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31 11:54:43

内蒙古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内蒙古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通信、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内蒙古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一直以来,内蒙古的农产品绝大多数是由产地以原始产品(采摘后的初级状态)的形式销售,而农产品附加值的真正实现是在非产地,所以内蒙古农产品鲜销的方式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目前,内蒙古生鲜冷链薄弱的现状和数量型的农产品生产形成很大的矛盾。

一、内蒙古发展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公路运输在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内蒙古现有国道16条,省道51条,公路通车里程58430公里。农村地区虽然实现了乡镇公路的普及,也兴建了乡村道路,仍有一部分行政村未能通车,道路等级低、路况差,大部分为砂石路面。铁路建设发展缓慢,农产品专用货场缺乏。目前,内蒙古已经形成了内通各个乡镇、外与全国各地相连的通信网络体系。但是,物流信息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用于硬件建设、网络运行、信息采集分布的资金严重短缺,光纤线路未能通到大部分农村乡镇,电脑在农村的使用率很低。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内蒙古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据点,普遍存在产地市场不足、条件差、管理水平低、功能不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差等问题。

(二)农产品物流的技术落后。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容易腐烂变质,会大大限制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农产品是自然的产物,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对运输、包装、加工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内蒙古农产品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内蒙古粮食运输仍然以包装运输为主,散粮运输的比重非常低。包装粮运输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技术落后,物流效率低。运输方案的优化技术发展不快,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无序化,对流、过远、迂回、重复运输、回程空载等不合理现象屡有发生。储藏保管、装卸搬运技术落后。内蒙古的专用仓库不足,通用的仓库比较多,特种仓库如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等严重短缺,导致简易仓库储藏和混藏、农民分散储藏、甚至露天堆放的问题相当突出。每年有数目不小的农产品露天存放,更谈不上使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方式了。由于保管不当,许多农产品在农民手中浪费的程度远远大于其出售后直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运输过程中所浪费的程度。在装卸搬运方面,机械化水平较低,叉车、托盘、货梯、升降平台、巷道堆垛起重机等装卸设备数量有限,大多数还靠手工操作。

(三)农产品物流的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目前内蒙古农产品市场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大多数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不大,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农业信息网,物流网,但针对细节的农产品的仓储和加工的网页还不完善。在信息市场中,一般性、普及性的信息供给比重大,而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信息供给比重小,尤其缺少直接为农民服务的中介组织,不能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信息咨询及生产经营的服务。

二、促进内蒙古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路是进行农产品物流的栽体。要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做到村村通公路。完善公路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产品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加强农产品运输的工具及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为了推动内蒙古的农产品冷藏保鲜物流,降低储运环节的损耗率,必须扩大冷藏货运车辆的生产和运营,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保障冷藏货物的质量。运用现在较先进的运输工具来满足各种农产品的运输需求。建立具有现代化仓储能力的仓库。要建立一些能够储存不同的农产品的现代化仓库,以适应不同特点的农产品的要求。

(二)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技术水平。加快农产品物流标准化进程,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推行和国际接轨的关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的标准,以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要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包装是生产的终点、物流的起点,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具有保护功能、定量功能、标识功能,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其使用价值,以防止农产品污染或腐烂变质,也便于在零售时提高工作效率。应改变过去那种散装、销售的经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不断改进包装,实现农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美观化、系列化。另外,要研究农产品物流的冷冻保鲜技术,确保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腐烂、不浪费。

(三)提高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大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力度,健全网络系统,以确保准确及时地提供农产品的各种信息。加快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面对全国逐步开放的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格局,需要有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作为指导,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强化规范协调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和工作,建立农业生产科技和新产品开发信息的普及、指导、规划、组织一条龙的信息交流和服务体系。

(四)鼓励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建立农产品物流合作组织。农产品物流企业是进行农产品物流的关键。应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方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尽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物流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间和龙头企业与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间的联合,充分利用运输、商业企业在市场信息、销售网络和运销经营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着力打造一批优势物流企业。一般大型的商贸或龙头企业与农民最好的连接并不是直接与分散的农户相连接的,而是与农业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相衔接的,这样既可以降低交易中的成本,又有助于农民利益的保护。因此,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是构建现代的农产品物流体系,都要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西部民族地区农牧业自然风险分散机制研究趋势 下一篇:辽宁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