改变神州数码独家总代模式后,就一直处在业绩下滑的窘境中。神州数码原来东芝团队中的骨干力量,也逐渐被派往神州数码的Acer、华硕、ThinkPad等新业务团队中担纲操盘的重任,且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现在,东芝中国的新团队正式亮相,推出东芝笔记本中国策略,长虹佳华加入总代行列,这一切都为东芝的重新振兴带来了希望。不过,要重现昔日辉煌,东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暑促销售高峰的考验后,市场格局也许会发生真正的变化。那时,各个品牌厂商就会在一个新的市场格局下形成动态平衡了。

产品竞争不再重要?

2006年1月,在美国CES大展上,TCL抢先推出了基于英特尔Napa平台的新产品。Acer也同期了基于该平台的笔记本电脑,并快速将3款新机型铺货到渠道。2006年第二季度,Napa笔记本在Acer笔记本的总销量中占到了1/3左右。

关于产品的性价比问题,Acer的何谦永还特别讲述了Acer的物美价廉的经营哲学。他认为,新经销模式就是“物美价廉”的生意经,即质高价优、服务完善、让人信赖。这里的“廉”并不是“低廉”的意思,而是“实在”。

TCL的蒋海告诉记者,以前,和其他的许多厂商一样,TCL也花费很多心思在竞争对手的身上,看对手的产品,看对手的举措。现在,TCL更多的是“以我为主”,制定了一个策略,就尽全力去执行到位。具体到产品策略,TCL贯彻的就是“以多打少”和“以小打大”。“以多打少”,就是在5000~7000元的战略区间中,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布局10款机型,以此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以小打大”,就是把产品重点放在更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12英寸和13英寸显示屏产品上,在这个产品线上,国际品牌厂商的价格普遍在8000元以上,这样,TCL的价格就非常有竞争力。

海尔相关人士表示,作为笔记本市场上的新军,海尔突破的重点在于新机遇的把握,因为面对新的机会,所有厂商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海尔才有突破的可能。具体到当前的市场,海尔认为双核是其突破的重点。

不过,就在厂商都在挖空心思制定自己的差异化策略时,渠道商的看法似乎有些不同。

“产品强势只能强势一时。各大厂商的产品都是由广达、仁宝、英业达等代工厂商生产的,而且都自认为自己与英特尔的关系最好。其实,你能拿到的货,别人也很快就能拿到。所以,产品的功能和性价比很重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渠道商的普遍看法。

神州数码的荣欣吉吉认为,作为分销商,只做好物流和资金流的支持显然不够。分销商一定要有产品消化能力,把更多的精力花到渠道推广上。

“对下游渠道商,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货要压,但决不能只是单纯压货下去。各品牌的产品特点和运作思路都不大一样,我们要指导渠道,帮他们一起分析适合当地销售的重点机型,在产品推广、公关宣传、产品海报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甚至还要有能力帮助他管理他的下游渠道。另外,在产品毛利普遍很低的今天,我们还要利用自己的运作优势,帮助渠道掌握运作节奏,适时切换产品,加速资金周转。总之一句话,一定要让渠道挣到钱。”荣欣吉吉如是说。

目前,神州数码的Acer笔记本渠道已经达到300多家,月出货量已经从去年11月的1万台增加到现在的超过3万台。对于这样的成绩,荣欣吉吉并不满意。他认为,在深挖区域市场方面还有更大的潜力。“我们制定了一个‘草根计划’,就是要把资源重点投放到那些有增长潜力的区域市场。”在北京周边城市、浙江、江苏、珠三角等地区,神州数码的“草根计划”已经初见成效。

TCL的蒋海也告诉记者,目前,TCL的下游渠道已经达到3000家,有效保证了TCL笔记本电脑在全国各地的区域覆盖。

的确,产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足够的、高质量的渠道,全力帮助厂商把产品销售给最终的用户。所以,把资源和精力花在渠道身上,绝对不会让厂商白做无用功。

DIY 2.0 给用户带来什么

提到DIY,首先想到的是按需定制,毋庸置疑,这是DIY的精髓所在。还会有人会想到价格优势,而价格低廉难道是DIY天然属性么?凡此等等,人们在关注,DIY笔记本到底能给用来带来什么,谁会是 DIY笔记本最大的消费群呢。

英特尔中国区渠道营销总监李翔认为,电脑发烧友、学生和中小企业将首先成为DIY笔记本的买家,对此李翔分析道:“首先,电脑发烧友具有较高的硬件水平,对配置要求也相当严格,他们肯定会自主选择硬件进行定制笔记本;其次,笔记本在学生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学生对笔记本电脑也有着特殊的需求,如价格、娱乐性、外观等等,标准化部件定制对他们来说同样具有吸引力,而且现在笔记本在学生中的普及率仅为2.7%,这将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再有,定制化一直是企业级用户的需求特征,对于中小企业用户来说,由于采购量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比,因此在定制服务上获得的优惠也相对较少。DIY笔记本不仅可以让中小企业用户在选择笔记本时享受更好的定制服务,而且其后期的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总拥有成本的降低也正是DIY笔记本在行业市场的优势。”

与台式PC DIY相比,DIY 2.0有哪些优势,它将给传统DIY带来哪些变革?海纬科技总经理商群伟认为:“以往台式机PC的 DIY 带来的是低价格、低质量和低服务,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DIY 2.0将是品牌化的笔记本,现在用户不会接受一个没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DIY 2.0的服务一定会比1.0好得多。就DIY 笔记本而言,价格并不是最重要问题,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是DIY笔记本较之固有的品牌笔记本的优势所在。这也为我们这些渠道上提供了增值空间。比如,有的用户要用笔记本看电视,我们就可以给他加一块电视卡。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取消无线功能等等。”

“买得起、修不起”是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用户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八亿时空总裁韩洪波认为,DIY 2.0将大大降低笔记本的服务费用,他说:“ 台式机DIY经过了从杂牌到品牌机漫长历程,七喜、八亿时空都从DIY中慢慢做出来的品牌。但DIY 2.0的起点肯定不会那么低,应该是以品牌为基础的。只有有了品牌,才能有服务。英特尔、ODM生产厂以及八亿时空所提供的服务,为用户建立起一条服务链。我们直接面对客户提供服务,英特尔和ODM制造商为我们提供后备资源,支持我们为客户做更好地服务。同时,笔记本的第三方的服务也会涌现出来,以前如果有人想做 IBM Think笔记本的保修服务,他做不到,因为这个资源不是开放的,他得不到资源以及配件的支持。而当这个资源是开放的时候,电池、配件都是一样的时候,更多的人就能介入笔记本服务了。这不仅将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更能通过竞争机制,铲除以往笔记本服务中的不合理利润,让用户享受更多实惠。”

记者手记

何妨来个DIY 3.0

从1.0到2.0,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软件的升级。而透过不再单纯推崇低价、提供良好的服务、降低总体拥有成本等特点,DIY 2.0的确让人感悟到了DIY理念的升级。因此,伴随CBB计划而来的笔记本DIY,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DIY 1.0( 台式机DIY) 带给人们的“脏乱差”的印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CBB计划和DIY 2.0的产业链中,并未提及CBB笔记本中的操作系统谁来预装。根据信息产业部、国家版权局、商务部日前“关于计算机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的计算机,出厂时应当预装正版操作系统软件。”CBB笔记本该由谁来预装正版操作系统呢?如果由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的渠道商出面预装,以他们势单力薄的实力,很难在微软那里讨得好价钱。当然,这些都是假设。但无论如何,我们不希望在CBB笔记本中再上演预装“正版DOS”的滑稽一幕了。

以往的DIY市场,曾被视为衍生非正版系统的温床。如果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笔记本DIY方案,能帮助笔记本DIY用户解决面临的操作系统实用化、正版化的烦恼,就其重要性而言,称其为 DIY 3.0都不为过。 (刘雨)

上一篇:冠捷导演整合大戏 下一篇:微软摄像头带来个性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