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

时间:2022-08-31 10:06:58

36例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 对36例经手术证实的Mirizzi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作出拟诊16例,行单纯胆囊切除21例,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置T管引流10例,胆囊切除后修补瘘口置T管引流6例,行Roux-en-Y胆肠吻合3例。结论 B超及彩超对诊断有一定帮助,正确选择术式是提高治愈率、术中仔细解剖、减少并发症以及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诊疗;体会

Mirizzi综合征是指因胆囊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肝总管,引起梗阻性黄疸、胆绞痛、胆管炎的临床症候群,是特殊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切除术中非常少见,处理也相当棘手,故常出现术中措手不及的现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36~72岁,平均50.2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6.8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右上腹部或上腹部疼痛,34例伴有一过性或持续的不同程度黄疸,占94.4%。血清胆红素高于正常值34例(占94.4%),AKP、SGPT、r-GT高于正常值30例,占83.3%。按Csendes分型[1-2]本组中Ⅰ型25例,Ⅱ型8例,Ⅲ型2例,Ⅳ型1例

1.2 诊断 术前肝功能检查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本组36例术前确诊16例,术前均行B超或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其中20例胆囊萎缩,16例胆囊积液、增大;提示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24例,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左肝外叶胆管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无法区分2例,肝总管扩张19例,肝内胆管扩张16例。术前行CT检查30例,5例CT片上肝外胆管中段2~3个层面显示胆管腔消失,遂高度怀疑Mirizzi综合征,后经术中证实。36例患者均经术中证实为Mirizzi综合征,术中见该组患者胆囊颈或胆囊管均有结石嵌顿,肝总管均有不程度扩张或管壁增厚。

1.3方法 Ⅰ型25例,行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例,开腹胆囊切除10例,胆囊部分切除3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0例;Ⅱ型8例,行胆囊或胆囊大部切除加胆管直接修补或胆囊瓣修补T管引流6例,瘘口直接置入T管引流2例,并肝左外叶切除1例;Ⅲ型2例和Ⅳ型1例均行胆管空肠Roux_en_Y吻合。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26例。

2 结果

36例手术中未发生严重胆管损伤事件。切口裂开3例,经换药2w后出院。2例术后出现胆瘘,每日引出胆汁约150~200ml左右,1w后逐渐减少,3w后拔管出院。全部病例术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3 讨论

3.1诊断 文献报道Mirizzi综合征发生与胆囊管解剖变异有关[3],其发病的解剖基础是:①胆囊管开口过低或平行于胆总管;②相邻的两管壁有时缺如,仅间隔一层覆有胆管上皮的薄纤维膜;③有时周围组织形成一鞘样结构,将胆囊管与肝总管一并包裹在内。这样胆囊结石如嵌顿在胆囊管内,易压迫肝总管使之狭窄,以致形成内瘘。Mirizzi综合征无特异性诊断措施,术前诊断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对Mirizzi综合征胆囊三角结构异常认识不足及过于依赖影像学检查。往往确诊有赖于手术,在解剖胆囊三角过程中明确诊断,但有时易发生胆管损伤。对有反复上腹部疼痛、黄疸及胆管炎病史,或表现为梗阻性黄疸但B超或彩超提示肝总管、胆总管上段扩张的病例,要考虑Mirizzi综合征的存在,应用CT检查、有条件的行MRCP、ERCP等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防止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本组资料及结合文献[4],我们体会有以下情况应考虑Mirizzi综合征:①胆囊结石合并不同程度的黄疸:②B超提示胆囊萎缩、结石嵌顿,肝总管扩张;③ERCP、PTC检查胆管受压,肝总管右侧缘弧形压迹、充盈缺损;④术中发现胆囊萎缩、结石嵌顿、Calot三角严重粘连,胆囊管过长与肝总管并行;⑤术中B超、胆管造影提示胆囊胆管瘘。

3.2 术中诊断及手术方法 处理Mirizzi综合征主要是手术治疗,原则是切除病变胆囊、取净结石、解除梗阻、修复胆管缺损及通畅胆汁引流。由于胆囊结石嵌顿,引起炎症常使胆囊三角粘连扭曲,解剖不清;形成胆囊胆管瘘后常出现胆囊萎缩,胆囊管缩短、扩张或不复存在,故难以分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在行胆囊切除时无论是逆行或顺行法都极易损伤胆管,而且Mirizzi综合征大都是在术中解剖才发现并明确诊断,常无思想准备,有时甚至已损伤到胆管仍无知觉。作者认为术中如发现胆囊管与肝总管难以解剖,并高度怀疑为Mirizzi综合征时,应从胆囊底部开始解剖,逐渐向胆总管靠拢,不断辨认胆总管与胆囊的关系。找到胆囊管的汇入部,插入造影管后作术中胆道造影,明确胆管无损伤、无结石无残留后结扎胆囊管。Mirizzi综合征的手术处理主要根据分型不同及术中所见病理损害来决定,疗效比较满意[5]。目前大家认可的处理方式是:①胆囊切除或部分胆囊切除术:Ⅰ型无内瘘存在,胆囊管或颈部与肝总管有间隙,小心分离可顺利切除胆囊;值得注意的是,Ⅰ型虽病变程度最轻,但术中更易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由经验不足的外科医师施术时,由于术前诊断不明,重视不够,遇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辨别困难时强行解剖胆囊管,盲目分离肝总管与胆囊颈之间的致密粘连,容易误伤胆管;若胆总管不扩张,易发生辨认错误,把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处理,往往造成大块或一段胆管缺损,而且损伤部位高,甚至造成肝右胆管损伤,给手术重建增加难度;本组Ⅰ型25例中22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部分胆囊切除,保留的胆囊壁粘膜用石碳酸或电凝烧灼;②胆囊大部切除,保留胆囊颈管瓣或胆囊壁以修复胆管缺损,经瘘孔行胆管探查、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胆总管置"T"管引流术:适用Ⅱ型及Ⅲ型的患者;术中要注意无张力修补,提前保护好准备做修补用的胆囊壁,用于修补的组织血供良好;胆总管必须放置"T"管引流,最好不要放置在修补后的瘘口内,尽可能在瘘口远端放置,"T"管短臂要越过瘘口起支撑作用,以防术后胆管狭窄[6];本组Ⅱ型6例选用此法,其中1例因合并肝左外叶胆管多发结石加肝左外叶切除术;③胆囊切除、胆管探查、胆肠吻合术:适用Ⅲ型及Ⅳ型胆管损伤严重、修补后可能会出现胆道狭窄或胆漏的患者。为防止术后返流,本组2例Ⅲ型及1例Ⅳ型患者均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效果良好。总之,如何诊断和治疗是普通和肝胆外科医师一直探讨的问题,我们的体会是:①外科医师和影像科医师都要高度重视Mirizzi综合征,争取术前确诊,充分做好术前准备;②对术前确诊及高度怀疑此征的患者,主张采用开腹手术,这样会带来更多的安全性及获得正确的处理办法;术中处理胆囊三角区困难,无法辨认肝总管时应果断中转开腹,切忌盲目自信;③开腹手术中若胆囊三角粘连明显,分离困难时,应逆行切除胆囊,或直接切开胆囊底部,吸净胆汁取出结石,用细探针探明胆道结构,争取术中经胆囊颈行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以明确解剖关系,减少手术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张建希,张振寰,郑朝纪.Mirizzi综合征六例报告[J].中华外科杂志,1988,26(2):103.

[2]石美鑫,张延龄.现代外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79.

[ 3 ]周旭,易继林,陈强谱,等. 33例Mirizzi综合征手术治疗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34-236.

[4] 莫晓东,杨敖霖.Mirizzi综合征手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4,10(7):483484.

[5]栗光明,朱继业,黄磊,等.Mirizzi综合征的诊治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8):494496.

[6]谢贻祥. Mirizzi综合征临床诊治探讨[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07,19(6):403-404.

上一篇:两种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发生率的比较 下一篇:正畸牵引在前牙龈下残根保存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