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算中心模式下“银企”对账工作初探

时间:2022-09-01 12:50:30

结算中心模式下“银企”对账工作初探

[摘 要]结算中心是铁路部门内部的资金管理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铁道部有关规定为铁路单位开立内部账户,办理内部结算,监管内部货币资金收付、承担内部资金调剂和铁路资金集中调度,为铁路经营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就结算中心模式下“银企”对账工作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结算中心模式 银企对账工作 初探

一、前言

目前铁道系统根据行业特点和加强铁道资金管理的需要,设立了铁道资金结算中心(以下简称结算中心)。结算中心是铁路部门内部的资金管理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和铁道部有关规定为铁路单位开立内部账户,办理内部结算,监管内部货币资金收付、承担内部资金调剂和铁路资金集中调度,为铁路经营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目前结算中心从铁道部、铁路局(集团公司)、大的铁路地区建有三级结算网络,设立了三级结算部门,为所在区域的铁路单位办理内部结算和通过协作银行办理对外结算,监管内部货币资金收付。可以说对铁路内部开户单位来说,结算中心就是他们的“银行”,而他们就是“企业”,结算中心模式下的“银企”对账工作就变成了结算中心与铁路内部开户单位之间的对账。(当然还存在着结算中心与协作银行之间和铁路单位与开户银行之间的对账,本文不作特别表述。) 本文试就结算中心模式下的“银企”对账工作谈点初浅的看法。

二、目前“银企”对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账不及时

首先表现在结算中心开户单位对账单打印发放不及时。现在的结算中心应用系统对开户单位的对账单打印模块功能齐全,提供了多种打印模式。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有些结算中心偏好月底一次打印,很少选择随时打印满页的对账单的情况。究其因一是结算中心经办人员图省事,二是开户单位嫌麻烦,主动要求月底一次打印,这样对账单从打印生成并传递到开户单位这个环节就延误了时间。其次是开户单位对账不及时。 “XX”单位曾经发生过一起被诈骗分子利用伪造汇票委托书盗用银行存款的案件,好在对账还算及时,及时发现了疑点,公安部门及时介入,挽回了部分损失。当时的情况是对账还及时一点可能一点损失也不会有,对账再延误一点,那就会全部损失,毫无挽回的可能了。

(2)结算中心对账人员与柜台人员没有分离

由于对于“银企”对账工作重要性认识上的不足,加之人员定编方面的原因,目前结算中心与开户单位对账工作基本上交由接柜人员兼管,没有专职人员。

(3)对“银企”对账是否相符的结果和发生不符时的查证重视不够

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有一些开户单位在通过“银企”对账发现其余额不符之后,不是积极与结算中心联系查询并调整相关账务,而是任其自然甚至假调整“未达账项”达到假调平“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蒙混过关。二是有些结算中心在收到开户单位的对账回单后,并不仔细查看开户单位填写的对账结果;就算是仔细查看核对了,也只是局限于单位所填的数目,单位真正的银行存款日记账数字无从知道,也没有进行进一步地延伸核实。致使真正出现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4)对开户单位返回的对账回单保管不是特别规范

有些结算中心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收齐所有开户单位的对账回单,而且对于开户单位返回的盖有开户单位印章的对账回单也没有及时进行整理,这样便无法建立起规范的会计档案。加之记账时间、记账凭证传递程序不同,因此双方账务难免产生“未达账项”。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银企”对账工作,就不会有及时的真实的调整“未达帐项”,结算中心和开户单位的账务资料就不会真正做到及时、正确、完整。

三、结算中心模式下“银企”对账工作的作用

(1)有助于开户单位“理财”,提高资金营运效益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量入为出”,结算中心开户单位也不例外。所以开户单位必须要充分关注其自身银行存款,尤其是债权债务较多的开户单位。或者是采用一些融资手段,比如:加强催收债权力度、采用承兑汇票方式支付货款、采取赊购方式购入原材料、短期借款、票据贴现等,达到缓解暂时的支付困难。

(2)可以及时发现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促进“银企”双方内控制度建设

目前有种隐性犯罪现象就是某些单位有些人采取月度内大额资金转出另存他处或进行短期的投融资,所获得的收益根本就不进单位财务的账,而是转做“小金库”或者干脆私吞,资金进出也不做会计凭证,一个月之内借贷自然平衡。诸如此种现象必须要有及时严谨的“银企对账”来监控,及时堵塞漏洞。曾经就有“XX”单位财务人员私自转出大额公积金存款另存高息而不实时做账,几个月之后才转回本金自动冲平,事隔好久才被发现并处理了相关责任人。还有“XX”单位曾经发生过内部职工利用工作之便篡改票据信息侵吞公款的案例,通过“银企”对账予以发现并将其绳之以法。

四、加强“银企”对账工作具体完善措施

(1)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明确“银企”对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借鉴国际惯例,通过适当修改《会计法》和相关的财经法律条规,明文增加“单位第一管理者”在对账单签章法律责任的条款,做到有法可依,并在相关的单位内控制度中增加“银企”对账工作的专门条款和规定,明确规定“银企”对账的责任及制约处罚措施。

(2)赋予结算中心稽核人员上门核对开户单位银行存款余额及动态的职权,充分发挥结算中心稽核人员的作用

目前结算中心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有一定的专、兼职稽核人员,加强“银企”对账工作,首当其冲要发挥这些稽核人员的作用。可以通过制定办法,赋予稽核人员上门核对开户单位银行存款余额及动态的职权。目前结算中心稽核人员对于结算中心自身的经济业务稽核还是比较严格和规范的,但是对于开户单位的货币资金结算业务稽核还存在薄弱的地方。持有铁道部统一颁发的“铁路财务监察证”的稽核人员 ,应增加对开户单位货币资金使用的监察职责,主要是查看、稽核开户单位的“银企”对账工作。具体到实践,要从两个方面来稽核,首先是稽核开在结算中心的账户资金余额及动态是否真实合规,这方面可以由稽核人员随身携带开户单位的银行存款资料,面对面地与开户单位进行对账稽核。其次是稽核开在地方商业银行的账户资金余额及动态情况。这方面除验证单位提交的“银企”对账资料后,还必须持“铁路财务监察证”到相关开户的地方商业银行营业柜台予以查实。(目前结算中心已与协作银行省级分行签订了账户监控合作协议,地方协作银行有业务提供铁路开户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资料。)

(3)规范对账单打印发放流转环节,确保对账单第一时间传递到开户单位

在对账单的打印发放流转环节,结算中心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账单的打印发送,及时将对账单打印发放给开户单位,发放方式可通过开户单位自取、结算中心送达、传真、邮寄等方式。结算中心应严格执行随时打印满页对账单给开户单位的规定,并加以严格考核。

(4)结算中心应指定除接柜和记账人员以外的人员负责开户单位对账回单工作

结算中心应督促开户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账完毕,交回对账回单。对于开户单位交回的对账回单,首先看是否盖齐了单位印章,然后再仔细审阅票面其他要素,确保开户单位“未达账项”已逐笔查清。结算中心对于收回来的开户单位的对账回单应妥善保管,集中装订,作为会计档案管理和保存。 结算中心模式下“银企”对账工作,结算中心和开户单位切实履行好了“银企”对账工作职责,将有助于防范结算中心和开户单位双方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外部风险,健全双方内控制度,真正做到管好用活资金,确保资金流转安全、平稳、有序,确保资金集中调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为铁路跨越式发展资金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蕴. 铁路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模式及相关问题探讨[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 2008,(05) :123-125

[2] 卜祥文. 发挥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作用的措施[J]. 林业财务与会计 , 2002,(03) :112-115

[3] 李世民. 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出版经济 , 2002,(11):105-107

[4] 邵康英. 结算中心在企业集团中的地位和功能[J]. 交通财会 , 2000,(04):110-114

[5] 邢玉芬. 浅谈组建银行结算中心的做法[J]. 冶金财会 , 1994,(S3) :145-150

[6] 俞莉萍.集团企业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 2004,(11):156-158

上一篇:上海黄金期货价格实证分析 下一篇:论新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