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设计一体化耗能的探究

时间:2022-08-31 07:56:18

装修设计一体化耗能的探究

1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道路

1.1原因分析

我国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之所以推广缓慢,主要与国内的设计制度、设计水平有关。①我国至今仍未出台与一体化设计相关的规范。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平面功能的划分、交通流线的处理以及大体块比例推敲、立面设计等,而室内设计则是近30年兴起的新兴事物,受限于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的补充与延伸,关于两者结合的一体化设计细则与管理制度仍然处于空白,无法保证消费者与开发商的利益。②模数制能够使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更加协调,使室内设计构件的尺寸与建筑尺寸相配,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是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的有力保证,但是国内的模数制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③由于一体化的设计需求较高,涉及到政府、开发商、设计公司、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装修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众多单位,贯穿于建筑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利益牵扯较大且存在着体制上的障碍,没有能够统筹规划的公司,因此只有少部分住宅以及一些独立建筑如办公楼运用了一体化设计方式。

1.2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道路的重要意义

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是指在建筑项目开发过程中,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和设计资源,通过系统的指引措施,贯穿于开发全过程,使最终设计结果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产品性能最佳的设计方法[2]。如果室内设计师能够在建筑阶段介入设计,就能够有效的避免施工完成后平面空间划分不佳的情况。比如图1a为经建筑设计后生成的平面,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看,该户型平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入口过于开放;缺少就餐空间;客厅缺少完整墙面以家具摆放;交通空间布局使得空间浪费严重等。对此,可以在入口处设置玄关以形成独立的就餐空间;将厨房入口处房门位置改为居中,以增加放置橱柜的空间;将卫生间门的位置改为靠近卧室一侧,从而提供出墙面制作电视背景墙,改进后的平面户型图如图1b所示。再例如需要为单间房改为双间房预留空间的建筑,可以设计两扇玻璃窗,窗之间以300mm以上墙体分隔,从而保证升级后房间的采光。

2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道路的具体措施

2.1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设计工作流程

建筑和装修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几个环节。在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上几个环节的互相介入的时间和各自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2施工管理方式的改进

目前国内的建筑项目多采用设计、施工、管理分离的模式,各方沟通不足,出现问题容易互相推诿[3]。因此开展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的同时必须考虑施工、管理方式的改进,培养能够统筹设计、施工、管理环节,具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总承包商,推行与设计一体化配套的管理一体化模式。在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由客户首先提出功能需求、设计标准等要求,由总承包商负责在客户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并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工期、施工造价全权负责。在整个流程中设计更加具有计划性和整体性,也更容易实现建筑与装修设计的一体化。总承包商既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要控制项目的成本和质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更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当遇到问题时主动解决,避免了各方互相推卸责任的问题。

2.3客户参与到建筑一体化设计中

客户是建筑的使用者,在建筑和装修设计一体化中不仅仅在后期使用阶段发生作用,而且应该参与到建筑设计的多个阶段中来,及时了解开发商和设计师的理念,同时将自身的看法提供给设计人员作为设计的重要参考。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例,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与客户互动:确定购房对象,再此基础上根据每个用户的需求进行户型设计,然后统一修建;开发商针对一套户型提供多种设计方案,客户挑选好后建设;设计师提供无隔断的大空间,由客户自行分隔空间装修。通过客户的互动参与,才能更好的实现建筑的个性化装修与设计。

3结语

建筑与装修设计一体化是一条全新的设计道路,需要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的交流与配合,将房子的室内功能、室外动线等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来,在创造出美丽的建筑外观形态的同时,提升室内空间的功能与品质,实现资源利用少、环境负荷低、科技含量高、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目标。

作者:张宏 单位:福州华居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上一篇:室内装修设计的一体化实现 下一篇:社会管理法治的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