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贽《藏书》的编排标准

时间:2022-09-01 12:08:26

论李贽《藏书》的编排标准

摘 要 《藏书》系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的代表作之一,其编排标准一是道不虚谈,注重实效;二是审时度势,适时变通;三是人格独立,修己安人。这些标准最终归结为国家、人民的利益上。

关键词 李贽 藏书 明代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1 “敢倡乱道”的李贽

李贽(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明代中后期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声称“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因而道学者将其视为异端。万历三十年,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了李贽。

李贽的一生致力于个性解放,他反传统的思想对明代沉闷死寂的思想界,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尽管统治者一再禁止他的著作问世,仍无法阻止他的思想传播。《焚书》《续焚书》《藏书》等都是在其有生之年就广为传播。李贽直言《论语》《孟子》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旨在怀疑儒家的神圣地位。

2 《藏书》的内容

《藏书》选取了战国至元代的800多位历史人物。李贽几乎都有自己的评论,或抒发感慨,或批评指责,或辩论反正。他向朋友坦言自己作《藏书》的动机:“窃以魏晋诸人标致殊甚,一经秽笔,反不标致。真英雄子,画作疲软汉矣;真风流名世,画作俗士;真啖名不济事客,画作褒衣大冠,以堂堂巍巍自负。岂不真可笑!”于是,就将自己读书之心得,耗时十八年而终定稿成《藏书》。

《藏书》的800多位人物,被李贽加以分类,各立名目,还撰写了序论或后论。比如《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大臣总论》《富国名臣总论》《外臣总论》《智谋名臣论》《德业儒臣前论》《行业儒臣论》《武臣总论》《吏隐外臣总论》等。对个别的人物,还用“卓吾曰”“李生曰”,或借用“太史公曰”“范晔论曰”“或间予曰”等形式作评论。李贽不以所谓的“孔子的标准”来衡量这些人物形象,有时虽失于偏颇,但不得不说是不同凡俗的历史评价。

3 《藏书》编排人物的标准

3.1 道不虚谈,注重实效

《世纪》和《列传》按各自人物特点,立有篇名。李贽把有“暴君”之称的秦始皇标为“混一诸侯”,以此表彰他统一华夏这一不世之功。再有,宋神宗在位期间改革失败,似是碌碌无为,才谥号为“神宗”。但李贽却加标为“求治真主”,意在颂扬他不顾大臣反对,坚持改革的锐意之举。而王安石却被排在了“词学儒臣”。就李贽的观点,王安石的改革虽切中时弊,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增添困扰。此外,李贽还作《武臣传》,与道学者们重文轻武的观念不同,李贽认为“天下唯相才将才最难得也。……将才得,然后朝廷益尊”。

可见,李贽的判断标准是以实际功效为准的,而并非道学者所依据的圣门古训。就像袁中道称李贽“于古人作用之妙,大有所窥”。关键就在于“作用”二字。一直以来,李贽关于冯道的评价总会被学者们批评。冯道历仕四朝十个君主,拜相二十余年,官场人称“不倒翁”。在道学家眼里,如此见风使舵实在有违忠君之道。但在李贽看来,冯道的行为在客观效果上,减少了民众被屠戮的状况,既然君王做不到,那么就不需要恪守所谓的君臣之义。

由此可知,李贽并不像传统儒家那样唯道德论者,相对于节义名德,他更看重安定黎民、匡扶社稷的审时之人。

3.2 审时度势,适时变通

求变是李贽《藏书》的主旨之一。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中说“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真理是发展的,是非标准的更迭,犹之岁时昼夜的更迭。

《大臣传》中李贽列“因时大臣”。他评价王、谢两家之所以能在东晋一朝不衰,是因为他们万事不求完备,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变通。“忍辱大臣”“结主大臣”等,他们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会审时度势,君臣相处“内深外宽”“惟正义不谋利者乃宜居之”。李贽在《名臣》中列“富国名臣”,大力颂扬主张因时变革,变法图强并起到预期效果的人。 李贽对“智谋名臣”很是推崇,而这些智谋名臣,并不一定是耿直之人。李贽说:“小人误国犹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之何矣”。李贽主要不在考证君子误国,而是在阐述正直君子也能误国,因为这些君子“保身虽有余,以之待天下国家缓急之用则不足”。武则天时宰相狄仁杰,李贽将其纳入“忍辱大臣”。武则天宠幸二张时,狄仁杰没有头脑发热的与之正面对抗,当二张问他如何自保时,狄仁杰没有嗤之以鼻,而是为其出计。狄仁杰的目的不是献媚,而是保证局势的稳定。李贽评价说:“非但全唐,亦以完躯,其事伟也”。后人记史为贤者讳,不把他和二张的交往记录下来,李贽却重点记述,认为这才是他的伟大之处。

可见,“虚以委蛇”用得恰当就是不苟合于权贵,学会顺应时势才是真正的承担社会责任。

3.3 人格独立,修己安人

虚与委蛇总要有一个度,一步之差就会变成献媚邀宠。所以《名臣传》中列“讽谏名臣”和“直节名臣”,《儒臣传》中首列“德业儒臣”。

评价屈原时,“李卓吾曰。予读渔父之词,而知屈大夫非能言而不能行也。盖自不肯行也。”说明屈原之死的无奈与高节。此时的死“虽同在节义之列”,但却与道学者们“欲搏一死以成名”不同,这是追求真正“道”的绝望之举。《德业儒臣》中,李贽将荀子排在了孟子之前,因为荀子比之于孟子,“其才俱美,其文更雄杰,其用之更通达而不迂”。李贽以才、文、用三条标准将两人作比较,两人在修养自身品德方面,无甚差别,但在济人、济世上,荀子的作用更大。李贽又说:“圣人之学,……无私心耳。”这种“私心”并非无欲无求,只不过有“小私心”与“大私心”之别。李贽批评道学者“为求万全,免讥毁”,而任凭一己之才被埋没,弃天下大义而不顾,不能完成“安人、安百姓”的社会责任。可见,李贽仍怀着治平天下的热忱,以积极入仕的心态著述写作。

由此可知,李贽的观念中,在朝就要保持独立人格;在野要注意修身,隐逸只是暂时的考量。

4 结语

在传统道学者的思想和行为中,他们只承认社会认同的角色和规范,都是一些为了成为“君子”而君子的人。在这种情形下,与众不同就足以招致祸患,而那些循规蹈矩的人则是最安全的。这种群体内部的消极稳定,导致士人们对国家、人民的福祉关心程度下降,而转向注重内心自省。“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之行,只剩“修身”。而李贽对《藏书》内容的编排,最终归结为国家、人民的利益上。

参考文献

[1]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4:18.

[2] 李贽.焚书·答焦漪园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09.8.

[3] 厦门大学历史系编.李贽研究参考资料.李温陵传.第一辑[Z].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13.

上一篇:德语陈述句中的语序问题 下一篇:真与美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