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生成何载体?

时间:2022-08-31 08:32:02

必修课本已上到第五册,高二已经开始。通过新课程培训我愈发坚定地想,无论课程如何改革,树立科学的效益观依然应是我们教学关注的核心。教学不是花拳绣腿,不是无源之水,不是视听效应,不是蜻蜓点水。提高课堂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内获得最大的效益,我认为尤其是高一阶段,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抓住文本仍是根本。下面结合上学期实践浅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以考扣本

上学期继续是高中语文学养形成及向高二逐步过渡的阶段,基础意识的渗透,应狠抓落实。每个单元的字词,文言词汇的积累,唐诗宋词背诵,都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否则到高三再回头已晚矣。为此,我坚持做到每课一小查,单元一测试,并建立学情档案,定期复查,夯实基础,关注学情。

二、以读悟本

必修四第一单元是戏剧单元,我采用了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品,朗读方法多样化,分角色,分小组,分声部,从而避免了一味看片子,让学生沉浸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而忽略了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和感悟。《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这些精品戏剧学生在读中可以自我感知原貌,发现问题,拥有自己的个性解读,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以说析本

如果一堂课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就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所以课堂我多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使师生都处在对文本的自我解读中。譬如必修四随笔《信条》一文的学习中,我和学生边读课文,边谈对课文中种种“信条”的感悟,并都交流了各自的生活信条。在共同质疑中,吃透文本,把文本作为载体,走进生活,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亦增进了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沟通。

四、以听会本

《林黛玉进贾府》是名著《红楼梦》序幕的第三回,它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创设情境我特别在教学过程中分别串联了《引子》、《枉凝眉》、《聪明累》等几首电视剧插曲,让学生在听中读本,这些曲子不仅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颇富感染力,而且能够加深对小说人物的把握及主旨的理解。

五、以讲拓本

必修三四册将议论文作为本学期写作的训练重点,为配合作文教学我把“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定为“新闻述评”,内容不限,这一活动让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大大增强,同时通过互评师评也迅速提升了他们的思考与认识能力。从另一层面看,大大拓宽了议论文本的范围,丰盈了学生的写作材料。

六、以写摹本

必修四第二单元是宋词的学习,精选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代表作品,不论婉约,还是豪放,学来都美不胜收。为学以致用,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仿写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宋词的知识和对其的品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七、以抄活本

上学期我还增设了课内拓展摘抄,以期增强课堂实效。譬如《红楼梦诗词曲赋》、《老人与海》电影插曲、民歌《苏武牧羊》。从诗词到歌曲……学生的认识与表达、思想与情感在这形式多样的积累中日渐丰富鲜活起来。

不论师生,都要有大语文的理念,只有坚持读书摘抄,才能保证教与学的源头活水。为了加深对读本的解读,保证教学的质量与鲜活,我本人一面坚持阅读书报,在教学戏剧单元时我还同步阅读了《唐宋传奇故事》、《元曲故事集》、《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等三部书籍。

总而言之,在实践中我愈发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不是盲目跟从、邯郸学步、华而不实、缺乏实效,教学也绝对不是脱离课本,无厘头的,成为无本之末,否则所谓生动创新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来去匆匆,一无所获。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转化,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成长的关注,都应围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一核心,而这一切的前提都要以本为本。解读文本,追求实效,学语习文才是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

作者单位 西安中学

上一篇:在质疑中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 下一篇:五字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快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