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31 11:30:21

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摘 要]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电力行业经济效益大大增长,促进了电力行业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中应用的自动化智能技术进行论述,并指出提高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智能技术;自动化;电力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1 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重要性

1.1 电力企业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发展电力市场有推动作用。

我国的整体的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地区差异,因此对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差异要尊重,在每个供电地区都要建设电力企业,对供电业务能够做到全面的管理。而且电力企业在面对不同地区的电力与电力市场,要明确的划分出不同的消费群体,保证各群体之间的电

力供应的全面。对于不同的消费群体,要实行不同的电力供应方案,使电力系统自动化在电力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做到细水长流,也能通过这样的手段,帮助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进行市场开拓,能够全面推动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发展。

1.2 通过电力企业可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管理进度实时监控,保证最有效的电力系统智能技术方案。

在电力企业的电力管理业务中,要建立完整的电力建设与智能技术监督团队,监控电力建设的实况信息正常,并且要做到应对在电力系统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活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的数据,完善电力系统利用智能技术的手段,并且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建设与

电力企业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做到对电力企业自动化实施的技术改革与进步,最终形成完整的全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保证我国电力用户对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对电力企业的发展也有所推动。

2 自动化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2.1 励磁控制器的应用

由于我国有着辽阔的土地面积,所以在进行电力输送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长距离输送的问题,甚至是更长距离输送。拿我国的西电南送项目来说,当中所跨越的距离是长之又长。而进行长距离电力输送地程将会使电力输送的效率大大降低和很大程度的损耗电能,由此可见,解决长距离电力输送效率问题是输电企业迫在眉睫的。励磁控制器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困难问题。励磁控制器通过测量发电机电压与给定电压比较,将偏差根据固定的算法从而计算出控制电压,并将其控制电压转换为对应的移相角就可以改晶闸管整流桥的输出电压,达到有效控制发电机电压的目的。励磁控制器通过使用线性最优控制技术,此项技术在控制器中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从而大大地提升了长距离输电的效率。

2.2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是按照专家水平经验及知识,同时结合专业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一并建立的控制体系,该项智能技术是针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作出处理。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过程中,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应用于系统的每个环节中,特别是对于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方面及电力设备管理上,充分发挥了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2.3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重要的智能技术之一,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在电力系统中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有着很强的自我适应及自我组织能力,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在电力系统中,通常一些简单的部件就是简单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发挥着各种的作用,通过大量的神经元组合为一体就称为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不仅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运用,同时在其它领域中也广泛的应用着,例如自动控制领域、图像处理、模式识别领域、传感器信号处理,甚至在医学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神经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技术进行分析调节相关数据,在整个控制系统中实现非线性的复杂映射。

2.4 模糊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运用模糊方法,可以使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操作起来简单化,并且容易掌握,不仅是电力系统中,在普通的家用电器中也有优越的体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模糊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智能技术,该控制技术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方式。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系统控制中,建立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在控制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建立一种简单的模糊关系模型来掌握控制过程,模糊控制虽然没有标准的数学模型这么精确,但从大致上能够反映出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且该控制模型非常简易,具有很大的优势。模糊控制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在电热炉、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控制中都运用了模糊控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5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

众所周知,电线是电力系统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但也正是因为电线问题常常给电力企业带来各种影响。由于在进行长距离的电力传输过程中,遭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这就必须对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例如说电线成本、输电过种电力损耗及电线故障维修等更多方面原因。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过程中遇到的电力输送问题,人们研究得出了线性最优控制技术,通过运用这种智能技术,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障碍。

2.6 综合智能系统

电力系统有分大小,但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小型电力系统在我国已经慢慢地被社会淘汰,通常都是剩下一些超大型的电力系统。超大型电力系统功能非常复杂,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而且还经常发生错误。因此,为了简化电力系统的工作难度,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人们研究了综合性的智能电力系统,该系统的实现技术称为智能技术。该系统在结合智能控制同时又结合了现代化的控制,并且还可以将各种智能技术相互融合在一起,从而将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电力系统变得更加简单明了。目前在我国拥有这样类型的综合智能电力系统已经很多了,甚至有部分电力企业还把多个智能综合控制系统都融合在一起,从而获取更大的便利。

3 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措施

3.1 使用技术含量较高的设施来配合电力系统

部分地区电网电力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是由于当前的电力工作配合设备不够专业,不适合部分地区的环境,这种情况应引起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革部门的高度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犹如心脏重要,肩负着当地电力的全面工作。由于部分地区海拔高、湿度大,一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配合设备不足以带动部分地区的电力传输,需要电力传输企业换成大功率的电力设备,或者引进外国先进的电力传输技术,使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传输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确保部分地区电力工作稳定性,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提高了部分地区的电力工作成功率。

3.2 定期进行部分地区电力系统自动化线路的检测与维护,减少因线路问题造成供电中断

电力系统企业应组织专业的自动化维修队伍,部分地区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难度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自动化线路经常性的损坏,使电力系统自动化不能够正常供电,导致部分地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断,因此应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定期的检查,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修,对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防,全面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部分地区的输电成功率。对于此类的维修队伍,电力企业要选拔专业知识与技术较强的人才,并且具备丰富的部分地区工作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在高水平完成检测任务的同时保证人员的安全,这是能大幅度提高部分地区供电成功率的方法之一,希望电力企业能够重视。

4 结语

目前电能应用已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这就需要电力行业的生产与运行一定要安全稳定性,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效率,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智能化是电力系统的必经之路,并且在以后的电力系统将会越来越智能化,最终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全方位的自动化。因此,相关企业应提高对电力系统自动化重要程度的认知,不断实现自身企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促进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东华.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运用[J].大众科技,2011

[2] 于波.浅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59.

上一篇:电网运行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浅谈我国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