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译本中妖魔鬼怪名字的翻译看功能对等理论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31 07:29:29

从《西游记》译本中妖魔鬼怪名字的翻译看功能对等理论的重要性

摘 要:《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国古代长篇浪漫小说的高峰,在文学史上也是一部杰作。虽然对于古典著作的翻译甚多,但是对于其译本的研究很少,针对西游记译本的翻译研究就更少了。本文以詹纳尔翻译版本西游记为例,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研究其译本中妖魔鬼怪名字的翻译。从而从功能对等理论中提出的风格对等语意对等以及文化对等三个方面确定此理论在西游记翻译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西游记》;妖魔鬼怪;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方法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界有些重要的地位,并广泛的作用于翻译实践中。这个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应该在功能上无限的接近。但这也只是一个度的问题,并不是绝对的对等。一些人误解了这个理论,并认为这个理论是不切实际的。但是这样的误解和批判是不乐观的不全面的。

奈达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包括形式对等和内容对等。当两者矛盾时,奈达认为,内容第一,形式第二。这也是功能对等理论的第一原则。功能对等的第二个原则是,并不只关注内容。奈达认为,内容先于形式并不意味着翻译者需要放弃形式,全身心的投入在内容上。他建议,在翻译者在翻译中,两者对等不能同时兼顾时,先考虑内容,同时,也尽可能使其译文的风格接近原文的风格。为了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奈达也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式。注释便是一项很有用的措施。第三个原则,便是,奈达要求译文行文自然流畅。为了得到真实和顺畅的译文,奈达认为要考虑到源语言和文化,语境和目的语的读者(Nida and Taber, 2004: 12)。最好的一篇译文是,目的语读者能有源语言读者相同的文化和情景感受。

翻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詹纳尔的西游记译本中,作者主要使用了直译+音译,意译,直译+意译的翻译方式。

在詹纳尔西游记译本中,妖精被翻译成demon和spirit.例如:

处事者是个野牛精,山君者是个狗熊精,寅将军者是个老虎精(吴承恩,2007:178)

The Hermitis a wild bull spirit, the Mountain Lord is a bear spirit, and General Yin is a tiger spirit (Jenner, 1993:449)

那牛魔王在碧波潭底与众精散了筵席,出得门来(吴承恩,2007:58)

When the bull demon king's feast with all the spirit at the bottom of the green wave pool ended he went outside(Jenner, 1993:148)

首先,詹纳尔使用了音译的方法来翻译妖精。众所周知,在牛津高阶英汉字典中,demon的解释是an evil spirit。它和中文中的恶魔意思接近。可是,在英文当中,spirit是一个中性词,意指所有超自然的物种,和中文里精灵和仙子的意思接近。同时,精,在中文中,意指所有的怪兽。所以,根据功能对等理论,詹纳尔把精翻译成spirit是一个失败的翻译。它并不能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情绪。

在詹纳尔译本中,神被翻译成“God”,而仙被翻译成“immortal”。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字典,“God”被解释为代表或有超自然能力的人类和精灵。而immortal的解释就是长生不老的神或生灵,强调其长生不老。同时,根据神仙在中文中的解释,不难得出,这个解释是得体的成功的。

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广泛地在翻译实践中被使用。通过对西游记译本中妖魔鬼怪名字的翻译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该理论在其中的指导作用。

文体风格在语用中是多种多样的。风格,包括原文风格和译文风格。一篇文章的风格往往代表了作者的风格。也很能体现当时的特殊社会的背景。

众所周知,中文版的西游记语言风格精练直白,充分的反应了作者年代的社会现实。在詹纳尔翻译版本的西游记中,詹纳尔较多地使用了直译和音译的方式去翻译佛教人物的名字,为的就是保持原文中独特的佛教风格。

语意对等是翻译过程中最容易实现的。其中语意对等包括语音对等和内容对等。对于翻译者来说,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找到最合适的翻译。

中文版西游记简单直白的语言充分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不同的文化在某些时候也会有相似的地方。奈达认为,有些词语是通用的。并且强调,语言在文化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当然,文化对词语和句式的形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文化对等讲的就是获得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感受的统一。例如,詹纳尔把太白金星翻译成“the planet Venus”。在西方文化里,“Venus”是美的化身。而太白金星实际上是个年龄较大的老人家。这个例子证明,在这个翻译上,詹纳尔并没有获得文化的对等。

总而言之,这篇论文证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是非常有用的。它帮助翻译者得到更好的译文。此理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未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and C.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 W.J.F Jenner(trans).Journey to the Wes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明)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上一篇:刘禹锡散文研究综述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今字与通假字